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泥土,风吹不倒浪打不移
橘之所以受人赞颂,首先在于它扎根南国泥土,风吹不倒,浪打不移,沐浴阳光雨露,吸收水分养料,茁壮成长。“深固难徙,更壹志兮。”陈宗荣正是如此。早在1967年,他从部队复员,先是安排在长沙市公安局西区分局工作,后经他主动要求,下派到橘子洲派出所,担负起了条件最差,生活最苦,人员最复杂,责任最繁重的洲尾管区户籍民警工作。后来又延伸到洲中、洲头。在这里,他一干就是30年,头上有了白发,眼角起了鱼尾纹,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而他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调进城的要求。近两年,领导考虑到他年过半百,体力减弱,要给他安排一项较轻松的工作,他仍然坚持不肯。他说:“我生是橘子洲的一棵橘树,死后也要化作肥料、泥土,与橘子洲永远在一起。”为什么,因为橘子洲的男女老幼需要他,他也舍不得离开橘子洲的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兄弟姐妹、侄儿侄女们。他与这里的人们水乳交融,心灵相通,群众喜,他亦喜;群众乐,他亦乐;群众苦,他更苦;群众忧,他更忧。他不仅仅是这里的“陈户籍”,他成了耄耋老人的“孝顺儿子”,青年男女的“知心朋友”,少年儿童的“快乐伯伯”,他是橘子洲的守护神,他是橘子洲的活雷锋。
他最初管辖的橘子洲尾,有居民600来户,1600多人,大多数是船民,青壮年长年漂泊在水上,留在洲上的多是老人、小孩,生活、就医、上学,有许多事需要关心、照料。作为户籍管区民警,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必须做到“四知”:知管区内概况、知大小街道起止号、知居委会主任和治保主任姓名住址、知管区内大小单位的名称地址。他觉得橘子洲这样的地方情况特殊,他具备了“四知”、“六熟悉”还不够。还不能及时、周到、细致、全面地为这里的群众服务。他每年都要挨家挨户摸底排队,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逐一记录在工作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哪家老伯患病,他煎药熬汤,悉心护理;哪家娭毑行动不便,他买米买煤,打扫浆洗;哪家小孩独自在家,他照料生活,辅导功课,上学送,放学接;哪家妇女探亲、出差夜半归来,他到车站等候,安全护送到家。30年来,他的小本子记了一摞又一摞,这样的小事做了一件又一件。有人说他:只做小事,不务正业。而他却说:“我正是通过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里,使群众对党和政府始终保持深厚的感情。这是户籍管区民警首要的责任、神圣的职责。”
30年来,他先后义务照料过13位孤寡老人。
五保户丁梅仙,无儿无女,陈宗荣自踏上橘子洲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了对老的关心和照料,尤其是在老人离世前的1100多个日日夜夜里,由于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陈宗荣为其做饭洗衣,端屎端尿,抓药熬药,喂茶喂水,从不粗心,从无怨言。
一天,陈宗荣下班后匆匆朝丁娭毑家赶来,老远就看见门口围了不少人,他的心一颤,以为老人已经离去。他小跑过来,逐渐看清,围观的人都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指指划划,嘴里起劲地议论。他分开人群往里面走,一股臭气迎面扑来。丁娭毑躺在床上,呻吟不止,垫单、盖被、床沿,到处沾满了屎尿。陈宗荣没有皱一下眉头,扶起丁娭毑,给她洗净身子,换上洁净衣服,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围观的人被感动了,都上前帮忙。丁娭毑拉着陈宗荣的手说:“崽呀!我不行了。让我走吧,你也省得吃这号瞎亏。”陈宗荣亲切地说:“娭毑!我不能让你走,我要送你去医院,治好你的病,让你多过几年好日子。”说着,他背起丁娭毑就往外走。这时,几个小朋友惊讶地喊道:“你们看!丁娭毑的屎尿流到陈叔叔身上了。”这喊声陈宗荣当然听到了。但他没当一回事,背着老人一口气跑到了医院。看病,取药,输液,之后,他又把老人背回家,给老人煎药、熬汤,一直守护在床前。在丁娭毑生命历程的最后1100多个日日夜夜里,陈宗荣每日每夜都是如此。没有坚强毅力的人,没有高尚品德的人,能这样自始至终,尽善尽美吗?他能这样做到,是因为雷锋精神在他心里扎了根。无论社会潮流千变万化,无论人们观念早晚更新,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熊贵林老两口,一个八十有六,一个七十过九,无儿无女无亲友,住洲中居委会202号。不属于他管辖的范围,但他30年来始终如一照顾他们,从不间断。陈宗荣初到橘子洲时,两位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做饭洗衣、求医看病,基本能自理,陈宗荣帮助干些买米买煤的体力活,逢年过节,送鱼送肉,陪着赏月,吃团圆饭,观看春节文艺晚会。春去冬来,日月旋转,两位老人由花甲之年,到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渐渐地智力减退,体力减弱,生活已不能自理,陈宗荣承担的责任一天比一天加重,他对两位老人的热情、爱心、孝敬,也一天比一天升华。两位老人想吃时令蔬菜,新鲜水果,他买好,洗净,送上门。两位老人的衣服破了,他缝;两位老人的房子脏了,他扫。每年涨水季节,他估计水位上升的幅度,提前将两位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从1967年的秋汛,到1996年的夏洪,尽管洲上年年防洪抢险,熊贵林老两口却从未受过大水围困的惊吓。老两口经常对人说:“要不是共产党里头有宗荣这样的好党员,民警当中有宗荣这样的好户籍,俺老两口哪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哟!恐怕骨头早就打得鼓响了。俺没有崽女,宗荣比亲崽女还亲呀!”
