第21章
姥姥就继续挥手,一直到看不到人了,这样的循环,慢慢只在姥姥身上看到过,从没有人,这么目送她。
有些事情,总以为寻常,总以为记不得,小时候不在意,长大了不记得。
可是总会在一定的年龄,突然勾出来深藏的回忆,才发现,小时候的爱,小时候的快乐,在一举一动里面,从来不曾贫瘠。
作者有话要说:也许我一辈子不能从天空中裁下来一片蓝,但我不会放弃在词语中寻找梯子,在诗中磨砺我的剪刀。
第30章 上学记
慢慢要去上学了, 马永红给买了一个新书包,里面空荡荡的象征性的放了一个铅笔盒, 慢慢就背着去上学了。
慢慢不紧不慢的走着,她想,谁知道上学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我走了, 你在这里听老师的话, 中午不用我来接你了,你自己记得回家吃饭。”
马永红说完就走了, 一点儿不担心,送孩子来上学, 最怕的就是在学校门口哭着喊着不进去离不开人的。
慢慢就点点头,她就找了个位置坐在那里,身边那么多孩子,她一点也没有兴奋的, 不认识,没见过。
转了转眼珠子, 看了一圈,看到张小星在那里哭唧唧的,恨不得心肝肺都要哭出来了,这孩子比慢慢稍微大一点, 也是巧了,慢慢吃过张小星妈妈的奶水,就是一个胡同里面,从胡同口开始数的第二家, 张大星的儿子。
张大星家里的就愁死了,小男孩子恋家,就是不来上学,好容易哄着进教室了,结果就不让走了,这哪里有陪着孩子上课的呢。
慢慢又看到有好多女孩子在一起说话,也有男孩子在那里戳来戳去的,她慢吞吞的想着,谁知道坐在这里干什么呢?
对于一切的事物,她懵懵懂懂,马永红也不会那么仔细的去说去介绍,当妈的强势而且刚,孩子相对就温和一点,话少一点,多看一点。
张大星家里的看到慢慢了,“你看,慢慢也在这里呢,你们坐在一起,不要哭了。”
给慢慢拉到一起去,慢慢就这样跟张小星成为了同桌,那可真的是受罪了,张小星各自矮矮的,平时也不跟慢慢一起玩,男孩子去找男孩子,从来不带着女孩子的。
他上课时候抽抽搭搭的,下课的时候就放开了嗓子继续哭,那豆大的眼泪啊,无论是什么时候下课了,他都能随时召唤来。
而且每天早上来了,第一件事儿就是哭,没别的原因,就是想哭。
而且慢慢也有了新的任务,上学的第一天晚上,张大星家里的就找到慢慢,“你每天早上去等哥哥上学好不好,不然你哥哥都不去上学,你们两个去了也有个伴儿,要是他哭了,你哄哄他。”
就愁死了,上学不上学,才检验出来儿子到底有没有男子汉气概。
慢慢从来是极为好说话的,早上起来的时候,就顺腿儿去喊张小星,张小星就跑出来,一人一个大书包,背着书包都不是急性子的人,一路欣赏景色,也不交流说话,就到了学校里,然后两个人就安安稳稳的坐着,从来不去打闹,也没有人跟他们打闹。
一个是爱哭包,给人看够了笑话,动不动就哭,一个根本就没有存在感,因此两个人安静如鸡的上课。
至于学了什么?
谁知道呢?
慢慢每天晚上也没有作业,那时候老师还不流行布置作业呢,放学了就是玩。
大家都这样,六七岁的年纪,在家里恨不得上天入地,鸡狗都看不顺眼,好容易到了上学的年纪,一股脑就给学校里面去了,自此家里面算是清净了不少。
谁管你在学校里面学什么呢?
