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
第四章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之地,是多水源、多草场的山地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出现过数不清的民族英雄及文人雅士,流传下璀璨的精神文明。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它繁荣昌盛,灿烂的传统文化让它风姿翩然。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百业腾飞,国富民强,成为旋绕在美丽丝路间的亮丽风景线。
欧亚大陆的腹心之地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多山,位于中亚东北部,国土面积近20万平方千米。吉尔吉斯斯坦镶嵌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从地图上看,吉尔吉斯斯坦恰恰坐落于欧亚大陆的核心之地,与中东地区遥遥相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在伊塞克湖南岸放牧的吉尔吉斯斯坦人
◎丰富的水资源
吉尔吉斯斯坦是典型的山地型国家,80%以上的国土都位于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区。天山、帕米尔一阿赖山系构成该国的山脉主体,在山与山之间,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河谷、盆地和平原。山与山之间海拔落差较大,有的超过6500米,有的不足1000米。较大的海拔落差造成了吉尔吉斯斯坦多种地貌并存的独特地理现象。在这里,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冰川,也可以观赏千年不化的雪原,其间夹杂着茫茫荒漠和青葱草原,呈现出风姿各具的独特魅力。
辽阔的山地面积为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丰厚的淡水资源。在中亚普遍干旱的情况下,吉尔吉斯斯坦的人均水源面积却位居世界前列,中亚地区的重要河流阿姆河、锡尔河都发源于此。据统计,吉尔吉斯斯坦的河流、湖泊多达25万。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水源,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建起多座水库,用于水力发电和农业灌溉。每年,多达三分之一的电力资源从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到其他国家,成为该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产业之一。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山脉
◎亚洲金腰带上的明珠
丰富的水资源催生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在占据近二分之一国土面积的山地草原和高山草甸上,每到秋季,金灿灿的小麦、郁郁葱葱的玉米青纱帐及密密麻麻的甜菜等作物形成欣欣向荣的丰收美景。牛、马、羊徜徉在茂盛草场中,恍惚中,如同看到当年游牧生活的盛况。不过,一个国家的经济根基仅靠农牧业是难以稳固的,必须有其他产业作为辅助。
金矿资源是国家的重要经济资源。在亚洲,有一条源起天山西段延伸到中国新疆西部的巨型金成矿带,这一区域长达2500千米,是亚洲地区举世瞩目的巨大宝库,被称为“亚洲金腰带”。吉尔吉斯斯坦正是位于这条金腰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高产量的黄金有效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大多数元素都可以在此找到。除金矿外,汞、锑、锡的产量和质量均位居亚洲首位,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美中不足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石油储量极其匮乏,只能通过进口来维持本国需要。
远处山脚下的屋舍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队驿站,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政体特征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世俗国家。不过,形容国家的“世俗”,和通常意义上的“世间、俗世”的释义颇有不同。世俗国家,指的是对宗教事务保持中立、政教分离的国家政体。也就是说,在这个国家中,政权不干预宗教事务,对国内存在的每一种宗教一视同仁,不存在推崇或压制行为。
独立初期,吉尔吉斯斯坦实行总统制,尊奉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允许多种党派的存在。后来,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多次修正宪法,逐渐实行以总统为元首的议会制政治体制。
吉尔吉斯斯坦士兵进行扫雷演习
◎郁金香革命
21世纪初,一些多党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不采用军事手段的革命行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某种党派人士对执政党持反对情绪。当这种反对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反对者们用舆论、游行等非暴力手段来抵制政府统治,进而推翻当前执政党,建立起新的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国家灭亡,没有大量的流血牺牲。因此,革命者们通常用一种颜色或特别的花朵来代表他们的行动,用来彰显政变的“温柔”与“和平”。这种政变被形象地称为“颜色革命”。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卷入了一场颜色革命之中。政局变动时期,反对派们将“握拳”这个手势当作“接头暗号”,因拳头紧握的形状有些像郁金香,这场政变又被称为“郁金香革命”“黄色革命”。
政变的起因是2005年的议会选举。吉尔吉斯斯坦议会为一院制,选举会产生75个席位。经过两轮投票,亲政府阵营当选了近30人,反对派当选者不足10人。亲政府阵营当选的议员中,时任总统的阿卡耶夫的子女也在其内。反对派对此十分不满,他们直指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反对派们采取了占领行政大楼、扣押政府官员等示威方式,迫使当时的总统阿卡耶夫下台。
革命爆发不久,阿卡耶夫当即出逃国外,最终在吉尔吉斯斯坦驻莫斯科大使馆中签署了辞职声明。阿卡耶夫辞职生效后,巴基耶夫上台成为总统,郁金香革命取得了成功。
建国简史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这片美丽的山地国家演绎着一场场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出现过无数威名赫赫的英雄人物。无论是游牧部落,还是强大汗国,再到后来的诸国割据、殖民统治,吉尔吉斯斯坦人始终以顽强、乐观、奋进的精神特质,建设家园,抗击外侮,终于迎来了独立自主的全新局面。
绘画作品中的吉尔吉斯人
◎远古时期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中部地区就有了远古人类生活的痕迹。除最早期的简陋石器外,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都有农耕用具和手工艺品留存。这一时期的吉尔吉斯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公元前7世纪左右,不同地区的游牧者聚居成为不同的部落联盟。不同部落之间征战频频,公元前3世纪,乌孙人部落联盟在天山地区占据上风,曾经盛极一时的塞人部落逐渐没落。其后,强大的匈奴看中了天山地区的丰美水土,经常对乌孙人部落进行骚扰、掠夺。几百年后,乌孙人部落日益衰落。
公元前200年左右,费尔干纳盆地,亦即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国家——大宛。大宛国国富民强,居民多为欧罗巴人种,畜牧业和酿酒业驰名远近。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大宛国葡萄酒和汗血宝马。在中国正史、野史、逸史中,对此二者多有精彩描述。
绘画:古时迁徙中的吉尔吉斯游牧民族
◎中世纪时期
公元6世纪,吉尔吉斯斯坦人一改往日部落联盟的格局,出现了割据的国家。比较著名的有位于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汗国及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汗国。这两个汗国自建成之日起就纷争不断。起先,回纥汗国占据优势。9世纪初,黠戛斯汗国趁回纥汗国内讧之际,一举将其灭亡,成为漠北草原的霸主。在连番征伐下,黠戛斯汗国的疆域日益辽阔,东南部与当时的中国唐朝接壤,人口超过百万,被唐朝人称为“黠戛斯”。
10世纪初,契丹人的实力日益雄厚,他们建立的辽国成为蒙古草原的新霸主,降服了黠戛斯汗国。直到13世纪初,蒙古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中亚,黠戛斯汗国就此灭亡。13世纪到15世纪,居住在天山地区的吉尔吉斯人逐渐同化了生活在一起的突厥民族和部分蒙古人,并建立起吉尔吉斯汗国。
◎分裂统治时期
中世纪之后,吉尔吉斯民族经历了分裂纷乱的历史。16世纪,天山地区被蒙兀儿斯坦和昔班尼汗国的势力瓜分得七零八落,二者时有交战,互不相让。当时,吉尔吉斯部落支持蒙兀儿斯坦,为蒙兀儿汗赛义德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赛义德政权稳固后,任命吉尔吉斯人马黑麻·柯尔克孜为吉尔吉斯部落领袖。不久,为争夺牧场,马黑麻·柯尔克孜与赛义德反目成仇,带领吉尔吉斯部落投靠了哈萨克汗国。
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沙俄和准噶尔政权的共同压迫下,居于叶尼塞河流域的吉尔吉斯人不满其统治,大规模迁徙到天山地区,和之前定居于此的吉尔吉斯人汇居在一起,形成了如今的吉尔吉斯民族。此时,费尔干纳至喀什噶尔,楚河、塔拉斯河中游至帕米尔一阿赖山一带,成为吉尔吉斯人稳固、集中的生活区域,形成了吉尔吉斯民族共同体。
吉尔吉斯斯坦一家人
18世纪初,为反抗准噶尔政权的压迫,吉尔吉斯人和浩罕汗国结为盟友。在中国清朝剿灭准噶尔后,吉尔吉斯人归属清朝。到了19世纪初,吉尔吉斯重又被浩罕国占领。吉尔吉斯人民在浩罕国的严酷统治下,进行了一次次激烈的起义。到了19世纪中后期,浩罕国灭亡。可好景不长,吉尔吉斯人又陷入沙俄帝国的殖民统治中。
