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我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剑
  第三百零一章 我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剑
  赵武望了齐策一眼,齐策微微摇头,示意赵武避开这个话题,别在这方面纠缠下去。
  晋国正在进行灭代战争,所以没法指责齐国对莒国进行的灭国战争。田无宇已经开始反击了,不如先把拿到手的东西利用起来——十万劳工,会让这片河间的土地大变样。
  赵武苦笑了一下,转移话题:“田卿来得正好,再等一日,我次子赵午带的增援部队就到了,他带来部分今年毕业的学宫学子,我听说齐国的‘稷下学宫’非常有名,田卿当见一见我赵城学宫出来的人,给我一点教学指导如何?”
  赵武就这样轻轻放过了灭莒的问题。齐国这次偷袭得手,心里未尝不捏着一把汗。所以派给赵武的劳工,唯恐赵武不满意。如今见到赵武默认的态度,田无宇放心了,转而说了几句马屁话:“如今赵城学宫的名气,可是比稷下学宫大多了。
  不说别的,只赵城学宫的制造专业,以及绘画与音乐专业,那都是天下闻名,其水平远远超过了稷下学宫。我田无宇能有什么经验介绍,没准我还想学一学赵城学宫的教学方法呢?”
  真实的历史上,田氏篡夺齐国的君权,就是从把持“稷下学宫”开始的。
  在当时的齐国,“稷下学宫”的清谈,意味着齐国舆论的最高点。在大旱之年,田无宇毫不吝啬钱财的进行救灾,相比国君的吝啬行为,田无宇在齐国读书人心目中,形象比较正面。这时候,稷下学宫的学生正在向田氏靠拢,而田氏依仗自己的富足,也开始对穷困学生的资助计划……多年之后,稷下学宫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都多少接受了田氏的恩惠,这使得田氏篡夺的时候,国内连一声反对都没有。
  田无宇对赵武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对资助“稷下学宫”的行为,已经从纯粹的慈善心理,转化成有意识有所图的策略性动作。此刻,他是真想从赵武那里学几手……但他的夸奖却没有引起赵武应有的响应,后者眨着眼睛说:“寡君喜好音乐,所以我赵城学宫对音乐研究的比较多。
  另外,天下著名的画师、擅长画龙的长的号角。
  号角声过于响亮,赵武身边的齐国人与卫国人情不自禁的转过脸去,躲避凄厉的号角。这声号角吹响之后,对岸丛林中立刻又响起了一阵号角,晨曦中,对岸传来的号声充满了欢喜,仿佛久别的游子找到了故乡。
  听到这阵号角答问,晋国军营中匆忙跑出一队鼓乐手,不用军官提示,鼓乐手在岸边排好了队列,隆隆的敲响了鼓声。
  对岸的号声越来越近,江面上的渔船听到号声,开始向这个方向聚集,不久,薄雾中露出了一队黑色的队列,来的人一身黑衣黑甲,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江边挺进。
  河对岸几名将领打扮的人朝着赵武这边鞠躬致敬,稍后,那几位人登上了小船,向着江边驶来,赵武站在江岸,心里说不出的喜悦,等小船靠了岸,他张开双手欢迎对方:“我的儿子长大了,见到父亲再也不会撒娇了。”
  其实,赵午与赵成是同一天出生的,只是在封建社会,嫡长子的义务比较沉重,所以赵成早早当家,开始学着像大人一样处理事务。而赵午则因为身上的责任少,在荀姬与中行姬的宠爱下,多少有点不务正业。这次出战,是赵午第一次担当家族中人。
  赵午身边,三儿子赵丹不过十几岁模样,他穿着小一号的铠甲,手里拿着小一号的宝剑,感觉像是玩具,而赵丹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也似乎把上战场当做了一次玩耍。他哥哥赵午被赵武的话感动,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赵丹则挥舞着短短的宝剑,学着大人的口吻,傲气十足的问:“父亲,敌人在哪里?我们一路行来,只见到因饥饿投靠我们的代人,却没有找见一个手持武器仍在战斗的敌人。父亲已经征服了代人吗?”