橘子洲过去没有自来水,岛上祖祖辈辈挑饮河水。那些年月,人们每天早早晚晚都能看到一个身着橄榄绿,个头结实,脸庞英俊的人民警察,挑着一担又粗又高的水桶,下河,登洲,过大街,穿小巷,依次往洲上30多户军烈属、五保户家里送去一担担清凌凌的河水。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人们都能看到这位武武墩墩、结结实实的人民警察,在湘江边上,一桶桶、一盆盆地洗衣、汰被,酷暑烈日,风刀雪剑,身上晒脱了几层皮,手脚裂了道道皲口,从不停歇、间断。早两年,橘子洲安装了自来水,结束了4000多名居民肩挑手提饮河水的历史。住在洲尾的214号的80岁老人周云甫因经济拮据,无钱安装自来水。陈宗荣拿出自己积攒的200元钱买了水表、水管和水龙头等材料,利用一个星期日,自带工具,在邻居和居委会干部的协助下,安装好了一切设备,接进了自来水。周云甫和老伴高兴得合不拢嘴,说:“做梦都没想到,快进土眼的人了,还能过上这样舒服的日子。真是搭帮陈户籍呀!”
自从橘子洲安装自来水设备后,陈宗荣分外珍惜、爱护。熬过严冬的人,方知太阳的温暖;受过干渴的人,才懂清泉的甘甜。他无论走到洲头、洲中、洲尾,只要见到阀门龙头漏水,他就带着钳子给换个垫片;水表坏了,他就掏钱买个新的换上。30年来,他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住的房子,破烂陈旧,用的家具,东拼西凑,然而,他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却慷慨大方,共花去人民币4000多元。
橘子洲是秀丽的,她给人们更多的是欢乐和幸福。但有时也给人带来烦恼与痛苦。由于地处湘江之中,地势低洼,年年涨水年年淹,一年涨几次水,洲上就要被淹几次,特殊年份,从2月开始,到10月结束,洪水涨了退,退了涨,往往复复,时间短的只几天,长则一月有余,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做到有备无患,陈宗荣在岳麓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参与了洲上的水情调查,对水情进行预测,谁家的房子涨水时会封门,谁家的房子经水浸泡会倒塌,等等,他都装在心里,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涨水就要搬家,一年涨水的次数多了,搬来搬去,最令人烦恼。有些人反正是洞庭湖的麻雀,吓大了胆。通知搬家,无动于衷。
这年夏天,湘江发大水。陈宗荣和居委会干部一道,把一户户居民转移出去。孕妇彭新梅因丈夫住医院,加之自己临产期已近,担心到了外面没有自己家里方便。所以高低不肯转移,陈宗荣和居委会干部都拿她没办法。
已是深夜1点多钟了,陈宗荣拖着疲惫的双腿准备回家,但他没有回。他惦记着彭秀梅,不能因为她不听转移安排,就丢下不管呀!如果是自己的姐姐妹妹,是自己的妻子,会怎样去说服、会怎样去关心呢?陈宗荣心地宽广,办任何事总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样,对任何事都想得通,对任何人都能体贴、谅解。于是,陈宗荣租了一条小船,划到彭秀梅家。这时,洪水已封了彭家的门,彭秀梅腆着肚子,倚在窗口,焦急流泪,后悔不迭。看到靠近的小船,看到闪亮的金盾,她不禁哇地哭出声:“陈哥!你真是大好人!”陈宗荣扶她上船,送到安全地带,住的、吃的,逐一安排好,已是凌晨2点多钟了。不久,彭秀梅生下一个女孩,她逢人就说:“俺母女俩的生命都是陈户籍救的。他做了好事,他会长阳寿咧!”
