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张相故智
  孙炎在应天,毫不客气抓捕倭商,收缴财产,而且还下令报纸,刊登倭国的累累罪行,包括他们背信弃义,违逆上国,抢掠沿海百姓,劫夺财物,奴役生民……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不光是写这些空洞的文字,孙炎还真正找到了一些受到倭寇侵害的百姓,有人财产被抢走,有人亲人被杀,有人骨肉分离……他们一声声杜鹃啼血般的控诉,将倭寇的罪行,完全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很多大明的子民,直到此刻,他们才清楚,原来盛世之下,还有那么多人受害,一个蕞尔小国,竟然敢挑衅上邦,实在是罪该万死。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这位孙相公,还真是挺厉害的。”朱棣捧着报纸,从头看下来,忍不住看蓝玉,“我说蓝先生,你说孙相的本事,比你怎么样?”
  蓝玉翻了翻眼皮,他倒是睥睨天下,看不起什么人,哪怕姐夫常遇春,也不放在心上,唯一能让蓝玉心服口服的,也就是张希孟。
  他扪心自问,自己十几岁开始,跟在张希孟身边,是他提升境界最快的日子,学的本事,一直受用到现在。
  但是吧,他也没法否认,孙炎替张希孟整理文稿,处理各种事务,相比之下,孙炎学到的东西,比他多太多了,甚至连朱标等人都没法比。
  当然了,不是学得多,就一定厉害,可是从孙炎这一手操作,蓝玉就不得不承认,孙炎的确学到了精髓,而且比他还犹有过之。
  “东边不亮西边亮,内政不好解决,对外用兵,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就不明白,过去朝中那些人都是怎么回事,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朱棣翻了翻眼皮,“蓝先生,你就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对外用兵可是有风险的?父皇都告诉过我,番邦小国,荒凉僻远,烟瘴横行,山河复杂。纵然上国有精兵百万,不惧任何敌人,也没法和老天爷争。蒙古人两次讨伐倭国,都遇到了海风,就是明证。所以父皇告诫我,必须小心用兵才是!”
  蓝玉哼了一声,“陛下讲的自然没错……但是这个小心用兵,却不是不打,而是在开打之前,要下足功夫!”
  朱棣眉头皱起,“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蓝玉道:“像孙炎这样,要抓倭商,封锁商路,禁绝贸易。要利用报纸,动员百姓,凝聚人心。自然还要知人善任,安排贤臣名将,又要仔细弄清楚倭国情况,做到万无一失。”
  蓝玉总结道:“对外用兵是要小心,但是这个小心不是畏敌避战,而是拿出足够的本事,确保不管什么局面,都能打得赢!”
  朱棣眨巴了一下眼睛,也不得不点头,蓝玉这家伙是真有些独到之处。
  “这么说起来,孙相公和你蓝先生,是珠联璧合了?”
  蓝玉沉吟再三,终于点了点头,“朝廷总算来了一个靠谱的人了,有此人身居朝堂,咱们都能轻松一点。”
  朱棣沉吟了一下,又道:“蓝先生,我这里最近又得到了一些消息,是有关倭国的,你看咱们该怎么办?”
  蓝玉斜了他一眼,“是那个什么怀良王,良怀王?”
  朱棣点头。
  蓝玉道:“算了,咱们俩直接找罪魁祸首,问问那个老糊涂,他到底是怎么办的外务!他要是说不明白,我们就去找陛下。”
  “父皇?你打算干什么?”
  “自然是弹劾李善长欺君啊!”
  朱棣大诧,“你,你想害死李相公啊?”
  “害什么害?咱们跟他合作,这种老狐狸,你手里不捏着他的尾巴,他就能反过头,把咱们坑了,我这叫有备无患!”
  蓝玉拉着朱棣,直接来找李善长。
  他们来跟李善长算账,确实是有道理的。
  哪怕大明成立了外务部,对外的了解情况,提上了一个层次,但中书省依旧闹了笑话……大明立国之后,沿海有倭寇作乱。
  明朝这边,派遣使者谴责倭国,要他们约束倭寇,不许袭扰大明沿海。
  毛贵根据情况,已经向中书省回报情况,眼下倭国是室町幕府说了算,倭酋已经被架空。
  应该下旨给室町幕府,让他们立刻遵照旨意办理。
  可这事情到了中书省的会议上,立刻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们不管倭国如何,这个室町幕府,不过是武人柄国,属于藩镇僭越,如果我们给室町幕府下旨,那意味着什么?
  咱大明承认倭国的武夫作乱吗?
  鼓励臣子架空君王?
  这算什么事?
  完全不合理啊!