  小孩的话让赵武颇有感慨,他俯身抱起了赵丹,而披甲持剑的赵丹感觉父亲这一抱,似乎损坏了自己英武的形象,他在赵武怀中不停的挣扎,嘴里喊着:“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赵武欣慰的笑了:“我儿已经长大了,遗憾的是,代人还没有屈服,我们的上军佐还在继续与代人战斗。”
  说到这,齐策赶紧插话:“二少主,江面眼看要结冻了,你带的士兵无需渡河,让他们在江对岸扎营即可。”
  齐策这么一说,赵武赶紧放下赵丹,补充说:“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江面上已经开始飘着冰凌,一旦开始下雪,这条江会飘满冰块,船只难以行使,所以,你明天就动身返回江对岸,然后直接去增援中行吴。”
  赵午露出为难的表情:“父亲,我还带来许多赵城的毕业生……”
  赵武马上回答:“让他们渡江,我这里正在大规模基建,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赵午鞠了个躬,补充说:“我们还带来了大量的机械与补充物资。”
  齐策马上插话:“秦后子修建的两座大桥即将完成,我们可以通过大桥运送物资,如今黄河即将结冰,再从河面上运送,比较危险。”
  赵午鞠躬,表示接受安排,齐策侧了侧身,引领说:“二少主请入营寨中安歇……”
  赵午赶紧冲赵氏首席家臣齐策行礼,一边跟随着齐策向军营里走去,一边随口跟父亲交流:“父亲被围的消息传来后,举足震惊,母亲本打算让家族军队全部过来救援,但田苏说……”
  赵午一举步,赵武又躬身抱起了赵丹,边走边跟小儿子闲扯着。历来最小的儿子都受父母的宠爱,这是因为当小儿子出生的时候,父母的事业已经进入上升阶段,当小儿子长大后,父母通常有钱有衔,也有足够的精力宠爱幼子。所以赵午虽然嘴不停,他父亲却只顾与小儿子交流,对二儿子的话显得有点心不在焉。
  赵午说着说着,已经变成了他对齐策的叙说。齐策仔细的询问着家族内部的动态,以及国内的政治状况,听到魏舒曾企图抢班夺权,他点了点头,回答:“少主(赵成)应付的很得当,是该强硬应对魏氏……论起来,家主这段时间不在国内,做的真对啊。”
  齐策不知道“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典故,但他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赵武不在国内,他就像一柄高悬在晋国各家族头顶上的宝剑,这柄剑不落下去的时候,晋国各家族都提心吊胆,猜测这柄剑会砍向何方。在这种情况下,赵成无论怎么做,晋国各家族因为受头顶那柄宝剑的威胁,只能悄悄的,俯首贴耳。
  时间长了,各大家族也习惯了赵成仗势欺人,如此一来,赵氏家族也就顺利完成了新老班子交替。
  当然,二公子赵午也不知道“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典故,不过,齐策说的道理他能理解:“没错,当父亲脱险的消息传来,魏氏立刻开始收缩,他们甚至解散了部分在新田城的守卫武士。我出发的时候,母亲说:中行氏的安危不值得一提,只要父亲活着,我赵氏出兵的目的就达到了。”
  赵武插话:“中行氏毕竟是我们的姻亲家族,所以必须救援,救援他的任务我交给你,你跟中行吴这次处好了关系,我赵氏下一代的安危就不用发愁了。”
  赵午点头应是。
  稍后,赵城学宫的毕业生开始分批渡河,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机械,因为这些专业人士的加入,赵武对河间地区的开发更加专业化、系统化。
  第二天一早,赵午趁着河面没有结冰,乘船渡过河黄河,而赵丹则留在赵武身边戏耍。赵午在河对岸稍适休整后,引领着大军继续北上,开始向中行吴所在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齐国的田无宇留下了部分人手,协助赵城学宫的毕业生管理齐国徒手兵,他自己则与卫国人结伴,向南渡过了黄河,返回齐国境内。