◎沙俄殖民地时期
19世纪50年代初,沙俄开始在阿拉木图市修建堡垒,准备侵占吉尔吉斯。60年代,英法联军攻陷中国北京。沙俄落井下石,借机逼迫软弱的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包括部分吉尔吉斯领土在内的大片中国土地划入俄国版图。70年代,沙俄消灭了浩罕汗国,将浩罕汗国控制的部分吉尔吉斯领土纳入殖民统治。
和中亚其他国家一样,沙俄政府在吉尔吉斯实行了严苛的殖民政策。政治上,沙俄政府规定,县以上行政区域负责人均为俄国人担任,县以下的乡级负责人也大都由俄国人委任。经济上,沙俄政府将大量俄罗斯人迁入吉尔吉斯富庶地区,实行农田、牧田公有制。很多吉尔吉斯农牧民失去了土地,还要缴纳各项苛捐杂税,很多人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为反抗沙俄政府的暴政,吉尔吉斯人多次组织武装起义,为自由和独立展开了顽强的抗争。
◎走向独立
俄国十月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开始组建苏维埃政权。1926年,全俄中央执委会主席团经研究决定,成立吉尔吉斯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1936年,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升级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90年10月,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争取独立的浪潮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吉国改为总统制国家。27日,阿斯卡尔·阿卡耶夫当选为首任总统。同年12月13日,吉国改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15日,共和国发布国家主权宣言,并将这一天定为吉尔吉斯共和国日。
2005年7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与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会晤。
不同于其他加盟国的是,虽然宣布了国家主权,吉尔吉斯斯坦还是倾向于保留联盟国身份。迫于当时苏联动荡的政治形势,联盟名存实亡,吉尔吉斯共和国最终于1991年8月31日发表国家独立主权宣言,宣布共和国为“独立的、享有主权的民主国家”。
饮食与民俗文化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9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为该国的传统民族,也是占人口最多的民族。众多民族中,大多是周边国家的民族移民,诸如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回族等。回族居民来自清时期的中国。
吉尔吉斯猎手和他的猎鹰
◎三大节日
吉尔吉斯斯坦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节日。其中,举国欢庆的传统节日有三个:古尔邦节、开斋节和纳乌鲁斯节。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与其他伊斯兰教国家的庆祝方式大同小异,比较特别的是纳乌鲁斯节,它定于每年的3月21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纳乌鲁斯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用以款待宾客。在城市,人们身着绚丽的传统节日盛装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欢庆佳节。在农村,这个节日的庆祝形式更加隆重。人们往往会在野外空旷地带燃起篝火,举行猎鹰、叼羊、赛马、摔跤等传统活动,尽显草原儿女的风采。和中国春节必不可少的饺子一样,过纳乌鲁斯节,纳乌鲁斯粥必不可少。这种粥品混合了大米、面粉、黄油、蜂蜜、牛奶、肉、盐七种食材,分别象征着“快乐、吉祥、健康、富贵、如意、幸福和成功”。
◎传统饮食
传统的吉尔吉斯音乐演奏
吉尔吉斯斯坦的少年儿童
和大多草原民族类似,吉尔吉斯人以牛奶和肉类为主食。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后,粮食制品逐渐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吉尔吉斯人宴客时,以羊肉为主,牛、马和骆驼肉也是他们的常见肉品。此外,产于山地的牦牛肉也颇受吉尔吉斯人的青睐。吉尔吉斯人习惯贮存干奶食品,如奶酪、黄油、乳皮等,以备待客和自用。馕饼是吉尔吉斯人最常制作的面食,馕的做法很多,有的用发酵面团直接揉饼烤制,有的加入奶油、鸡蛋制成薄饼,还有的在其中包裹肉馅或黄油。
吉尔吉斯人热情好客,他们信奉“来客是福”,对客人总是竭尽所能地招待。不过,在吉尔吉斯人家做客时,要严格遵守他们的风俗习惯,比如不用左手抓菜,必须从自己盘子中取肉吃,借用主人的刀子割肉,送还时刀尖上要带着一块肉,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进餐前和用餐后,无论主人和客人,都不能走出房屋洗手,而是由主人家的男孩提着水壶为进餐的人及餐后的人浇水净手。
随着时代的进步,吉尔吉斯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日趋欧洲化、现代化,只有在村庄,还可以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浓厚氛围。
◎诞子趣习
在吉尔吉斯斯坦,妇女诞育子女被视为神圣的、重要的事情。女子怀孕后,家中长辈会制作护身符和避邪物为孕妇随身佩戴。护身符上,刻有《古兰经》部分经文,避邪物多用熊爪和鹰爪的指甲制成。吉尔吉斯人坚信,护身符和避邪物可以保佑孕妇不受邪魔鬼怪的侵害。
临盆之际,产房内燃起火炉,火苗昼夜不息。房内放有荷枪实弹的火枪和锋利的刀具,刀锋向外,火枪高悬,保佑产妇顺利诞下子女。新生儿出世后,要吸吮奶油,穿上“狗褂”。所谓狗褂,是新生儿家人向几位多子多寿的老人讨来内衣,用内衣碎布缝成新生儿穿的小褂,小褂制成后,先让小狗穿过后,才能让新生儿穿上。据说,这样可以让婴儿福寿绵长。
国家历史博物馆
◎搅拌马奶酒的棒子:比什凯克的美丽传说
在吉尔吉斯语中,比什凯克的意思为“搅拌马奶酒的棒子”。马奶酒是吉尔吉斯民族喜好的饮料,它由马奶发酵制成,被称为库米孜、忽迷思,俗称马奶子。制作这种饮料时,需以大量新鲜马奶作为原料,将马奶倒入皮囊中,用棍棒搅拌。搅拌马奶的棍棒是特制的,下粗上细,内里中空,下端粗如人头。吉尔吉斯人使用棍棒用力拍打、搅拌马奶。起初,马奶被搅拌得泛起泡沫,开始变酸发酵,再继续搅拌直到马奶中析出奶油。到了这一步,散发出微微辣味的马奶酒就做好了。对于吉尔吉斯人来说,有多喜爱马奶酒,搅拌马奶酒的特制棍棒就有多重要。不过,首都城市为什么会叫作“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呢?关于这个地名,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游牧部落散居生活的时期,各个部落间经常爆发战争。比什凯克所在地居住的部落被另一个强大部落攻击,部落居民纷纷逃向山间。一位孕妇因忘记携带自家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又重新返回家中,精神紧张和奔波劳碌使她提前生产,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由此得名“比什凯克”。这个男孩长大后,成为部落中最勇敢的骑士,去世后被安葬在他出生的地方,这里就被命名为“比什凯克”。
传说是否真实已不可考,但比什凯克的美丽是真实可见的。城中河流纵横,绿树成荫,处处可见广场、公园、果园,是一座风景宜人的绿色都市。
阿拉图广场
原名“列宁广场”,1991年改为今名。每天黄昏时分,广场上会举行降旗仪式。
◎阿拉图广场:比什凯克的历史见证
比什凯克市广场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总统府东侧的阿拉图广场。广场中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独立纪念碑巍然耸立。苏联时期,这座广场叫列宁广场,广场中央立有列宁雕像。独立后,列宁广场改为阿拉图广场,列宁雕像也换为自由女神雕像。每天黄昏,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降旗仪式。
2011年,在各界民众的呼吁下,比什凯克政府用民族英雄玛纳斯的雕像换下了自由女神雕像。玛纳斯胯下骑着高大的骏马,身披铠甲,手握长矛,代表了吉尔吉斯民族心目中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在广场边缘,立着一座由黑白大理石建成的纪念碑,中间有几个青年人雕像在奋力推动黑色大理石。据说,这座纪念碑喻义“郁金香革命”。
从列宁广场到阿拉图广场,从列宁雕像到玛纳斯雕像,阿拉图广场见证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动荡,是比什凯克的重要名胜。
比什凯克集市
◎唐勒乔克市场:活的社会百相图
自由市场贸易是吉尔吉斯斯坦商品市场的一大特征。在比什凯克,正规大商场之外,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唐勒乔克市场是其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跳蚤市场,每天都有几万人在此摆摊卖货。
在摆摊人群中,有的是无业者,有的是医生、教师、公务员,还有从乡下赶来的农牧民。货品种类极其丰富:新鲜蔬果、古董、服装、药品、动物、玩具、二手汽车……堪称现实版的淘宝商城。
在唐勒乔克市场,专门有一个区域经营进口商品,法国化妆品、意大利皮鞋、中国服饰等应有尽有。比什凯克居民非常热衷于逛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比市面便宜很多的货物,还可以欣赏坐地卖艺的民族艺人的精彩表演,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汽车客运站
◎邓小平大街:中吉友谊的缎带
1996年,比什凯克市将市内一条主干道更名为“邓小平大街”。在街道起始处,竖立着一座硕大的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碑上,用浮雕手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邓小平半身像。在纪念碑正面,刻有以吉、俄、中三国文字写成的碑文。纪念碑对面竖立着街道路牌,上面以俄文书写着“邓小平大街”。
邓小平大街是连接比什凯克和奥什的重要路段,也是连接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友谊的缎带,更是中吉两国数千年友好往来历史的延续。
生机无限的奥什