总而言之,就是长身体,哄着不哭罢了,这是村子里面的小学,上河村虽然偏僻,但是大概祖上出秀才多,因此倒是在东西村中间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
老师都是很自然的半耕半读的,上课的时候就上课,下课了就去地里面干活去了,谁家还没有三亩地啊。
慢慢跟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没有学习的概念,也不知道老师站在上面说什么,说的这些有什么意义,所以爱听的时候就听一耳朵,不爱听的时候,就放任自己的目光在各处留恋,看到什么算是什么。
一群不开窍的孩子,就是换了地方,更多的小伙伴在一起玩了。
对慢慢吸引力最大的,就是学校旁边的小卖部,里面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零食,她觉得跟小天堂一样的。
由于种种原因,比慢慢大一岁的堂哥,张向阳家里的大儿子张小安,留级跟慢慢一个班级了,他本身就继承了爹妈的优良基因,人虽然瘦弱,但是长得极为喜庆,嘴巴也极为可人,所以在一群孩子中间,以出众的智商跟情商脱颖而出,成为了班级里面的孩子王一个。
对慢慢还是颇为照顾的,比如不能欺负人之类的,还确实蛮管用,一群孩子无知无觉的,有时候欺负人起来真不像是孩子,偏偏还不觉得是回事儿。
张向东手里面也有闲钱了,家里日子靠着养牛,账已经还上了,这头牛一年一个小牛,都是小母牛,算是家里面的大功臣。
家里的零钱都是放在抽屉里面的,靠着床的奶哥抽屉,他收拾收拾,总有一两毛的零钱在里面,他就拿出来给慢慢,“去买零食吃。”
疼孩子的人,慢慢长这么大,从来没打过一指头,孩子上学的铅笔,都是晚上回来拿着小刀给收拾好的,慢慢的铅笔盒里面从来没有刀子。
也不用自己削铅笔,慢慢就拿着了,蛮开心的,去了学校里面,她不会买东西啊,就没进过小卖部买东西。
家里来的客人里面要是有小孩子的,一般都是给块儿八毛的,大孩子领着小孩子去小卖部,块儿八毛就买不少的零食了,消磨一上午的时光,大人也图个安稳,孩子们也高兴了。
但是慢慢还真的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小孩子有钱了,不知道钱很好用,想着张小安是自己堂哥,“我有钱,我们去买东西吧。”
那当然好了,是个好孩子都不会拒绝的这样的邀请的,于是买了辣条。
张小安特别的仔细,问慢慢,“你吃过吗?”
慢慢就摇摇头,“没吃过。”
然后又巴巴的看着,“好吃吗”
上面红红的辣椒油,然后半个巴掌宽的大小,薄薄的那么一长条,吃的时候如果横着吃就很有嚼头了,也有文雅一点的,撕开了吃,都是一长条一长条的,如同唐僧肉一般的。
张小安惯来是吃这些的,他小时候待遇跟顾青青相媲美,因为他是家里的大孙子,上面两个姐姐,张老大家里在身边的孙子就他一个,绝对是眼珠子看着的。
要什么给什么,因此他早就吃辣肠了,很是可怜慢慢没吃过辣肠的孩子了,给慢慢撕下来一点儿,然后就放到水龙头底下,开了水龙头,哗啦啦的。
给上面的辣椒都洗干净了,也顺带着给辣肠泡的膨胀了,有点白色露出来了,才给慢慢,“吃吧。”
慢慢就老老实实的,给什么吃什么,尝了一口,觉得不是很好吃,就是咸咸的而已。
这是她对于辣肠的印象,觉得味道没滋味,以至于很多年都没有吃过辣肠,一直觉得不好吃。
也不知道张小安为什么吃的那么好吃,她看着张小安一口就下去了半根,然后剩下的一根,给卷起来,一口放到嘴巴里面,鼓着腮帮子,一边还吸着凉气,好像是很过瘾的样子。
慢慢也卷起来,塞到嘴巴里面去,似乎也能感受到一点过瘾。
然后就跟着堂哥去打弹珠去了,透明的五颜六色的弹珠,慢慢是没有这样的玩具的,她也不会玩,也没有人带着她玩。
只是跟在张小安后面看着,属于张小安的御用跟班了。
张小安这孩子,是真的机灵,男孩子玩的那些,他就没有不会的,而且还玩的很好,对于规则也极为熟悉,大家都听他组织的。
他也有很多玩具,扑克牌,啤酒盖子,还有弹珠,小人书,总是那么多。
熟练的在地上扣个洞,张小安就蹲在那里,跟几个人就开始了,他拿着弹珠的姿势极为娴熟,准头也好,慢慢就手里面抱着七八个弹珠,一直子在后面跟着。
她不觉得好玩,也不觉得不好玩,反正每天都是这样子的,她觉得那弹珠都很漂亮,透明的玻璃球,里面有黄色的或者黑色的或者蓝色的半月形在里面,圆润冰凉的。
张小安一天能赢五六个弹珠的时候,总是给慢慢放到手心里面去,问慢慢,“一共几个了,今天赢了几个了?”