  所以不管你倭国怎么想,在大明这边,我们只承认正统,不认什么幕府将军。
  毛贵跟这帮人争不过,就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思,给倭国王族下旨,然后就得到了那份怀良亲王的中二文,把朱元璋气了个够呛,决定要对倭国用兵。
  好笑的是,由于毛贵反对,中书省让翰林院负责起草国书,还把怀良王弄成了良怀王,惹出了大笑话。
  这事情也是蓝玉在备战期间弄清楚的。
  此刻再看那封倭国国书,就有那么一点点滑稽了。
  并不是倭国目空一切,自大无人,没把大明放在眼里。
  叫嚷着要和大明相逢贺兰山下。
  实在是这个怀良亲王根本约束不了幕府,又不能明说,只能假装强硬。而且开篇他就以臣自居,这么想来,也不是那么大逆不道。
  归根到底,问题还出在李善长的身上,你这个老货,就不能好好下功夫?研究一下外面的情况,能累死你啊?
  “李相公,实不相瞒,刚刚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满已经送来了国书,愿意惩办倭寇,向大明纳贡称臣。这个足利义满似乎只比燕王大两岁,还没有太子殿下大!”蓝玉冷笑道:“你当初要是同意,直接给足利义满下旨,倭国的事情,没准早就解决了,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
  李善长坐在那里,安然不动,就算心里头惭愧,但是表面上绝对不让你看出一点端倪!
  “蓝玉,老夫要是当初就这么办了,哪里还有你立功的机会啊?你说是不是?”李善长笑呵呵道。
  蓝玉顿时瞠目结舌,您老人家的无耻,确实让人五体投地!
  朱棣忍不住道:“李先生,现在幕府送来了国书,他们已经惧怕了的大明的天兵,我们该怎么办?”
  李善长突然挺直腰板,厉声道:“什么怎么办?一个乱国武夫,也敢给大明写国书?他们算什么东西?不听!驳回!出兵!”
  朱棣一怔,脱口而出道:“李先生是说将错就错?”
  李善长大摇其头,“什么将错就错?上国岂能有错?你们这些年轻后辈,真是让老夫上火!别没事把不好的词儿,往自己身上套。就算有错,那也是倭国的错,懂了吗?”
  朱棣颔首,“懂了,就是不光要心黑,还要脸皮厚!”
  李善长气得翻白眼,“燕王,你真该多读点书!”
  朱棣摇头,“算了吧,我可不想读成您老这样!”
  从李善长这里出来,朱棣仰天长叹,在遇到张先生之前,我还是个好人。遇到张先生之后,我一度觉得自己学坏了。可直到此刻我才清楚,坏是没有止境的!
  这个姓李的,罢免他的相位,简直便宜他了。
  应该千刀万剐,做成人皮枕头!
  当然了,此刻没人在乎朱棣怎么想。
  室町幕府的书信被打回去,而且还来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指责足利义满欺君罔上,大逆不道,上国必定发天兵讨伐。
  这封信送去,倭国上下,再度震撼,很显然,战争已经越来越近了。
  经过了一番激烈商讨,倭国认为,不能指望着再来一次神风。
  恰好之前对高丽用兵,他们在高丽南部,还有些据点。
  此刻正好向高丽增兵,抵御大明的进攻!
  或者干脆抢先攻击高丽,没准还能饮马中原。
  果然,室町幕府决定增兵高丽,并且开始向北推进。
  战鼓隆隆,烽火狼烟。
  高丽这边,足足投入了五万多人,和倭国决战。
  大事出乎预料,高丽兵马一开战,就全军崩溃……士兵争抢着逃跑,越是普通的士兵,跑得就越快。
  根本没有人愿意替高丽的那些贵胄拼命!
  老百姓或许不懂得别的道理,可辛旽主张分田,他们这伙人都成了高丽贵胄的眼中钉,肉中刺。
  虽然大家伙也清楚,辛旽那伙人很难成功,但是却不妨碍普通士兵,唾弃高丽贵胄。
  可怕的溃败,席卷而来,高丽刚开战,就丢失了三百里疆土,倭国兵马,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这下子高丽慌了,不得不向大明求助。
  此时连朱元璋都惊动了,他立刻把三个人找来,李善长,蓝玉,朱棣,一起站在朱元璋面前。
  老朱还算是客气,给李善长一个座位。
  “咱要讨伐倭国,弄了这么长时间,你们寸功未立不说,还让倭国长驱直入,这,这算什么事?你们到底有没有办法?”
  朱棣不敢说话,只能看这两位,蓝玉也是默不作声,只有李善长道:“上位,眼前的局势,只能说喜忧参半。”
  朱元璋眉头紧皱,“什么意思?”
  “就是对高丽很不好,但是倭国的情况还不错!”
  老朱气得翻白眼了,“咱问你,要怎么办?”
  李善长微微摇头,“什么都不干!”
  “那高丽求助呢?”
  “我们只提供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朱元璋勃然大怒,这时候李善长又补充了一句,“当初张士诚向咱们求助,张太师就是这么应付的。”
  “是吗?”朱元璋的怒火,瞬间消失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