奥什州位于费尔干纳盆地东南部,奥什市为其首府。2000年,奥什市迎来了它的3000岁生日,同年,被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称为共和国的“第二首都”。奥什市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古城。它拥有出色的经济成就和文化成果,其重要性仅次于首都比什凯克。
在空中俯瞰奥什
◎农牧发达,资源丰富
在奥什市市郊,美丽的阿克布拉河在此地奔涌而过。它为奥什带来了充足的水源,使农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除阿克布拉河和卡拉达利亚河外,奥什州拥有为数众多的山地河流及面积超过1500平方千米的冰川。丰富的水资源滋养了肥沃的农田和牧场,还被广泛用于发电业。
奥什的谷类作物以小麦为主,兼种玉米、大麦和水稻。和中亚其他国家一样,棉花是奥什的重要经济产业,它和烟草一起,创造了巨大的农业产值。奥什州地区盛产细毛羊和半细毛羊,阿拉依大尾羊是这一地区的特色品种。农业、畜牧业的发达,催生了一系列加工工业。奥什工业主要以食品、磨粉碾米、饲料加工和棉纺织业为主,工业原料多取材于当地农产品。不过,工业产值远不如农业产值,仅能算作该地区的辅助性产业。
奥什街景
◎历史悠久,古城如画
相传在3000年前,一群牧羊人来到奥什市所在地,被眼前优美的草原风光打动,纷纷发出“过什”的赞叹。这群牧羊人就此定居下来,一代代繁衍生息,开始建立农耕业和城市。久而久之,对这片美丽草原的赞叹之语就演变成如今的“奥什”。
在中国汉朝史书中,关于奥什的记载很丰富。当时的奥什属于大宛国,汉朝称其为“贰师”城,名重当世的汗血宝马就产于贰师城中。汉朝大将军李广利征服大宛后,获封“贰师将军”的称号。
据汉朝史书记载,贰师城盛产葡萄和苜蓿,当地人酿酒技术非常高明,酿制的葡萄酒香浓清冽,可以存放几十年而不变质。贰师牧人养着很多好马,马以苜蓿为食,匹匹神骏威武。梁朝简文帝也曾在《从军行》诗中提到:“贰师惜善马”。
奥什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城中街道顺地势起伏,道旁绿树如盖,有一条河流穿过城内,为整座城市平添几许灵气。奥什市居民大多数说吉尔吉斯语和俄语,饮食以吉尔吉斯族传统食物为主,还有面包、俄罗斯红肠等“舶来品”。走在奥什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闻到烤包子、烤馕饼的香气,为这个静谧温馨的老城添加了生活气息。
城南是俄罗斯居民区,居住着沙俄殖民时期迁来的俄国人。随着吉尔吉斯斯坦的独立,俄罗斯居民区也搬进了许多本地居民,古旧的肠衣加工场、磨坊和馕饼店混杂在一起,构成独特的风景。奥什市几乎没有高楼,建起新建筑的同时,保留了许多旧时建筑。新旧交替的城市格局,使奥什市的古城风韵愈发浓厚。
碎叶城
古丝路重镇
在天山脚下,曾经存在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池。它就是碎叶城,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靠近托克马克城,是古代丝绸之路南北两条道路的交会点。它曾是中国唐朝时期的西疆重镇,张骞出使西域及玄奘西行取经时,对碎叶城均多有记载。最富传奇色彩的是,据种种传说和考证推断,碎叶城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乡。
托克马克城的飞机纪念碑
◎丝路上的西域名城
碎叶,也称素叶,公元7世纪,唐朝军队远征西域,将其自突厥汗国辖下划归唐朝,列为安西四座重镇之一。中国唐时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它“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葡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用动物毛皮做成的衣服)……”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碎叶镇经济繁荣,农业和商贸业都很发达。
托克马克城的一座清真寺
唐朝时期,为突出碎叶的重要地位,朝廷任命王方翼负责修建扩充碎叶城。王方翼遵照上级指示,以当时的都城长安为范本,对碎叶城大肆动工,建筑、格局极尽精巧,“大城碎叶,街郭回互,夷夏纵观,莫究端倪。三十六蕃,承风谒贺”。唐朝曾创造出万国来朝的盛世,而碎叶城正是它在西域设置的中心城市。不同国籍的商贾云集于此,进行商品交换和贸易。唐朝还派驻军队在碎叶城附近屯田,对周边国家来碎叶城做生意的商贩征收税金,用以供养朝廷官员和军队。
作为边防重地,碎叶城在护土戍边的作用之外,还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诗仙李白的故乡
据说,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就出生在中亚地区的碎叶城,他的先人因经商需要来到这座边陲重镇定居。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在如今的碎叶城遗址附近,还立有李白的衣冠冢。
在吉尔吉斯斯坦,李白的事迹和传说脍炙人口。如今,李白诗集已被翻译成吉尔吉斯语,在吉尔吉斯斯坦广为流传,还被吉尔吉斯斯坦汉语爱好者当作学习汉语的教材。当地政府不时举办研读、背诵李白诗句等活动,以促进中吉文化交流,让吉国居民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
曾任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的鲍尔朱洛娃对李白非常推崇,她为《李白诗集》作序,称“理解诗人的诗歌,进入他的世界,会使精神更加富有和纯洁”。在序中,鲍尔朱洛娃鼓励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深入探索那难以捕捉的,优美、复杂的思想感情”。
如今,盛极一时的碎叶城已成为遍地瓦砾,但它做出的历史贡献永世长存。它不仅连接起中亚与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通道,还连接起经久不衰、以李白为代表的“文化丝绸之路”。
“中亚明珠”伊塞克湖
吉尔吉斯斯坦有句古谚语:“没有到伊塞克湖,就不算到吉尔吉斯。”伊塞克湖镶嵌在天山山脉中央,北接昆格山脉,南依泰尔斯山,水面海拔高度超过1600米,被称为“半空中的一面镜子”。伊塞克湖四季不冻,湖水蔚蓝澄澈,像一颗宝光流动的明珠,在辽阔的中亚土地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在伊塞克湖游玩嬉戏的人们
◎巍峨雪山下的碧水金沙
伊塞克湖的历史极为悠久。2500万年前,伊塞克湖还是辽阔的草原盆地。随着频繁的地壳运动,四周山体积雪不断融化,在低洼地带凝聚成湖,即伊塞克湖雏形。到了冰河时代,湖区在酷寒下结成一大块坚冰。冰河时代结束后,坚冰融化,水位降低,逐渐形成如今的伊塞克湖。
沿楚河流域行进,常年白雪皑皑的天山遥遥在望,经过连绵起伏的土柱、秃岩,踏过淡红色黏土层,一泓碧清水波呈现在面前,这就是伊塞克湖了。远远望去,天空蔚蓝,湖水澄碧,山头雪白,草原葱郁,各种颜色和谐地融为一体,如同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湖畔是金黄沙滩,沙质细滑,粒粒金黄,毫不逊于海边沙滩。无风的时候,广阔的湖面上水平如镜,清晰地倒映出蓝天、白云、雪山,静谧而又安然。每当风起,澄碧湖水好似一匹上好绸缎,抖动出一波又一波丝滑褶皱,一层层扑向金色沙滩,发出悦耳的拍打声。放眼湖面,湖色映照着山色,天光交织着水光,景色美不胜收,让观者不由自主心生“不似在人间”的感慨。
出土于伊塞克湖区域的墓碑石
湖岸生有茂密的芦苇丛。每到秋冬两季,很多水鸟飞到此处过冬,芦苇丛变得格外热闹。若不小心惊动它们,湖面上顿时出现万鸟齐飞的壮观场面,扑簌簌的拍翅声震耳欲聋。为保护湖畔原始生物及冬季“来客”,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特意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严禁人类用各种名目去打扰它们的安居生活。
在伊塞克湖北岸,昆格山麓一路倾斜而下,延伸至湖畔。这段斜坡石块遍地,形成层次分明的阶梯状。据地质学家解释,这种地貌很可能是伊塞克湖湖面萎缩时,湖水逐步后退形成的。
历史上,对伊塞克湖最早的记载见于《大唐西域记》。玄奘法师曾形容这里“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瀚,惊波汩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水族虽多,莫敢渔捕”。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唐朝时,伊塞克湖的风光和如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不知当时的“灵怪”是什么水生生物了。
伊塞克湖湖水盐度高,富含多种矿物质,不适宜人类饮用,但湖滨地带的农业、畜牧业受益匪浅。伊塞克湖附近居民大都以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为生,湖滨建有多所疗养院和度假村,满足各地游客的不同需求。
◎似真似幻的古堡传说
古代的吉尔吉斯人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他们编造了很多传说。其中,古堡传说最为深入人心。
相传在很久以前,高高的天山上建有一座华丽的城堡,城堡主人凶悍残暴。山脚下,住着一位美丽的牧羊姑娘。一天,姑娘在放羊的时候,邂逅了一位英俊骑士。骑士把姑娘扶到自己的马背上,带她走啊走啊,走到山上极高的地方。骑士把手上的戒指送给姑娘,告诉她,他会很快再来看她,这枚戒指可以帮助她远离灾祸。
从此,姑娘总是一边牧羊,一边痴痴等待心爱的骑士。由于心有所属,她拒绝了很多求亲的人。城堡主人听说了姑娘的美貌,带着礼物下山求婚,同样被姑娘拒绝了。城堡主人恼羞成怒,宣称一定要娶回姑娘。姑娘惊惶之下,独自上山找寻骑士,可全无心上人的踪影。慌乱中,姑娘丢失了骑士赠送的戒指。下山路上,姑娘和城堡主人派来抢亲的人狭路相逢,被挟持到城堡中。在城堡主人的逼迫下,姑娘宁死不从,喊着骑士的名字跃出窗外,跳入万丈悬崖。就在姑娘跳落的瞬间,地动山摇,从周围山谷中涌出大量洪水,冲垮了城堡,形成了一片大湖,这就是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滨沙滩和遮阳伞
日落时分的伊塞克湖
有趣的是,考古学家在伊塞克湖湖底发现了古城堡遗迹,还打捞出了古代生活用品和钱币,为古老传说增添了似真似幻的神秘意味。
◎湮没湖底的历史风云
伊塞克湖东岸,有被淹没的乌孙国冬都遗址。遗址内残留建筑可以看出中国汉朝的痕迹,还发现了一些用汉朝文字书写的碑文。
这些汉代遗迹源自汉武帝时期的解忧公主和她的侍女冯嫽。解忧公主和亲乌孙国,为乌孙国带来中原文化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成为西域人民心中的“一代国母”。她的侍女冯嫽嫁给乌孙国右将军。冯嫽颇有政治才能,“能史书,习事”,曾说服乌孙国王孙乌就屠归顺汉朝,被尊称为“冯夫人”。她和解忧公主一起,促进了西域和汉朝的友好往来,为西域各民族团结稳定做出了贡献。