  这趟来,田无宇虽然贡献了十万齐国劳力,但这十万齐国劳力不是替赵氏做免费劳工,他通过派遣劳工缓解了齐国的粮食紧张状况,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晋国对齐国吞并莒国的默许。
  齐国、卫国人走后不久,鲁国人姗姗来迟,他们抵达朝歌附近时,大雪飘飘荡荡而下,河面上结了薄薄一层冰,而这种状况行船最危险,因为不知道江面什么时候彻底结冰,不知道江面上冰层的薄厚,所以雪一下,整个江面上人际罕至,鸟兽绝踪。
  鲁国人不得不在朝歌停留下来,叔孙豹照旧是鲁军的统帅,闲下来的他打算上街走一走,顺便观察一下朝歌这座城市。
  朝歌早先是商王国的国都,后来曾做为卫国的都城,再后来,因为戎狄的侵扰,周王室被迫迁都,卫国也不得不将都城迁到帝丘,以回避戎狄的侵扰,与王室的威严,当然,也有回避齐国锋芒的意思。
  齐国终究还是将朝歌夺去了,齐庄公万里奔袭,占领了朝歌之后,他回军的时候,因为兵力不足,没在当地留下多少驻守人员,反而被赵武顺手摘了桃子。
  现在,朝歌就是这样的状况,它本来属于卫国的城市,有着浓重的卫国色彩,但后来又被晋国管理,晋国人占据这座城市的时候,压根没有归还的意思,但名义上,他们绝不肯承认自己对朝歌的侵占。因为这种缘故,晋人对朝歌的管理比较松散,这种松散按现代话说,就是:尊重本土居民的生活习惯,严明法纪,与当地百姓和谐共处。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晋国人没有对朝歌实行严格的晋国式军治管制,没有按照晋国的标准在朝歌划分个个武装公社,也没有要求当地人像晋国本土一样,农闲的时候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只要当地人遵守晋国的法律,承认晋国人的统治,则一切活动均不干涉。
  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下,朝歌城凭借着它无以伦比的地理优势,只几年的时间,便超越虎牢,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原枢纽。
  叔孙豹是从南城门开始出行的。朝歌城位于江边,除了一条滔滔的黄河外,其余方向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种地理状况让朝歌城难以守卫便于攻取,而占领这座城市的晋国人无心加固朝歌的城墙,他们仗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军事优势,自从占领朝歌后,就没有费心修缮过朝歌的城墙,于是,朝歌城原本的城墙就成了老城区,毗邻江岸的区域则因为商贸的发达,成了一片更繁荣的新城。
  如今,老城区驻扎的基本上是晋国的武士,以及朝歌城当地的官员——即使这些官员,他们当中大多数为了图方便,也在码头区域修建了自己的私房,因为按照晋国标准来说,朝歌城老城区的各项设施都是不完善的,定居于此,日常生活极不方便。
  大雪飘飘荡荡而下,街道上很少有行人,叔孙豹的马车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踯躅而行,偶尔有一两人在风雪中擦肩而过,那些人多数用厚重的皮裘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面目难辨。
  晋国人占领朝歌之后,唯一对朝歌旧城做出的动作就是整修了朝歌的街道,如今朝歌城一水的青石板大路,狭小的朝歌旧城,不一会儿让叔孙豹从头看到尾,他的马车已经到了北城门,叔孙豹在车上挥了挥手,命令御戎:“出北城门,我要去看看码头区。”
  如果说旧城区是卫国的风格,也多少带一点商王朝的风格,那么出了城北门,城外的世界就是典型的晋国风格——更确切的说,是典型的赵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