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鸿门宴
童谣之所以能广泛流传,因为它朗朗上口,通俗却又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可是传到杨凉的耳朵里就充满了深意。想到童谣的内容,他更加坚定了起兵讨伐杨广的决心。
仁寿四年(604)九月,汉王杨凉在太原刺史府衙大宴宾客。
太原府衙本是脱离汉王府管辖的独立行政体系,可汉王下函说要在太原府衙宴客,太原刺史罗宾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如此,宴席开始。
宴客的理由是要为汉王杨凉压惊。汉王受了什么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很多人都怕站错了队引起京城里面误会,不想去,可汉王下了帖子不去便是轻视皇家,如此,午时宴客,巳时府衙内就已经高朋满座。
汉王杨凉高高坐在首座之上,嘴角含笑。不断有人过来拜见寒暄。杨颢和杨涛,杨平忙前忙后地张罗着招待宾客。
午时一到,杨凉宣布关门开宴。
谁家宴客要关门?在场的宾客中只有少数了解真相的人面色如常地聊着天,大部分人的脸色微变,勉强维持着笑意,静观事态发展。
刺史罗宾不禁皱了皱眉头:今日汉王行事实在太过诡异,不知他到底想做什么。
就在这时,汉王杨凉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开言道:“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本王被新帝留在了京城,却不知道是孤为何会被新帝关在了仁寿宫,更不了解孤是如何返回太原来的,今日孤就给你们详细讲一讲这里面的言因后果-------。”
刺史罗宾早就曾接到圣上密旨,要他静观其变,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故此他对杨凉的话没做出任何反应,低着头静静地看着自己手里的酒杯,仿佛要把那杯酒看出花来一样。
杨凉的话说道一半看了罗宾一眼,示威地挑了挑眉梢。罗宾感受到了他那锐利的目光,却依旧没有抬头。
“罗宾罗大人,你不想说点什么吗?”杨凉喝问道。
罗宾一口喝尽杯里的酒,叹了口气道:“本官只管治下百姓的生死,殿下跟圣上之间的恩怨曲直跟本官无关,所以殿下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好了。”
罗宾的壁上观态度让杨凉的心里生出了被怠慢的感觉,他怒了:“如此甚好!”
说完这话他‘啪’地一下子将手里的酒杯摔到了罗宾面前的地上,不再做那些表面功夫,直接言道:“先皇在世之时治下严谨,百姓安居乐业,而如今天数大变,奸臣盈朝,皇子皇孙危在旦夕,天下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大隋社稷危如累卵,本王要顺应天命讨伐逆臣,拯救黎民百姓与水火之中!”
汉王杨凉最终没敢提‘顺天伐帝这句话’,只喊出了“逆贼杨素想要谋反,顺天应命诛杀逆贼,清君侧!”的口号。
口号喊出,堂中诸人脸色大变,所有人都三缄其口,把目光投向了刺史罗宾。罗宾恍若未觉,非常淡定地给自己又斟了一杯酒,端起酒杯不敬任何人,独自缓缓地喝着。
轻视,赤裸裸的蔑视,堂上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随侍汉王杨凉左右的将军余公理和刘建还有参军王支页等人见此脸色大变,腰间的刀剑紧紧握在了手里。那架势,只差杨凉一个眼神他们便能立刻送罗宾去见阎王。
在他们的眼里,汉王杨凉就是金,是银,是珠宝,是高官厚禄,是他们的希望,跟着他就能走向荣华富贵。谁若是敢不尊重汉王,就是要抢自己的金银珠宝,就是阻止自己走向高官厚禄,杀自己的爹娘。这还了得,所以他们看到罗宾自斟自饮的无礼模样,心里的火气比汉王杨凉还大。
周围是虎视眈眈盯着众人的将士,面前是怒发冲冠的汉王,罗宾的旁边坐着上郡太守费庆龙和刺史府主薄刘冠强,这两人平时胆子不小,仗着自己是并州的老人时常挑衅新来的刺史罗宾,此时却被汉王杨凉的虎啸龙吟吓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远远地躲开罗宾,恨不得从来都不曾认识他。
费庆龙哆哆嗦嗦地拉了拉罗宾的衣角,小声说道:“罗-----罗大人------汉王殿下在看你呢。”
“哦-----”罗宾淡淡应了一声,自斟自饮依旧如故。
罗宾的态度让汉王杨凉气红了眼,他那双阴鸷冰冷的眸子眯了起来,双手按在桌子上,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怒气。熟悉他的将士心里明白王爷怒了。杨凉是个要面子的人,更是一个被文帝和独孤皇后宠坏了的孩子。文帝活着的时候,几个哥哥没有一个敢轻易挑动他的底线。更别说罗宾这种小小的刺史了。
以前杨凉不会把罗宾这种人放在眼里,可现在不同了,罗宾在并州得了民心,所以他不能轻易杀了他。
杨凉忍了又忍,端起酒杯压着怒气说道:“罗大人真是个爱酒的人啊!”