苏莱曼圣山
山洞里的博物馆
几千年来,苏莱曼山高高耸立在奥什城外,站成一座巍峨的背景。它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之地,为来来往往的旅行者指明了方位。苏莱曼山是吉尔吉斯斯坦人心中的圣山,这里有建于16世纪的清真寺,有穆斯林的朝圣之地,还有一百多个存留珍贵岩画的岩洞。1983年,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在原有岩洞的基础上修建了博物馆,向外界展示了吉尔吉斯斯坦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宗教成果。2009年,苏莱曼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苏莱曼圣山
◎加入宗教信仰的原始崇拜
吉尔吉斯人对苏莱曼圣山的崇拜,源自远古时期的原始自然崇拜。在古代,吉尔吉斯人在游牧生活中,对决定他们财富、居所的天、地、水、草等自然物产生了敬仰之情。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灵性,需要用祭拜、祈祷的方式来获得保佑。牧场上,毡房门总是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方便吉尔吉斯人在日升日落时对太阳进行祈祷。
作为山地国家,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吉尔吉斯人信奉“山父水母”。他们相信山和水都具有非凡的神力。传说,先知苏莱曼曾经到过奥什市外的苏莱曼山,因此,这座山成为吉尔吉斯人崇拜山神的载体。在苏莱曼山顶有一个泉眼,泉水顺山势流淌到山脚形成一方小湖。吉尔吉斯人认为这眼泉水源自圣山,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圣水”。每每遇到天灾人祸,或疫病流行时,人们都会来到苏莱曼山祈祷,饮用或带走圣水。他们笃信,圣山圣水会保佑他们渡过难关。
在信奉伊斯兰教后,吉尔吉斯人对圣山的崇拜又加入了宗教色彩。每到重大宗教节日,大批穆斯林都会拥入山上的清真寺朝拜祈祷。阿訇也时常在圣山上念诵经文,向穆斯林传讲教义。
◎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
苏莱曼山是个海拔不足200米的“小个子”,不过,它山脉蔓延上千米,形成了绵延交汇的五座山峰。
苏莱曼山地势险峻,五座山峰上山洞众多,有天然形成也有人工开凿。这些山洞内大都雕刻着岩画。从笔法和刻痕来看,这些岩画分属于不同年代。简单的岩画寥寥几笔,刻成难以尽识的几何图形;还有的岩画主题为动物、人物,笔法生动,雕刻得栩栩如生。最复杂、技艺最高超的是事件岩画,刻画出战争或捕猎、祭祀等宏大场面。这些岩画对后人研究古吉尔吉斯人的生活细节、社会形态有很大帮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吉尔吉斯政府将苏莱曼圣山的山洞打通成为博物馆后,又在其中展出了人类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它们“见证了奥什古城3000年历史的变迁”。
苏莱曼圣山和山脚下的清真寺
民族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吉尔吉斯斯坦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推向全世界。他坚持用吉尔吉斯语和俄语写作,为吉尔吉斯文学进入世界文坛奠定了基础。
居中右手打手势的人是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著名作家与称职外交官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童年经历较为坎坷。他的父亲是吉尔吉斯第一代苏维埃共产党员,但在20世纪30年代遭到迫害。丧父后,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生活陷入困顿。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大批吉尔吉斯人赶赴莫斯科前线参加战斗。在纷乱战局中,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一度被迫辍学。“二战”结束后,他先后在吉尔吉斯农学院和高尔基文学院学习。
少年时期的生活丰富了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阅历,高尔基文学院的进修奠定了他的文学根基,自24岁起,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开始陆续发表作品并很快小有名气。他一反当时流行的战争文学和伤痕文学,着重描写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对景物的描写十分传神,在他笔下,山川草木似乎都有了灵气,成为烘托故事气氛的良好“道具”。1962年,他的小说集《草原和群山的故事》获得了苏联最高文学奖列宁奖。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一生笔耕不辍,他坚持双语写作,注重表现人道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高尚品格,将吉尔吉斯文学和苏联文学推向了世界。写作的同时,他还担任着外交官的重要职务。
苏联解体前,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苏联总统委员会的委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又任命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为俄罗斯驻卢森堡大使。其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将驻比利时大使的职务交给钦吉斯·艾特玛托夫,还让他兼任国家驻欧洲共同体和北约代表的重职。终其一生,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一直深得俄罗斯政府和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的信任,是一位相当称职的外交官。
◎艾特玛托夫式的忧伤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他擅于描写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强烈情感,通过温情的景色描写和浪漫主义抒情手法,提炼出人类内心的真性情,让读者感同身受。
他的代表作《断头台》中,别出心裁地将母狼阿克巴拉设计成贯穿全篇的艺术形象,通过主人公阿夫季、波士顿与母狼之间发生的故事,借助悲剧性的结尾,对人与社会、自然、历史等社会问题提出关注和反思。
在他另一脍炙人口的名作《白轮船》中,讲述了被父母遗弃的吉尔吉斯小男孩和长角鹿的故事。书中诗歌般的语言,悲剧性的结局,使作品通篇充满了“艾特玛托夫式的忧伤”,触动人们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心弦,让人们在悲伤后反思生活,深刻思索作者所要表达的社会问题。
杰出统帅伏龙芝
米哈依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苏联时期吉尔吉斯籍著名将军。他出生于吉尔吉斯的比什凯克市,性格坚毅,聪敏好学。少年时,伏龙芝即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工作,表现出杰出的领导才能。在十月革命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军队指挥和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他的很多军事理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位于首都比什凯克市的伏龙芝雕像
◎西伯利亚的“军事科学院”
1904年,19岁的伏龙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彼得堡工学院。入学不久,因从事革命活动,伏龙芝被学校开除。同年,伏龙芝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正式开始了革命生涯。在革命队伍中,伏龙芝很快展现出他的统帅才能。1905年,他领导了伊万诺沃一沃兹涅先斯克工人运动,在莫斯科武装起义中带领工人赤卫队英勇战斗。
伏龙芝的杰出表现受到领导层的注意。1906年,伏龙芝见到列宁,并在与列宁的长谈中受益匪浅,开始一边进行革命斗争一边钻研军事著作。不幸的是,不久,伏龙芝被沙皇政府逮捕,流放到西伯利亚做苦役。流放期间,伏龙芝想尽办法继续进行革命。他成立专门研究军事问题的小组,在住所向志同道合的人们传授军事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流放地的同志戏称伏龙芝的居所为“军事科学院”。
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伏龙芝从流放地逃出,回归革命队伍,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种种经历,为伏龙芝形成系统、有效的政治工作思想奠定了基础。
米哈依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肖像
◎杰出的军事才华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时,伏龙芝不惧艰苦,创办了《火星报》并在军队中广为推行,发挥了积极的舆论作用。粉碎了科尔尼洛夫叛乱后,伏龙芝接手了叛军的说服教育工作。同时,他组建工人赤卫队,全力配合党中央即将发起的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伏龙芝很快被提升为第4集团军司令员。之后,伏龙芝频频展现出杰出的统帅才能。他带领麾下军队击退了白军20万兵力的进攻,肃清了土耳克斯坦的反革命武装,多次击溃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解放克里木半岛时,伏龙芝异军突起,绕道海路突破敌军防线,一举战胜敌军。列宁称赞克里木战役为“红军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苏联和平建设时期,伏龙芝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大量战争实例,著成一系列军事理论著作,如《未来战争的前线与后方》《军事建设道路》等。伏龙芝系列军事思想为苏联红军政治工作模式奠定了初步基础,“使马克思主义方法成为领导军事科学各个领域的方法”。可惜的是,伏龙芝英年早逝,未能把他的政治思想工作贯彻到底。