慢慢就在那里数着,“赢了三个。”
张小安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一天下来硕果累累,对于慢慢这个听话的小妹妹也极为照顾,“给你一个,你挑一个。”
于是慢慢就有了自己的玩具,她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所以她也爱跟在张小安的后面。
她只是觉得好看,自己不会玩,也不喜欢玩弹珠,不喜欢跟人家比赛。
女孩子她玩的少,没有人能喊她玩,人家都是没上学之前就认识的,要么就是一个本家的,老搭档玩伴了,也没有人喊慢慢。
慢慢又是极为内向,不会去跟人家说话的,因此倒是没注意到这些,只是跟在张小安后面高兴得很。
至于学习是什么,作业是什么,大家都不大清楚。
大概学习就是在学校里面,老师就是意味着你上课得看着他说话,管着不让大家伙儿玩的。
考试是什么神仙东西,大家就更不清楚了。
村小的质量就是这样,老师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毕竟地里还有活儿呢,光靠着工资是养不起家里的。
孩子平安就好,上课不要大动作的招人讨厌,那日子是极为滋润的,穿个小纸条,跟同桌折上几根小木棒下棋,叠飞机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这一年的上学,慢慢是极为高兴的,会有女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每个孩子都笑的跟向日葵一样的。
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总是那么容易。
老师的想法也是那么简单,我会的我就教给你,你不学是你的事儿,我不会的就教给你的初中老师,一切随缘,大家开心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人生只相逢一场,今后我与我自己流浪。
第31章 离别
第二年秋天的时候, 应该是一个带着果香的下午,慢慢记不清楚了, 只记得夕阳拉的很长很长。
她走到胡同口,看见马永红牵着那一头大黄牛。
那大黄牛走在胡同的中间,不肯再往前面挪动一步, 慢慢就跑过去, “去哪儿?”
马永红没有笑,带着慢慢看不懂的表情, “回家去吧。”
她身后,大黄狗一直对着胡同喊着, 老黄牛要被卖了。
这牛,从慢慢小时候就开始养着,那时候慢慢趴在门口,还够不到锁头, 现在慢慢已经长高了。
牛养了这么多年,也要被卖了, 这一头大黄牛,给家里生了三个小牛,挤了三年的奶,给慢慢一家还清了借款, 日子也周转过来了,存下来了一笔小钱。
张向东实在是不想整日里去打草,去挤奶卖奶去了,趁着冬天来临之前, 给卖掉算了。
牛不肯走,在那里趴着,马永红就摸着它的头,看着它的眼眸,应该很少有人看过牛的眼睛,那么温顺,那么和气。
它的眼睛里面湿润润的,慢慢的凝聚成了眼泪,马永红也第一次知道,原来牛也是会有眼泪的,真的通人气儿。
“走吧,去给你找了个好人家,养着你好好儿的。”
她低声跟牛说着,跟人说话一样儿的,往前扯着绳子,拉着牛往前走,慢慢跟在后面,书包里面的铁皮文具盒,哗啦啦的撞击着铅笔响着。
她舍不得家里的老牛,以前在家里的时候,陪着她的是老牛跟大黄狗。
现如今,老黄牛要走了,它不肯走,要留在家里,因此不动弹,马永红好容易牵着,牵着到了坡下面去,交给人家绳子。
大黄牛,卖了一万多。
马永红拿着钱上来了,刚到了家里来,就听到外面吵起来了。