杨凉的语气咋听起来还算轻松随意,面色也很正常,笑意冉冉,可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可以看出些端倪的。他脸上的笑意不达眼底,端着酒杯的手,青筋暴起。罗宾抬头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在竭力遏制忍耐,这股怒气一旦爆发的话将会把自己烧得体无完肤。
罗宾想做个清流,为自己留下不畏强权而折腰的好名,他想拍案而起,跟杨凉怒怼,可是没等他行动,脑海里突然响起临行前新帝交代自己的话:此去前途叵测,万万记住,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毫无价值,记住,任何时候第一要做的是保全性命,择机而动。
想到此,罗宾的嘴角微微翘起,端起酒杯跟杨凉碰了一下道:“王爷所图所想在下心里明白,还是那句话,在下的心里只有百姓,我只管治下的事情,只要战火不烧到并州百姓的身上,你愿意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战争一旦发起,并州百姓能够幸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杨凉要的是他的态度,他也拿出自己的态度了,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这便算是达成了默契。
仁寿四年(604)九月,汉王杨凉在太原刺史府衙大宴宾客。
太原府衙本是脱离汉王府管辖的独立行政体系,可汉王下函说要在太原府衙宴客,太原刺史罗宾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如此,宴席开始。
宴客的理由是要为汉王杨凉压惊。汉王受了什么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很多人都怕站错了队引起京城里面误会,不想去,可汉王下了帖子不去便是轻视皇家,如此,午时宴客,巳时府衙内就已经高朋满座。
汉王杨凉高高坐在首座之上,嘴角含笑。不断有人过来拜见寒暄。杨颢和杨涛,杨平忙前忙后地张罗着招待宾客。
午时一到,杨凉宣布关门开宴。
谁家宴客要关门?在场的宾客中只有少数了解真相的人面色如常地聊着天,大部分人的脸色微变,勉强维持着笑意,静观事态发展。
刺史罗宾不禁皱了皱眉头:今日汉王行事实在太过诡异,不知他到底想做什么。
就在这时,汉王杨凉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开言道:“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本王被新帝留在了京城,却不知道是孤为何会被新帝关在了仁寿宫,更不了解孤是如何返回太原来的,今日孤就给你们详细讲一讲这里面的言因后果-------。”
刺史罗宾早就曾接到圣上密旨,要他静观其变,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故此他对杨凉的话没做出任何反应,低着头静静地看着自己手里的酒杯,仿佛要把那杯酒看出花来一样。
杨凉的话说道一半看了罗宾一眼,示威地挑了挑眉梢。罗宾感受到了他那锐利的目光,却依旧没有抬头。
“罗宾罗大人,你不想说点什么吗?”杨凉喝问道。
罗宾一口喝尽杯里的酒,叹了口气道:“本官只管治下百姓的生死,殿下跟圣上之间的恩怨曲直跟本官无关,所以殿下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好了。”
罗宾的壁上观态度让杨凉的心里生出了被怠慢的感觉,他怒了:“如此甚好!”