比什凯克市曾一度以“伏龙芝”的名字命名,直到独立后才改回。至今,比什凯克市仍立有伏龙芝雕像及伏龙芝纪念馆,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杰出统帅。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之地,是多水源、多草场的山地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出现过数不清的民族英雄及文人雅士,流传下璀璨的精神文明。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它繁荣昌盛,灿烂的传统文化让它风姿翩然。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百业腾飞,国富民强,成为旋绕在美丽丝路间的亮丽风景线。
欧亚大陆的腹心之地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多山,位于中亚东北部,国土面积近20万平方千米。吉尔吉斯斯坦镶嵌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从地图上看,吉尔吉斯斯坦恰恰坐落于欧亚大陆的核心之地,与中东地区遥遥相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在伊塞克湖南岸放牧的吉尔吉斯斯坦人
◎丰富的水资源
吉尔吉斯斯坦是典型的山地型国家,80%以上的国土都位于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区。天山、帕米尔一阿赖山系构成该国的山脉主体,在山与山之间,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河谷、盆地和平原。山与山之间海拔落差较大,有的超过6500米,有的不足1000米。较大的海拔落差造成了吉尔吉斯斯坦多种地貌并存的独特地理现象。在这里,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冰川,也可以观赏千年不化的雪原,其间夹杂着茫茫荒漠和青葱草原,呈现出风姿各具的独特魅力。
辽阔的山地面积为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丰厚的淡水资源。在中亚普遍干旱的情况下,吉尔吉斯斯坦的人均水源面积却位居世界前列,中亚地区的重要河流阿姆河、锡尔河都发源于此。据统计,吉尔吉斯斯坦的河流、湖泊多达25万。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水源,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建起多座水库,用于水力发电和农业灌溉。每年,多达三分之一的电力资源从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到其他国家,成为该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产业之一。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山脉
◎亚洲金腰带上的明珠
丰富的水资源催生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在占据近二分之一国土面积的山地草原和高山草甸上,每到秋季,金灿灿的小麦、郁郁葱葱的玉米青纱帐及密密麻麻的甜菜等作物形成欣欣向荣的丰收美景。牛、马、羊徜徉在茂盛草场中,恍惚中,如同看到当年游牧生活的盛况。不过,一个国家的经济根基仅靠农牧业是难以稳固的,必须有其他产业作为辅助。
金矿资源是国家的重要经济资源。在亚洲,有一条源起天山西段延伸到中国新疆西部的巨型金成矿带,这一区域长达2500千米,是亚洲地区举世瞩目的巨大宝库,被称为“亚洲金腰带”。吉尔吉斯斯坦正是位于这条金腰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高产量的黄金有效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大多数元素都可以在此找到。除金矿外,汞、锑、锡的产量和质量均位居亚洲首位,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美中不足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石油储量极其匮乏,只能通过进口来维持本国需要。
远处山脚下的屋舍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队驿站,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政体特征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世俗国家。不过,形容国家的“世俗”,和通常意义上的“世间、俗世”的释义颇有不同。世俗国家,指的是对宗教事务保持中立、政教分离的国家政体。也就是说,在这个国家中,政权不干预宗教事务,对国内存在的每一种宗教一视同仁,不存在推崇或压制行为。
独立初期,吉尔吉斯斯坦实行总统制,尊奉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允许多种党派的存在。后来,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多次修正宪法,逐渐实行以总统为元首的议会制政治体制。
吉尔吉斯斯坦士兵进行扫雷演习
◎郁金香革命
21世纪初,一些多党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不采用军事手段的革命行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某种党派人士对执政党持反对情绪。当这种反对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反对者们用舆论、游行等非暴力手段来抵制政府统治,进而推翻当前执政党,建立起新的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国家灭亡,没有大量的流血牺牲。因此,革命者们通常用一种颜色或特别的花朵来代表他们的行动,用来彰显政变的“温柔”与“和平”。这种政变被形象地称为“颜色革命”。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卷入了一场颜色革命之中。政局变动时期,反对派们将“握拳”这个手势当作“接头暗号”,因拳头紧握的形状有些像郁金香,这场政变又被称为“郁金香革命”“黄色革命”。
政变的起因是2005年的议会选举。吉尔吉斯斯坦议会为一院制,选举会产生75个席位。经过两轮投票,亲政府阵营当选了近30人,反对派当选者不足10人。亲政府阵营当选的议员中,时任总统的阿卡耶夫的子女也在其内。反对派对此十分不满,他们直指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反对派们采取了占领行政大楼、扣押政府官员等示威方式,迫使当时的总统阿卡耶夫下台。
革命爆发不久,阿卡耶夫当即出逃国外,最终在吉尔吉斯斯坦驻莫斯科大使馆中签署了辞职声明。阿卡耶夫辞职生效后,巴基耶夫上台成为总统,郁金香革命取得了成功。
建国简史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这片美丽的山地国家演绎着一场场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出现过无数威名赫赫的英雄人物。无论是游牧部落,还是强大汗国,再到后来的诸国割据、殖民统治,吉尔吉斯斯坦人始终以顽强、乐观、奋进的精神特质,建设家园,抗击外侮,终于迎来了独立自主的全新局面。
绘画作品中的吉尔吉斯人
◎远古时期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中部地区就有了远古人类生活的痕迹。除最早期的简陋石器外,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都有农耕用具和手工艺品留存。这一时期的吉尔吉斯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公元前7世纪左右,不同地区的游牧者聚居成为不同的部落联盟。不同部落之间征战频频,公元前3世纪,乌孙人部落联盟在天山地区占据上风,曾经盛极一时的塞人部落逐渐没落。其后,强大的匈奴看中了天山地区的丰美水土,经常对乌孙人部落进行骚扰、掠夺。几百年后,乌孙人部落日益衰落。
公元前200年左右,费尔干纳盆地,亦即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国家——大宛。大宛国国富民强,居民多为欧罗巴人种,畜牧业和酿酒业驰名远近。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大宛国葡萄酒和汗血宝马。在中国正史、野史、逸史中,对此二者多有精彩描述。
绘画:古时迁徙中的吉尔吉斯游牧民族
◎中世纪时期
公元6世纪,吉尔吉斯斯坦人一改往日部落联盟的格局,出现了割据的国家。比较著名的有位于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汗国及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汗国。这两个汗国自建成之日起就纷争不断。起先,回纥汗国占据优势。9世纪初,黠戛斯汗国趁回纥汗国内讧之际,一举将其灭亡,成为漠北草原的霸主。在连番征伐下,黠戛斯汗国的疆域日益辽阔,东南部与当时的中国唐朝接壤,人口超过百万,被唐朝人称为“黠戛斯”。
10世纪初,契丹人的实力日益雄厚,他们建立的辽国成为蒙古草原的新霸主,降服了黠戛斯汗国。直到13世纪初,蒙古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中亚,黠戛斯汗国就此灭亡。13世纪到15世纪,居住在天山地区的吉尔吉斯人逐渐同化了生活在一起的突厥民族和部分蒙古人,并建立起吉尔吉斯汗国。
◎分裂统治时期
中世纪之后,吉尔吉斯民族经历了分裂纷乱的历史。16世纪,天山地区被蒙兀儿斯坦和昔班尼汗国的势力瓜分得七零八落,二者时有交战,互不相让。当时,吉尔吉斯部落支持蒙兀儿斯坦,为蒙兀儿汗赛义德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赛义德政权稳固后,任命吉尔吉斯人马黑麻·柯尔克孜为吉尔吉斯部落领袖。不久,为争夺牧场,马黑麻·柯尔克孜与赛义德反目成仇,带领吉尔吉斯部落投靠了哈萨克汗国。
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沙俄和准噶尔政权的共同压迫下,居于叶尼塞河流域的吉尔吉斯人不满其统治,大规模迁徙到天山地区,和之前定居于此的吉尔吉斯人汇居在一起,形成了如今的吉尔吉斯民族。此时,费尔干纳至喀什噶尔,楚河、塔拉斯河中游至帕米尔一阿赖山一带,成为吉尔吉斯人稳固、集中的生活区域,形成了吉尔吉斯民族共同体。
吉尔吉斯斯坦一家人
18世纪初,为反抗准噶尔政权的压迫,吉尔吉斯人和浩罕汗国结为盟友。在中国清朝剿灭准噶尔后,吉尔吉斯人归属清朝。到了19世纪初,吉尔吉斯重又被浩罕国占领。吉尔吉斯人民在浩罕国的严酷统治下,进行了一次次激烈的起义。到了19世纪中后期,浩罕国灭亡。可好景不长,吉尔吉斯人又陷入沙俄帝国的殖民统治中。
