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骂人的艺术
  这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婚礼,终于结束了,铁铎检查了武氏父子的伤。并没有什么大碍,便径自离去了。从柳府过来帮忙的各位奴婢,事后各自打道回府,福娃跟着这些人继续回去伺候老爷了。
  只有赛赛,还穿着大红的吉服,在忙前忙后的照顾着武六七的伤。
  武当倒是没有什么大碍,此刻正坐在儿子的床榻前,眯着眼睛仔细的看着晕厥的武六七,叹了一口气道:“倒是我的儿子,虽然平日里看上去颇不成器,但是遇到了这样的场合,还是骨头很硬。”
  赛赛一边用纱布清洗着武六七鼻子上的鲜血,一边喃喃的道:“我这辈子能遇上武哥,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这件事本没有武哥的干系,可是却仗义出手相救,从一开始我被柳府诬陷,一直到今日,我若是早知道,便一头撞死算了。”
  武当已经没有了之前嬉笑的样子,认真的道:“赛赛,你现在已经是我武家的媳妇了,以后好好过日子,不管是武大郎也好,赛金花也罢,随他娘的去!老子都不在乎,你们也不必介怀了。”
  柳得财蜂毒发作,在床上抽搐成一团,已经是第三天了。这期间除了老爷派人来看了一次,夫人派人来看过,就几乎没有人前来问候,每一个家丁小厮都在背后咬牙切齿的说一个字:该!
  一直到了第五天,老爷念在柳得财这人虽混,但是好歹也是从战阵上跟自己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才命人从城中请了一位郎中到府上来给他治病。
  给柳得财治病的郎中治病救人的手段,颇似后世赫赫有名的火神派。几剂加入了大量附子的中药喝下去,瞬间吊住了柳得财命。可也让他,自此一阴天下雨,就不由自主地口歪眼斜口水四流的人。模样显得十分的滑稽。
  柳三公子柳庆站在柳得财的床前,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这次大闹婚宴的事情,柳庆是知道的,柳得财拍着胸脯说道:“这件事交给我,我管保让武六七和赛赛今后都没有面目见人,终身缩在那个小院子里渡过残生。”便带着尉迟南和尉迟北,耀武扬威的去了。
  置于柳得财用的什么办法,柳庆还真的不得而知。但是捉过一个小厮细细的问过之后,竟然气不打一处来。
  这个没用的奴才,武六七是武大郎,赛赛是赛金莲。
  我姓柳单名庆,不是显见着就是西门庆么?怎么把自己也绕着骂进去了。
  也不知道好好想想!
  于是柳庆便气哼哼的来到了柳得财的屋子,见柳得财气息奄奄的在床上躺着,一时也下不去手,只是狠狠的踢翻了一个圆墩子了事。
  几天之后,柳得财的伤终于好转了。已经勉强能坐起来吃一些糙米粥。但是终究还是落下了歪嘴的毛病。柳庆问道:“你这奴才,好草率,现在府里面都传的沸反盈天,说我是西门庆,我不管武六七和赛赛怎么想,反正小爷受不了这样的闲话,你最好给我解决掉这件事。”
  柳得财好像是在地狱之中走了一遭,想想都觉得害怕,就连自己选好的保镖尉迟南和尉迟北都折了。差点就丧了命,至今想起来,身上还忍不住的打冷战。
  “柳得财,小爷我跟你说话呢。这件事毁了小爷的清誉。赶紧想办法!”
  王氏站在一旁,急的团团转,
  柳得财落到现在这个样子,是她没有想过的,只是蹲了个万福,道:“三公子,我看您还是等他好一些再说吧,您瞧瞧他,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我等不了了,我可不能让奴才们笑话,都是柳得财的好主意,非要管人家叫大郎和金莲,损人不利己。”
  王氏此刻心中,也是十分的复杂,这柳三公子,是要把自己摘出去的意思,便叹了口气,道:“为今之计,只能是这二人去官府,花上些银子,让武家所在里甲的里长,在黄册上面另改个名字也就是了。”
  柳庆点了点头,便出去了。
  谁也没有想到,在府中传开的话,竟然是武六七授意福娃和几个小厮们传开的,几乎像是一阵风一般的刮过柳府,所有的下人都在背后议论,远远的看见柳三公子过来,便急急忙忙的散了,捂着嘴偷偷地笑。
  柳三公子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窝囊气,便从小门出了柳府,来到了武六七的家里。
  武当靠在一张竹榻上面,手里握着酒葫芦,喝的醉眼惺忪,一边看着武六七正在收拾着什么东西。
  在院子之中,有两个大笸箩,里面都是晒干的香菇,昆布,猴头之类的食材,武六七正在用铁船将这些东西碾碎,成了细细的粉末。
  柳庆也没有敲门,便闯了进来,还当自己是主子一般,大声的道:“武六七,你赶紧去官府,把名字改了。”
  连说了几遍,却没有人搭理他,柳三公子便是有一些恼火,走上前,大声的道:“你耳朵里塞驴毛了?”
  “对不起,这位公子,我们这里没有叫武六七的,在下武大郎,前几日得到的名字,你兴许是找错人了。”武六七抬起了头,眯着眼睛看着柳庆,道:“不知道官人前来,有何贵干?”
  柳庆面红耳赤,道:“你!有你这么跟主子说话的么?”
  “我已经不再是柳府的奴才了,喏,卖身契已经在我们手上了,再有,公子要是再大呼小叫的,可是有擅闯民宅的嫌疑啊!”武六七不慌不忙,扯着阴阳怪气的语气说道。
  而原本上气势汹汹的柳庆,却像是泄气皮球一般,忙脸上堆笑道:“这个名字背着,多不雅驯,现在你们已经不再是隶籍,入了民籍,黄册上的名字,还要你们自己去找里长修改,我也是善意的提醒。”
  明洪武十四年,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里甲的编制方法,是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由人口最多纳粮最多的十户担任里长,其余一百户则称为甲首。类似现代户口本的黄册,像人口登记、改名这种事,一般都归里长管。
  “不用!大可不必,我就觉得这个名字很好,没有必要再改啦,”说着,便笑道:“倒是你,柳三公子,单名一个庆字,不知道外面会怎么传言。反正整条胡同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您要是再胆敢走进这胡同,兴许会有人打断你的腿哦。”
  柳三公子见武六七脸皮极厚,又是油盐不进,便愤愤的甩了甩袖子,转身离去。
  武六七笑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三公子还是回去好好的想想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