每年涨水时,陈宗荣总是首先把那些五保老人转移出去,妥当安置,人到哪里,他们的东西就带到哪里,水退了,人回来,东西完好无损地跟着回来。陈宗荣坚持这样做,是因为他理解、体察老人们的心。这些老人风里雨里劳作一辈子,从牙缝里积攒下来一点财产,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不让跟着走,他们会吃不好,睡不安。如果丢失,他们会心疼不已。陈宗荣每次把老人们接回屋之前,都要把被水淹过的房屋整修一遍,一担一担挑走屋里一尺多深的淤泥,一个一个捉尽爬在墙面、屋顶的虫蚁,对整个房屋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请老人们住进去,洁净、舒服,没有劫后重归之感。
他最初管辖的橘子洲尾,有居民600来户,1600多人,大多数是船民,青壮年长年漂泊在水上,留在洲上的多是老人、小孩,生活、就医、上学,有许多事需要关心、照料。作为户籍管区民警,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必须做到“四知”:知管区内概况、知大小街道起止号、知居委会主任和治保主任姓名住址、知管区内大小单位的名称地址。他觉得橘子洲这样的地方情况特殊,他具备了“四知”、“六熟悉”还不够。还不能及时、周到、细致、全面地为这里的群众服务。他每年都要挨家挨户摸底排队,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逐一记录在工作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哪家老伯患病,他煎药熬汤,悉心护理;哪家娭毑行动不便,他买米买煤,打扫浆洗;哪家小孩独自在家,他照料生活,辅导功课,上学送,放学接;哪家妇女探亲、出差夜半归来,他到车站等候,安全护送到家。30年来,他的小本子记了一摞又一摞,这样的小事做了一件又一件。有人说他:只做小事,不务正业。而他却说:“我正是通过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里,使群众对党和政府始终保持深厚的感情。这是户籍管区民警首要的责任、神圣的职责。”
30年来,他先后义务照料过13位孤寡老人。
五保户丁梅仙,无儿无女,陈宗荣自踏上橘子洲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了对老的关心和照料,尤其是在老人离世前的1100多个日日夜夜里,由于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陈宗荣为其做饭洗衣,端屎端尿,抓药熬药,喂茶喂水,从不粗心,从无怨言。
一天,陈宗荣下班后匆匆朝丁娭毑家赶来,老远就看见门口围了不少人,他的心一颤,以为老人已经离去。他小跑过来,逐渐看清,围观的人都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指指划划,嘴里起劲地议论。他分开人群往里面走,一股臭气迎面扑来。丁娭毑躺在床上,呻吟不止,垫单、盖被、床沿,到处沾满了屎尿。陈宗荣没有皱一下眉头,扶起丁娭毑,给她洗净身子,换上洁净衣服,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围观的人被感动了,都上前帮忙。丁娭毑拉着陈宗荣的手说:“崽呀!我不行了。让我走吧,你也省得吃这号瞎亏。”陈宗荣亲切地说:“娭毑!我不能让你走,我要送你去医院,治好你的病,让你多过几年好日子。”说着,他背起丁娭毑就往外走。这时,几个小朋友惊讶地喊道:“你们看!丁娭毑的屎尿流到陈叔叔身上了。”这喊声陈宗荣当然听到了。但他没当一回事,背着老人一口气跑到了医院。看病,取药,输液,之后,他又把老人背回家,给老人煎药、熬汤,一直守护在床前。在丁娭毑生命历程的最后1100多个日日夜夜里,陈宗荣每日每夜都是如此。没有坚强毅力的人,没有高尚品德的人,能这样自始至终,尽善尽美吗?他能这样做到,是因为雷锋精神在他心里扎了根。无论社会潮流千变万化,无论人们观念早晚更新,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熊贵林老两口,一个八十有六,一个七十过九,无儿无女无亲友,住洲中居委会202号。不属于他管辖的范围,但他30年来始终如一照顾他们,从不间断。陈宗荣初到橘子洲时,两位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做饭洗衣、求医看病,基本能自理,陈宗荣帮助干些买米买煤的体力活,逢年过节,送鱼送肉,陪着赏月,吃团圆饭,观看春节文艺晚会。春去冬来,日月旋转,两位老人由花甲之年,到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渐渐地智力减退,体力减弱,生活已不能自理,陈宗荣承担的责任一天比一天加重,他对两位老人的热情、爱心、孝敬,也一天比一天升华。两位老人想吃时令蔬菜,新鲜水果,他买好,洗净,送上门。两位老人的衣服破了,他缝;两位老人的房子脏了,他扫。每年涨水季节,他估计水位上升的幅度,提前将两位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从1967年的秋汛,到1996年的夏洪,尽管洲上年年防洪抢险,熊贵林老两口却从未受过大水围困的惊吓。老两口经常对人说:“要不是共产党里头有宗荣这样的好党员,民警当中有宗荣这样的好户籍,俺老两口哪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哟!恐怕骨头早就打得鼓响了。俺没有崽女,宗荣比亲崽女还亲呀!”