◎沙俄殖民地时期
19世纪50年代初,沙俄开始在阿拉木图市修建堡垒,准备侵占吉尔吉斯。60年代,英法联军攻陷中国北京。沙俄落井下石,借机逼迫软弱的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包括部分吉尔吉斯领土在内的大片中国土地划入俄国版图。70年代,沙俄消灭了浩罕汗国,将浩罕汗国控制的部分吉尔吉斯领土纳入殖民统治。
和中亚其他国家一样,沙俄政府在吉尔吉斯实行了严苛的殖民政策。政治上,沙俄政府规定,县以上行政区域负责人均为俄国人担任,县以下的乡级负责人也大都由俄国人委任。经济上,沙俄政府将大量俄罗斯人迁入吉尔吉斯富庶地区,实行农田、牧田公有制。很多吉尔吉斯农牧民失去了土地,还要缴纳各项苛捐杂税,很多人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为反抗沙俄政府的暴政,吉尔吉斯人多次组织武装起义,为自由和独立展开了顽强的抗争。
◎走向独立
俄国十月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开始组建苏维埃政权。1926年,全俄中央执委会主席团经研究决定,成立吉尔吉斯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1936年,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升级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90年10月,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争取独立的浪潮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吉国改为总统制国家。27日,阿斯卡尔·阿卡耶夫当选为首任总统。同年12月13日,吉国改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15日,共和国发布国家主权宣言,并将这一天定为吉尔吉斯共和国日。
2005年7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与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会晤。
不同于其他加盟国的是,虽然宣布了国家主权,吉尔吉斯斯坦还是倾向于保留联盟国身份。迫于当时苏联动荡的政治形势,联盟名存实亡,吉尔吉斯共和国最终于1991年8月31日发表国家独立主权宣言,宣布共和国为“独立的、享有主权的民主国家”。
饮食与民俗文化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9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为该国的传统民族,也是占人口最多的民族。众多民族中,大多是周边国家的民族移民,诸如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回族等。回族居民来自清时期的中国。
吉尔吉斯猎手和他的猎鹰
◎三大节日
吉尔吉斯斯坦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节日。其中,举国欢庆的传统节日有三个:古尔邦节、开斋节和纳乌鲁斯节。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与其他伊斯兰教国家的庆祝方式大同小异,比较特别的是纳乌鲁斯节,它定于每年的3月21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纳乌鲁斯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用以款待宾客。在城市,人们身着绚丽的传统节日盛装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欢庆佳节。在农村,这个节日的庆祝形式更加隆重。人们往往会在野外空旷地带燃起篝火,举行猎鹰、叼羊、赛马、摔跤等传统活动,尽显草原儿女的风采。和中国春节必不可少的饺子一样,过纳乌鲁斯节,纳乌鲁斯粥必不可少。这种粥品混合了大米、面粉、黄油、蜂蜜、牛奶、肉、盐七种食材,分别象征着“快乐、吉祥、健康、富贵、如意、幸福和成功”。
◎传统饮食
传统的吉尔吉斯音乐演奏
吉尔吉斯斯坦的少年儿童
和大多草原民族类似,吉尔吉斯人以牛奶和肉类为主食。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后,粮食制品逐渐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吉尔吉斯人宴客时,以羊肉为主,牛、马和骆驼肉也是他们的常见肉品。此外,产于山地的牦牛肉也颇受吉尔吉斯人的青睐。吉尔吉斯人习惯贮存干奶食品,如奶酪、黄油、乳皮等,以备待客和自用。馕饼是吉尔吉斯人最常制作的面食,馕的做法很多,有的用发酵面团直接揉饼烤制,有的加入奶油、鸡蛋制成薄饼,还有的在其中包裹肉馅或黄油。
吉尔吉斯人热情好客,他们信奉“来客是福”,对客人总是竭尽所能地招待。不过,在吉尔吉斯人家做客时,要严格遵守他们的风俗习惯,比如不用左手抓菜,必须从自己盘子中取肉吃,借用主人的刀子割肉,送还时刀尖上要带着一块肉,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进餐前和用餐后,无论主人和客人,都不能走出房屋洗手,而是由主人家的男孩提着水壶为进餐的人及餐后的人浇水净手。
随着时代的进步,吉尔吉斯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日趋欧洲化、现代化,只有在村庄,还可以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浓厚氛围。
◎诞子趣习
在吉尔吉斯斯坦,妇女诞育子女被视为神圣的、重要的事情。女子怀孕后,家中长辈会制作护身符和避邪物为孕妇随身佩戴。护身符上,刻有《古兰经》部分经文,避邪物多用熊爪和鹰爪的指甲制成。吉尔吉斯人坚信,护身符和避邪物可以保佑孕妇不受邪魔鬼怪的侵害。
临盆之际,产房内燃起火炉,火苗昼夜不息。房内放有荷枪实弹的火枪和锋利的刀具,刀锋向外,火枪高悬,保佑产妇顺利诞下子女。新生儿出世后,要吸吮奶油,穿上“狗褂”。所谓狗褂,是新生儿家人向几位多子多寿的老人讨来内衣,用内衣碎布缝成新生儿穿的小褂,小褂制成后,先让小狗穿过后,才能让新生儿穿上。据说,这样可以让婴儿福寿绵长。
国家历史博物馆
◎搅拌马奶酒的棒子:比什凯克的美丽传说
在吉尔吉斯语中,比什凯克的意思为“搅拌马奶酒的棒子”。马奶酒是吉尔吉斯民族喜好的饮料,它由马奶发酵制成,被称为库米孜、忽迷思,俗称马奶子。制作这种饮料时,需以大量新鲜马奶作为原料,将马奶倒入皮囊中,用棍棒搅拌。搅拌马奶的棍棒是特制的,下粗上细,内里中空,下端粗如人头。吉尔吉斯人使用棍棒用力拍打、搅拌马奶。起初,马奶被搅拌得泛起泡沫,开始变酸发酵,再继续搅拌直到马奶中析出奶油。到了这一步,散发出微微辣味的马奶酒就做好了。对于吉尔吉斯人来说,有多喜爱马奶酒,搅拌马奶酒的特制棍棒就有多重要。不过,首都城市为什么会叫作“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呢?关于这个地名,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游牧部落散居生活的时期,各个部落间经常爆发战争。比什凯克所在地居住的部落被另一个强大部落攻击,部落居民纷纷逃向山间。一位孕妇因忘记携带自家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又重新返回家中,精神紧张和奔波劳碌使她提前生产,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由此得名“比什凯克”。这个男孩长大后,成为部落中最勇敢的骑士,去世后被安葬在他出生的地方,这里就被命名为“比什凯克”。
传说是否真实已不可考,但比什凯克的美丽是真实可见的。城中河流纵横,绿树成荫,处处可见广场、公园、果园,是一座风景宜人的绿色都市。
阿拉图广场
原名“列宁广场”,1991年改为今名。每天黄昏时分,广场上会举行降旗仪式。
◎阿拉图广场:比什凯克的历史见证
比什凯克市广场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总统府东侧的阿拉图广场。广场中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独立纪念碑巍然耸立。苏联时期,这座广场叫列宁广场,广场中央立有列宁雕像。独立后,列宁广场改为阿拉图广场,列宁雕像也换为自由女神雕像。每天黄昏,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降旗仪式。
2011年,在各界民众的呼吁下,比什凯克政府用民族英雄玛纳斯的雕像换下了自由女神雕像。玛纳斯胯下骑着高大的骏马,身披铠甲,手握长矛,代表了吉尔吉斯民族心目中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在广场边缘,立着一座由黑白大理石建成的纪念碑,中间有几个青年人雕像在奋力推动黑色大理石。据说,这座纪念碑喻义“郁金香革命”。
从列宁广场到阿拉图广场,从列宁雕像到玛纳斯雕像,阿拉图广场见证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动荡,是比什凯克的重要名胜。
比什凯克集市
◎唐勒乔克市场:活的社会百相图
自由市场贸易是吉尔吉斯斯坦商品市场的一大特征。在比什凯克,正规大商场之外,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唐勒乔克市场是其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跳蚤市场,每天都有几万人在此摆摊卖货。
在摆摊人群中,有的是无业者,有的是医生、教师、公务员,还有从乡下赶来的农牧民。货品种类极其丰富:新鲜蔬果、古董、服装、药品、动物、玩具、二手汽车……堪称现实版的淘宝商城。
在唐勒乔克市场,专门有一个区域经营进口商品,法国化妆品、意大利皮鞋、中国服饰等应有尽有。比什凯克居民非常热衷于逛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比市面便宜很多的货物,还可以欣赏坐地卖艺的民族艺人的精彩表演,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汽车客运站
◎邓小平大街:中吉友谊的缎带
1996年,比什凯克市将市内一条主干道更名为“邓小平大街”。在街道起始处,竖立着一座硕大的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碑上,用浮雕手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邓小平半身像。在纪念碑正面,刻有以吉、俄、中三国文字写成的碑文。纪念碑对面竖立着街道路牌,上面以俄文书写着“邓小平大街”。
邓小平大街是连接比什凯克和奥什的重要路段,也是连接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友谊的缎带,更是中吉两国数千年友好往来历史的延续。