“牛跑了,跑回来了。”
原来是那牛自己挣开了缰绳,老牛认路,拔腿跑回来了,就站在家门口那里的牛棚那里,跟往常一样的。
马永红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她就难过,一边抱着牛角一边哭,“你走吧,你走吧,跟着人家走。”
不卖了牛,怎么能有钱呢,这一头牛就是一万,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div>
</div>
有些事情,总以为寻常,总以为记不得,小时候不在意,长大了不记得。
可是总会在一定的年龄,突然勾出来深藏的回忆,才发现,小时候的爱,小时候的快乐,在一举一动里面,从来不曾贫瘠。
作者有话要说:也许我一辈子不能从天空中裁下来一片蓝,但我不会放弃在词语中寻找梯子,在诗中磨砺我的剪刀。
第30章 上学记
慢慢要去上学了, 马永红给买了一个新书包,里面空荡荡的象征性的放了一个铅笔盒, 慢慢就背着去上学了。
慢慢不紧不慢的走着,她想,谁知道上学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我走了, 你在这里听老师的话, 中午不用我来接你了,你自己记得回家吃饭。”
马永红说完就走了, 一点儿不担心,送孩子来上学, 最怕的就是在学校门口哭着喊着不进去离不开人的。
慢慢就点点头,她就找了个位置坐在那里,身边那么多孩子,她一点也没有兴奋的, 不认识,没见过。
转了转眼珠子, 看了一圈,看到张小星在那里哭唧唧的,恨不得心肝肺都要哭出来了,这孩子比慢慢稍微大一点, 也是巧了,慢慢吃过张小星妈妈的奶水,就是一个胡同里面,从胡同口开始数的第二家, 张大星的儿子。
张大星家里的就愁死了,小男孩子恋家,就是不来上学,好容易哄着进教室了,结果就不让走了,这哪里有陪着孩子上课的呢。
慢慢又看到有好多女孩子在一起说话,也有男孩子在那里戳来戳去的,她慢吞吞的想着,谁知道坐在这里干什么呢?
对于一切的事物,她懵懵懂懂,马永红也不会那么仔细的去说去介绍,当妈的强势而且刚,孩子相对就温和一点,话少一点,多看一点。
张大星家里的看到慢慢了,“你看,慢慢也在这里呢,你们坐在一起,不要哭了。”
给慢慢拉到一起去,慢慢就这样跟张小星成为了同桌,那可真的是受罪了,张小星各自矮矮的,平时也不跟慢慢一起玩,男孩子去找男孩子,从来不带着女孩子的。
他上课时候抽抽搭搭的,下课的时候就放开了嗓子继续哭,那豆大的眼泪啊,无论是什么时候下课了,他都能随时召唤来。
而且每天早上来了,第一件事儿就是哭,没别的原因,就是想哭。
而且慢慢也有了新的任务,上学的第一天晚上,张大星家里的就找到慢慢,“你每天早上去等哥哥上学好不好,不然你哥哥都不去上学,你们两个去了也有个伴儿,要是他哭了,你哄哄他。”
就愁死了,上学不上学,才检验出来儿子到底有没有男子汉气概。
慢慢从来是极为好说话的,早上起来的时候,就顺腿儿去喊张小星,张小星就跑出来,一人一个大书包,背着书包都不是急性子的人,一路欣赏景色,也不交流说话,就到了学校里,然后两个人就安安稳稳的坐着,从来不去打闹,也没有人跟他们打闹。
一个是爱哭包,给人看够了笑话,动不动就哭,一个根本就没有存在感,因此两个人安静如鸡的上课。
至于学了什么?
谁知道呢?
慢慢每天晚上也没有作业,那时候老师还不流行布置作业呢,放学了就是玩。
大家都这样,六七岁的年纪,在家里恨不得上天入地,鸡狗都看不顺眼,好容易到了上学的年纪,一股脑就给学校里面去了,自此家里面算是清净了不少。
谁管你在学校里面学什么呢?