橘子洲过去没有自来水,岛上祖祖辈辈挑饮河水。那些年月,人们每天早早晚晚都能看到一个身着橄榄绿,个头结实,脸庞英俊的人民警察,挑着一担又粗又高的水桶,下河,登洲,过大街,穿小巷,依次往洲上30多户军烈属、五保户家里送去一担担清凌凌的河水。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人们都能看到这位武武墩墩、结结实实的人民警察,在湘江边上,一桶桶、一盆盆地洗衣、汰被,酷暑烈日,风刀雪剑,身上晒脱了几层皮,手脚裂了道道皲口,从不停歇、间断。早两年,橘子洲安装了自来水,结束了4000多名居民肩挑手提饮河水的历史。住在洲尾的214号的80岁老人周云甫因经济拮据,无钱安装自来水。陈宗荣拿出自己积攒的200元钱买了水表、水管和水龙头等材料,利用一个星期日,自带工具,在邻居和居委会干部的协助下,安装好了一切设备,接进了自来水。周云甫和老伴高兴得合不拢嘴,说:“做梦都没想到,快进土眼的人了,还能过上这样舒服的日子。真是搭帮陈户籍呀!”
自从橘子洲安装自来水设备后,陈宗荣分外珍惜、爱护。熬过严冬的人,方知太阳的温暖;受过干渴的人,才懂清泉的甘甜。他无论走到洲头、洲中、洲尾,只要见到阀门龙头漏水,他就带着钳子给换个垫片;水表坏了,他就掏钱买个新的换上。30年来,他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住的房子,破烂陈旧,用的家具,东拼西凑,然而,他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却慷慨大方,共花去人民币4000多元。
橘子洲是秀丽的,她给人们更多的是欢乐和幸福。但有时也给人带来烦恼与痛苦。由于地处湘江之中,地势低洼,年年涨水年年淹,一年涨几次水,洲上就要被淹几次,特殊年份,从2月开始,到10月结束,洪水涨了退,退了涨,往往复复,时间短的只几天,长则一月有余,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做到有备无患,陈宗荣在岳麓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参与了洲上的水情调查,对水情进行预测,谁家的房子涨水时会封门,谁家的房子经水浸泡会倒塌,等等,他都装在心里,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涨水就要搬家,一年涨水的次数多了,搬来搬去,最令人烦恼。有些人反正是洞庭湖的麻雀,吓大了胆。通知搬家,无动于衷。
这年夏天,湘江发大水。陈宗荣和居委会干部一道,把一户户居民转移出去。孕妇彭新梅因丈夫住医院,加之自己临产期已近,担心到了外面没有自己家里方便。所以高低不肯转移,陈宗荣和居委会干部都拿她没办法。
已是深夜1点多钟了,陈宗荣拖着疲惫的双腿准备回家,但他没有回。他惦记着彭秀梅,不能因为她不听转移安排,就丢下不管呀!如果是自己的姐姐妹妹,是自己的妻子,会怎样去说服、会怎样去关心呢?陈宗荣心地宽广,办任何事总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样,对任何事都想得通,对任何人都能体贴、谅解。于是,陈宗荣租了一条小船,划到彭秀梅家。这时,洪水已封了彭家的门,彭秀梅腆着肚子,倚在窗口,焦急流泪,后悔不迭。看到靠近的小船,看到闪亮的金盾,她不禁哇地哭出声:“陈哥!你真是大好人!”陈宗荣扶她上船,送到安全地带,住的、吃的,逐一安排好,已是凌晨2点多钟了。不久,彭秀梅生下一个女孩,她逢人就说:“俺母女俩的生命都是陈户籍救的。他做了好事,他会长阳寿咧!”
每年涨水时,陈宗荣总是首先把那些五保老人转移出去,妥当安置,人到哪里,他们的东西就带到哪里,水退了,人回来,东西完好无损地跟着回来。陈宗荣坚持这样做,是因为他理解、体察老人们的心。这些老人风里雨里劳作一辈子,从牙缝里积攒下来一点财产,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不让跟着走,他们会吃不好,睡不安。如果丢失,他们会心疼不已。陈宗荣每次把老人们接回屋之前,都要把被水淹过的房屋整修一遍,一担一担挑走屋里一尺多深的淤泥,一个一个捉尽爬在墙面、屋顶的虫蚁,对整个房屋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请老人们住进去,洁净、舒服,没有劫后重归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