生机无限的奥什
奥什州位于费尔干纳盆地东南部,奥什市为其首府。2000年,奥什市迎来了它的3000岁生日,同年,被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称为共和国的“第二首都”。奥什市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古城。它拥有出色的经济成就和文化成果,其重要性仅次于首都比什凯克。
在空中俯瞰奥什
◎农牧发达,资源丰富
在奥什市市郊,美丽的阿克布拉河在此地奔涌而过。它为奥什带来了充足的水源,使农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除阿克布拉河和卡拉达利亚河外,奥什州拥有为数众多的山地河流及面积超过1500平方千米的冰川。丰富的水资源滋养了肥沃的农田和牧场,还被广泛用于发电业。
奥什的谷类作物以小麦为主,兼种玉米、大麦和水稻。和中亚其他国家一样,棉花是奥什的重要经济产业,它和烟草一起,创造了巨大的农业产值。奥什州地区盛产细毛羊和半细毛羊,阿拉依大尾羊是这一地区的特色品种。农业、畜牧业的发达,催生了一系列加工工业。奥什工业主要以食品、磨粉碾米、饲料加工和棉纺织业为主,工业原料多取材于当地农产品。不过,工业产值远不如农业产值,仅能算作该地区的辅助性产业。
奥什街景
◎历史悠久,古城如画
相传在3000年前,一群牧羊人来到奥什市所在地,被眼前优美的草原风光打动,纷纷发出“过什”的赞叹。这群牧羊人就此定居下来,一代代繁衍生息,开始建立农耕业和城市。久而久之,对这片美丽草原的赞叹之语就演变成如今的“奥什”。
在中国汉朝史书中,关于奥什的记载很丰富。当时的奥什属于大宛国,汉朝称其为“贰师”城,名重当世的汗血宝马就产于贰师城中。汉朝大将军李广利征服大宛后,获封“贰师将军”的称号。
据汉朝史书记载,贰师城盛产葡萄和苜蓿,当地人酿酒技术非常高明,酿制的葡萄酒香浓清冽,可以存放几十年而不变质。贰师牧人养着很多好马,马以苜蓿为食,匹匹神骏威武。梁朝简文帝也曾在《从军行》诗中提到:“贰师惜善马”。
奥什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城中街道顺地势起伏,道旁绿树如盖,有一条河流穿过城内,为整座城市平添几许灵气。奥什市居民大多数说吉尔吉斯语和俄语,饮食以吉尔吉斯族传统食物为主,还有面包、俄罗斯红肠等“舶来品”。走在奥什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闻到烤包子、烤馕饼的香气,为这个静谧温馨的老城添加了生活气息。
城南是俄罗斯居民区,居住着沙俄殖民时期迁来的俄国人。随着吉尔吉斯斯坦的独立,俄罗斯居民区也搬进了许多本地居民,古旧的肠衣加工场、磨坊和馕饼店混杂在一起,构成独特的风景。奥什市几乎没有高楼,建起新建筑的同时,保留了许多旧时建筑。新旧交替的城市格局,使奥什市的古城风韵愈发浓厚。
碎叶城
古丝路重镇
在天山脚下,曾经存在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池。它就是碎叶城,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靠近托克马克城,是古代丝绸之路南北两条道路的交会点。它曾是中国唐朝时期的西疆重镇,张骞出使西域及玄奘西行取经时,对碎叶城均多有记载。最富传奇色彩的是,据种种传说和考证推断,碎叶城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乡。
托克马克城的飞机纪念碑
◎丝路上的西域名城
碎叶,也称素叶,公元7世纪,唐朝军队远征西域,将其自突厥汗国辖下划归唐朝,列为安西四座重镇之一。中国唐时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它“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葡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用动物毛皮做成的衣服)……”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碎叶镇经济繁荣,农业和商贸业都很发达。
托克马克城的一座清真寺
唐朝时期,为突出碎叶的重要地位,朝廷任命王方翼负责修建扩充碎叶城。王方翼遵照上级指示,以当时的都城长安为范本,对碎叶城大肆动工,建筑、格局极尽精巧,“大城碎叶,街郭回互,夷夏纵观,莫究端倪。三十六蕃,承风谒贺”。唐朝曾创造出万国来朝的盛世,而碎叶城正是它在西域设置的中心城市。不同国籍的商贾云集于此,进行商品交换和贸易。唐朝还派驻军队在碎叶城附近屯田,对周边国家来碎叶城做生意的商贩征收税金,用以供养朝廷官员和军队。
作为边防重地,碎叶城在护土戍边的作用之外,还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诗仙李白的故乡
据说,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就出生在中亚地区的碎叶城,他的先人因经商需要来到这座边陲重镇定居。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在如今的碎叶城遗址附近,还立有李白的衣冠冢。
在吉尔吉斯斯坦,李白的事迹和传说脍炙人口。如今,李白诗集已被翻译成吉尔吉斯语,在吉尔吉斯斯坦广为流传,还被吉尔吉斯斯坦汉语爱好者当作学习汉语的教材。当地政府不时举办研读、背诵李白诗句等活动,以促进中吉文化交流,让吉国居民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
曾任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的鲍尔朱洛娃对李白非常推崇,她为《李白诗集》作序,称“理解诗人的诗歌,进入他的世界,会使精神更加富有和纯洁”。在序中,鲍尔朱洛娃鼓励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深入探索那难以捕捉的,优美、复杂的思想感情”。
如今,盛极一时的碎叶城已成为遍地瓦砾,但它做出的历史贡献永世长存。它不仅连接起中亚与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通道,还连接起经久不衰、以李白为代表的“文化丝绸之路”。
“中亚明珠”伊塞克湖
吉尔吉斯斯坦有句古谚语:“没有到伊塞克湖,就不算到吉尔吉斯。”伊塞克湖镶嵌在天山山脉中央,北接昆格山脉,南依泰尔斯山,水面海拔高度超过1600米,被称为“半空中的一面镜子”。伊塞克湖四季不冻,湖水蔚蓝澄澈,像一颗宝光流动的明珠,在辽阔的中亚土地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在伊塞克湖游玩嬉戏的人们
◎巍峨雪山下的碧水金沙
伊塞克湖的历史极为悠久。2500万年前,伊塞克湖还是辽阔的草原盆地。随着频繁的地壳运动,四周山体积雪不断融化,在低洼地带凝聚成湖,即伊塞克湖雏形。到了冰河时代,湖区在酷寒下结成一大块坚冰。冰河时代结束后,坚冰融化,水位降低,逐渐形成如今的伊塞克湖。
沿楚河流域行进,常年白雪皑皑的天山遥遥在望,经过连绵起伏的土柱、秃岩,踏过淡红色黏土层,一泓碧清水波呈现在面前,这就是伊塞克湖了。远远望去,天空蔚蓝,湖水澄碧,山头雪白,草原葱郁,各种颜色和谐地融为一体,如同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湖畔是金黄沙滩,沙质细滑,粒粒金黄,毫不逊于海边沙滩。无风的时候,广阔的湖面上水平如镜,清晰地倒映出蓝天、白云、雪山,静谧而又安然。每当风起,澄碧湖水好似一匹上好绸缎,抖动出一波又一波丝滑褶皱,一层层扑向金色沙滩,发出悦耳的拍打声。放眼湖面,湖色映照着山色,天光交织着水光,景色美不胜收,让观者不由自主心生“不似在人间”的感慨。
出土于伊塞克湖区域的墓碑石
湖岸生有茂密的芦苇丛。每到秋冬两季,很多水鸟飞到此处过冬,芦苇丛变得格外热闹。若不小心惊动它们,湖面上顿时出现万鸟齐飞的壮观场面,扑簌簌的拍翅声震耳欲聋。为保护湖畔原始生物及冬季“来客”,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特意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严禁人类用各种名目去打扰它们的安居生活。
在伊塞克湖北岸,昆格山麓一路倾斜而下,延伸至湖畔。这段斜坡石块遍地,形成层次分明的阶梯状。据地质学家解释,这种地貌很可能是伊塞克湖湖面萎缩时,湖水逐步后退形成的。
历史上,对伊塞克湖最早的记载见于《大唐西域记》。玄奘法师曾形容这里“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瀚,惊波汩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水族虽多,莫敢渔捕”。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唐朝时,伊塞克湖的风光和如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不知当时的“灵怪”是什么水生生物了。
伊塞克湖湖水盐度高,富含多种矿物质,不适宜人类饮用,但湖滨地带的农业、畜牧业受益匪浅。伊塞克湖附近居民大都以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为生,湖滨建有多所疗养院和度假村,满足各地游客的不同需求。
◎似真似幻的古堡传说
古代的吉尔吉斯人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他们编造了很多传说。其中,古堡传说最为深入人心。
相传在很久以前,高高的天山上建有一座华丽的城堡,城堡主人凶悍残暴。山脚下,住着一位美丽的牧羊姑娘。一天,姑娘在放羊的时候,邂逅了一位英俊骑士。骑士把姑娘扶到自己的马背上,带她走啊走啊,走到山上极高的地方。骑士把手上的戒指送给姑娘,告诉她,他会很快再来看她,这枚戒指可以帮助她远离灾祸。
从此,姑娘总是一边牧羊,一边痴痴等待心爱的骑士。由于心有所属,她拒绝了很多求亲的人。城堡主人听说了姑娘的美貌,带着礼物下山求婚,同样被姑娘拒绝了。城堡主人恼羞成怒,宣称一定要娶回姑娘。姑娘惊惶之下,独自上山找寻骑士,可全无心上人的踪影。慌乱中,姑娘丢失了骑士赠送的戒指。下山路上,姑娘和城堡主人派来抢亲的人狭路相逢,被挟持到城堡中。在城堡主人的逼迫下,姑娘宁死不从,喊着骑士的名字跃出窗外,跳入万丈悬崖。就在姑娘跳落的瞬间,地动山摇,从周围山谷中涌出大量洪水,冲垮了城堡,形成了一片大湖,这就是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滨沙滩和遮阳伞
日落时分的伊塞克湖
有趣的是,考古学家在伊塞克湖湖底发现了古城堡遗迹,还打捞出了古代生活用品和钱币,为古老传说增添了似真似幻的神秘意味。
◎湮没湖底的历史风云
伊塞克湖东岸,有被淹没的乌孙国冬都遗址。遗址内残留建筑可以看出中国汉朝的痕迹,还发现了一些用汉朝文字书写的碑文。
这些汉代遗迹源自汉武帝时期的解忧公主和她的侍女冯嫽。解忧公主和亲乌孙国,为乌孙国带来中原文化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成为西域人民心中的“一代国母”。她的侍女冯嫽嫁给乌孙国右将军。冯嫽颇有政治才能,“能史书,习事”,曾说服乌孙国王孙乌就屠归顺汉朝,被尊称为“冯夫人”。她和解忧公主一起,促进了西域和汉朝的友好往来,为西域各民族团结稳定做出了贡献。