总而言之,就是长身体,哄着不哭罢了,这是村子里面的小学,上河村虽然偏僻,但是大概祖上出秀才多,因此倒是在东西村中间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
老师都是很自然的半耕半读的,上课的时候就上课,下课了就去地里面干活去了,谁家还没有三亩地啊。
慢慢跟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没有学习的概念,也不知道老师站在上面说什么,说的这些有什么意义,所以爱听的时候就听一耳朵,不爱听的时候,就放任自己的目光在各处留恋,看到什么算是什么。
一群不开窍的孩子,就是换了地方,更多的小伙伴在一起玩了。
对慢慢吸引力最大的,就是学校旁边的小卖部,里面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零食,她觉得跟小天堂一样的。
由于种种原因,比慢慢大一岁的堂哥,张向阳家里的大儿子张小安,留级跟慢慢一个班级了,他本身就继承了爹妈的优良基因,人虽然瘦弱,但是长得极为喜庆,嘴巴也极为可人,所以在一群孩子中间,以出众的智商跟情商脱颖而出,成为了班级里面的孩子王一个。
对慢慢还是颇为照顾的,比如不能欺负人之类的,还确实蛮管用,一群孩子无知无觉的,有时候欺负人起来真不像是孩子,偏偏还不觉得是回事儿。
张向东手里面也有闲钱了,家里日子靠着养牛,账已经还上了,这头牛一年一个小牛,都是小母牛,算是家里面的大功臣。
家里的零钱都是放在抽屉里面的,靠着床的奶哥抽屉,他收拾收拾,总有一两毛的零钱在里面,他就拿出来给慢慢,“去买零食吃。”
疼孩子的人,慢慢长这么大,从来没打过一指头,孩子上学的铅笔,都是晚上回来拿着小刀给收拾好的,慢慢的铅笔盒里面从来没有刀子。
也不用自己削铅笔,慢慢就拿着了,蛮开心的,去了学校里面,她不会买东西啊,就没进过小卖部买东西。
家里来的客人里面要是有小孩子的,一般都是给块儿八毛的,大孩子领着小孩子去小卖部,块儿八毛就买不少的零食了,消磨一上午的时光,大人也图个安稳,孩子们也高兴了。
但是慢慢还真的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小孩子有钱了,不知道钱很好用,想着张小安是自己堂哥,“我有钱,我们去买东西吧。”
那当然好了,是个好孩子都不会拒绝的这样的邀请的,于是买了辣条。
张小安特别的仔细,问慢慢,“你吃过吗?”
慢慢就摇摇头,“没吃过。”
然后又巴巴的看着,“好吃吗”
上面红红的辣椒油,然后半个巴掌宽的大小,薄薄的那么一长条,吃的时候如果横着吃就很有嚼头了,也有文雅一点的,撕开了吃,都是一长条一长条的,如同唐僧肉一般的。
张小安惯来是吃这些的,他小时候待遇跟顾青青相媲美,因为他是家里的大孙子,上面两个姐姐,张老大家里在身边的孙子就他一个,绝对是眼珠子看着的。
要什么给什么,因此他早就吃辣肠了,很是可怜慢慢没吃过辣肠的孩子了,给慢慢撕下来一点儿,然后就放到水龙头底下,开了水龙头,哗啦啦的。
给上面的辣椒都洗干净了,也顺带着给辣肠泡的膨胀了,有点白色露出来了,才给慢慢,“吃吧。”
慢慢就老老实实的,给什么吃什么,尝了一口,觉得不是很好吃,就是咸咸的而已。
这是她对于辣肠的印象,觉得味道没滋味,以至于很多年都没有吃过辣肠,一直觉得不好吃。
也不知道张小安为什么吃的那么好吃,她看着张小安一口就下去了半根,然后剩下的一根,给卷起来,一口放到嘴巴里面,鼓着腮帮子,一边还吸着凉气,好像是很过瘾的样子。
慢慢也卷起来,塞到嘴巴里面去,似乎也能感受到一点过瘾。
然后就跟着堂哥去打弹珠去了,透明的五颜六色的弹珠,慢慢是没有这样的玩具的,她也不会玩,也没有人带着她玩。
只是跟在张小安后面看着,属于张小安的御用跟班了。
张小安这孩子,是真的机灵,男孩子玩的那些,他就没有不会的,而且还玩的很好,对于规则也极为熟悉,大家都听他组织的。
他也有很多玩具,扑克牌,啤酒盖子,还有弹珠,小人书,总是那么多。
熟练的在地上扣个洞,张小安就蹲在那里,跟几个人就开始了,他拿着弹珠的姿势极为娴熟,准头也好,慢慢就手里面抱着七八个弹珠,一直子在后面跟着。
她不觉得好玩,也不觉得不好玩,反正每天都是这样子的,她觉得那弹珠都很漂亮,透明的玻璃球,里面有黄色的或者黑色的或者蓝色的半月形在里面,圆润冰凉的。
张小安一天能赢五六个弹珠的时候,总是给慢慢放到手心里面去,问慢慢,“一共几个了,今天赢了几个了?”