说完这话他‘啪’地一下子将手里的酒杯摔到了罗宾面前的地上,不再做那些表面功夫,直接言道:“先皇在世之时治下严谨,百姓安居乐业,而如今天数大变,奸臣盈朝,皇子皇孙危在旦夕,天下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大隋社稷危如累卵,本王要顺应天命讨伐逆臣,拯救黎民百姓与水火之中!”
汉王杨凉最终没敢提‘顺天伐帝这句话’,只喊出了“逆贼杨素想要谋反,顺天应命诛杀逆贼,清君侧!”的口号。
口号喊出,堂中诸人脸色大变,所有人都三缄其口,把目光投向了刺史罗宾。罗宾恍若未觉,非常淡定地给自己又斟了一杯酒,端起酒杯不敬任何人,独自缓缓地喝着。
轻视,赤裸裸的蔑视,堂上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随侍汉王杨凉左右的将军余公理和刘建还有参军王支页等人见此脸色大变,腰间的刀剑紧紧握在了手里。那架势,只差杨凉一个眼神他们便能立刻送罗宾去见阎王。
在他们的眼里,汉王杨凉就是金,是银,是珠宝,是高官厚禄,是他们的希望,跟着他就能走向荣华富贵。谁若是敢不尊重汉王,就是要抢自己的金银珠宝,就是阻止自己走向高官厚禄,杀自己的爹娘。这还了得,所以他们看到罗宾自斟自饮的无礼模样,心里的火气比汉王杨凉还大。
周围是虎视眈眈盯着众人的将士,面前是怒发冲冠的汉王,罗宾的旁边坐着上郡太守费庆龙和刺史府主薄刘冠强,这两人平时胆子不小,仗着自己是并州的老人时常挑衅新来的刺史罗宾,此时却被汉王杨凉的虎啸龙吟吓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远远地躲开罗宾,恨不得从来都不曾认识他。
费庆龙哆哆嗦嗦地拉了拉罗宾的衣角,小声说道:“罗-----罗大人------汉王殿下在看你呢。”
“哦-----”罗宾淡淡应了一声,自斟自饮依旧如故。
罗宾的态度让汉王杨凉气红了眼,他那双阴鸷冰冷的眸子眯了起来,双手按在桌子上,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怒气。熟悉他的将士心里明白王爷怒了。杨凉是个要面子的人,更是一个被文帝和独孤皇后宠坏了的孩子。文帝活着的时候,几个哥哥没有一个敢轻易挑动他的底线。更别说罗宾这种小小的刺史了。
以前杨凉不会把罗宾这种人放在眼里,可现在不同了,罗宾在并州得了民心,所以他不能轻易杀了他。
杨凉忍了又忍,端起酒杯压着怒气说道:“罗大人真是个爱酒的人啊!”
杨凉的语气咋听起来还算轻松随意,面色也很正常,笑意冉冉,可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可以看出些端倪的。他脸上的笑意不达眼底,端着酒杯的手,青筋暴起。罗宾抬头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在竭力遏制忍耐,这股怒气一旦爆发的话将会把自己烧得体无完肤。
罗宾想做个清流,为自己留下不畏强权而折腰的好名,他想拍案而起,跟杨凉怒怼,可是没等他行动,脑海里突然响起临行前新帝交代自己的话:此去前途叵测,万万记住,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毫无价值,记住,任何时候第一要做的是保全性命,择机而动。
想到此,罗宾的嘴角微微翘起,端起酒杯跟杨凉碰了一下道:“王爷所图所想在下心里明白,还是那句话,在下的心里只有百姓,我只管治下的事情,只要战火不烧到并州百姓的身上,你愿意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战争一旦发起,并州百姓能够幸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杨凉要的是他的态度,他也拿出自己的态度了,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这便算是达成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