慢慢就在那里数着,“赢了三个。”
张小安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一天下来硕果累累,对于慢慢这个听话的小妹妹也极为照顾,“给你一个,你挑一个。”
于是慢慢就有了自己的玩具,她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所以她也爱跟在张小安的后面。
她只是觉得好看,自己不会玩,也不喜欢玩弹珠,不喜欢跟人家比赛。
女孩子她玩的少,没有人能喊她玩,人家都是没上学之前就认识的,要么就是一个本家的,老搭档玩伴了,也没有人喊慢慢。
慢慢又是极为内向,不会去跟人家说话的,因此倒是没注意到这些,只是跟在张小安后面高兴得很。
至于学习是什么,作业是什么,大家都不大清楚。
大概学习就是在学校里面,老师就是意味着你上课得看着他说话,管着不让大家伙儿玩的。
考试是什么神仙东西,大家就更不清楚了。
村小的质量就是这样,老师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毕竟地里还有活儿呢,光靠着工资是养不起家里的。
孩子平安就好,上课不要大动作的招人讨厌,那日子是极为滋润的,穿个小纸条,跟同桌折上几根小木棒下棋,叠飞机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这一年的上学,慢慢是极为高兴的,会有女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每个孩子都笑的跟向日葵一样的。
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总是那么容易。
老师的想法也是那么简单,我会的我就教给你,你不学是你的事儿,我不会的就教给你的初中老师,一切随缘,大家开心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人生只相逢一场,今后我与我自己流浪。
第31章 离别
第二年秋天的时候, 应该是一个带着果香的下午,慢慢记不清楚了, 只记得夕阳拉的很长很长。
她走到胡同口,看见马永红牵着那一头大黄牛。
那大黄牛走在胡同的中间,不肯再往前面挪动一步, 慢慢就跑过去, “去哪儿?”
马永红没有笑,带着慢慢看不懂的表情, “回家去吧。”
她身后,大黄狗一直对着胡同喊着, 老黄牛要被卖了。
这牛,从慢慢小时候就开始养着,那时候慢慢趴在门口,还够不到锁头, 现在慢慢已经长高了。
牛养了这么多年,也要被卖了, 这一头大黄牛,给家里生了三个小牛,挤了三年的奶,给慢慢一家还清了借款, 日子也周转过来了,存下来了一笔小钱。
张向东实在是不想整日里去打草,去挤奶卖奶去了,趁着冬天来临之前, 给卖掉算了。
牛不肯走,在那里趴着,马永红就摸着它的头,看着它的眼眸,应该很少有人看过牛的眼睛,那么温顺,那么和气。
它的眼睛里面湿润润的,慢慢的凝聚成了眼泪,马永红也第一次知道,原来牛也是会有眼泪的,真的通人气儿。
“走吧,去给你找了个好人家,养着你好好儿的。”
她低声跟牛说着,跟人说话一样儿的,往前扯着绳子,拉着牛往前走,慢慢跟在后面,书包里面的铁皮文具盒,哗啦啦的撞击着铅笔响着。
她舍不得家里的老牛,以前在家里的时候,陪着她的是老牛跟大黄狗。
现如今,老黄牛要走了,它不肯走,要留在家里,因此不动弹,马永红好容易牵着,牵着到了坡下面去,交给人家绳子。
大黄牛,卖了一万多。
马永红拿着钱上来了,刚到了家里来,就听到外面吵起来了。
“牛跑了,跑回来了。”
原来是那牛自己挣开了缰绳,老牛认路,拔腿跑回来了,就站在家门口那里的牛棚那里,跟往常一样的。
马永红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她就难过,一边抱着牛角一边哭,“你走吧,你走吧,跟着人家走。”
不卖了牛,怎么能有钱呢,这一头牛就是一万,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