苏莱曼圣山
山洞里的博物馆
几千年来,苏莱曼山高高耸立在奥什城外,站成一座巍峨的背景。它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之地,为来来往往的旅行者指明了方位。苏莱曼山是吉尔吉斯斯坦人心中的圣山,这里有建于16世纪的清真寺,有穆斯林的朝圣之地,还有一百多个存留珍贵岩画的岩洞。1983年,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在原有岩洞的基础上修建了博物馆,向外界展示了吉尔吉斯斯坦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宗教成果。2009年,苏莱曼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苏莱曼圣山
◎加入宗教信仰的原始崇拜
吉尔吉斯人对苏莱曼圣山的崇拜,源自远古时期的原始自然崇拜。在古代,吉尔吉斯人在游牧生活中,对决定他们财富、居所的天、地、水、草等自然物产生了敬仰之情。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灵性,需要用祭拜、祈祷的方式来获得保佑。牧场上,毡房门总是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方便吉尔吉斯人在日升日落时对太阳进行祈祷。
作为山地国家,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吉尔吉斯人信奉“山父水母”。他们相信山和水都具有非凡的神力。传说,先知苏莱曼曾经到过奥什市外的苏莱曼山,因此,这座山成为吉尔吉斯人崇拜山神的载体。在苏莱曼山顶有一个泉眼,泉水顺山势流淌到山脚形成一方小湖。吉尔吉斯人认为这眼泉水源自圣山,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圣水”。每每遇到天灾人祸,或疫病流行时,人们都会来到苏莱曼山祈祷,饮用或带走圣水。他们笃信,圣山圣水会保佑他们渡过难关。
在信奉伊斯兰教后,吉尔吉斯人对圣山的崇拜又加入了宗教色彩。每到重大宗教节日,大批穆斯林都会拥入山上的清真寺朝拜祈祷。阿訇也时常在圣山上念诵经文,向穆斯林传讲教义。
◎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
苏莱曼山是个海拔不足200米的“小个子”,不过,它山脉蔓延上千米,形成了绵延交汇的五座山峰。
苏莱曼山地势险峻,五座山峰上山洞众多,有天然形成也有人工开凿。这些山洞内大都雕刻着岩画。从笔法和刻痕来看,这些岩画分属于不同年代。简单的岩画寥寥几笔,刻成难以尽识的几何图形;还有的岩画主题为动物、人物,笔法生动,雕刻得栩栩如生。最复杂、技艺最高超的是事件岩画,刻画出战争或捕猎、祭祀等宏大场面。这些岩画对后人研究古吉尔吉斯人的生活细节、社会形态有很大帮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吉尔吉斯政府将苏莱曼圣山的山洞打通成为博物馆后,又在其中展出了人类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它们“见证了奥什古城3000年历史的变迁”。
苏莱曼圣山和山脚下的清真寺
民族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吉尔吉斯斯坦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推向全世界。他坚持用吉尔吉斯语和俄语写作,为吉尔吉斯文学进入世界文坛奠定了基础。
居中右手打手势的人是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著名作家与称职外交官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童年经历较为坎坷。他的父亲是吉尔吉斯第一代苏维埃共产党员,但在20世纪30年代遭到迫害。丧父后,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生活陷入困顿。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大批吉尔吉斯人赶赴莫斯科前线参加战斗。在纷乱战局中,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一度被迫辍学。“二战”结束后,他先后在吉尔吉斯农学院和高尔基文学院学习。
少年时期的生活丰富了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阅历,高尔基文学院的进修奠定了他的文学根基,自24岁起,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开始陆续发表作品并很快小有名气。他一反当时流行的战争文学和伤痕文学,着重描写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对景物的描写十分传神,在他笔下,山川草木似乎都有了灵气,成为烘托故事气氛的良好“道具”。1962年,他的小说集《草原和群山的故事》获得了苏联最高文学奖列宁奖。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一生笔耕不辍,他坚持双语写作,注重表现人道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高尚品格,将吉尔吉斯文学和苏联文学推向了世界。写作的同时,他还担任着外交官的重要职务。
苏联解体前,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苏联总统委员会的委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又任命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为俄罗斯驻卢森堡大使。其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将驻比利时大使的职务交给钦吉斯·艾特玛托夫,还让他兼任国家驻欧洲共同体和北约代表的重职。终其一生,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一直深得俄罗斯政府和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的信任,是一位相当称职的外交官。
◎艾特玛托夫式的忧伤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他擅于描写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强烈情感,通过温情的景色描写和浪漫主义抒情手法,提炼出人类内心的真性情,让读者感同身受。
他的代表作《断头台》中,别出心裁地将母狼阿克巴拉设计成贯穿全篇的艺术形象,通过主人公阿夫季、波士顿与母狼之间发生的故事,借助悲剧性的结尾,对人与社会、自然、历史等社会问题提出关注和反思。
在他另一脍炙人口的名作《白轮船》中,讲述了被父母遗弃的吉尔吉斯小男孩和长角鹿的故事。书中诗歌般的语言,悲剧性的结局,使作品通篇充满了“艾特玛托夫式的忧伤”,触动人们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心弦,让人们在悲伤后反思生活,深刻思索作者所要表达的社会问题。
杰出统帅伏龙芝
米哈依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苏联时期吉尔吉斯籍著名将军。他出生于吉尔吉斯的比什凯克市,性格坚毅,聪敏好学。少年时,伏龙芝即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工作,表现出杰出的领导才能。在十月革命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军队指挥和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他的很多军事理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位于首都比什凯克市的伏龙芝雕像
◎西伯利亚的“军事科学院”
1904年,19岁的伏龙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彼得堡工学院。入学不久,因从事革命活动,伏龙芝被学校开除。同年,伏龙芝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正式开始了革命生涯。在革命队伍中,伏龙芝很快展现出他的统帅才能。1905年,他领导了伊万诺沃一沃兹涅先斯克工人运动,在莫斯科武装起义中带领工人赤卫队英勇战斗。
伏龙芝的杰出表现受到领导层的注意。1906年,伏龙芝见到列宁,并在与列宁的长谈中受益匪浅,开始一边进行革命斗争一边钻研军事著作。不幸的是,不久,伏龙芝被沙皇政府逮捕,流放到西伯利亚做苦役。流放期间,伏龙芝想尽办法继续进行革命。他成立专门研究军事问题的小组,在住所向志同道合的人们传授军事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流放地的同志戏称伏龙芝的居所为“军事科学院”。
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伏龙芝从流放地逃出,回归革命队伍,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种种经历,为伏龙芝形成系统、有效的政治工作思想奠定了基础。
米哈依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肖像
◎杰出的军事才华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时,伏龙芝不惧艰苦,创办了《火星报》并在军队中广为推行,发挥了积极的舆论作用。粉碎了科尔尼洛夫叛乱后,伏龙芝接手了叛军的说服教育工作。同时,他组建工人赤卫队,全力配合党中央即将发起的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伏龙芝很快被提升为第4集团军司令员。之后,伏龙芝频频展现出杰出的统帅才能。他带领麾下军队击退了白军20万兵力的进攻,肃清了土耳克斯坦的反革命武装,多次击溃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解放克里木半岛时,伏龙芝异军突起,绕道海路突破敌军防线,一举战胜敌军。列宁称赞克里木战役为“红军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苏联和平建设时期,伏龙芝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大量战争实例,著成一系列军事理论著作,如《未来战争的前线与后方》《军事建设道路》等。伏龙芝系列军事思想为苏联红军政治工作模式奠定了初步基础,“使马克思主义方法成为领导军事科学各个领域的方法”。可惜的是,伏龙芝英年早逝,未能把他的政治思想工作贯彻到底。
比什凯克市曾一度以“伏龙芝”的名字命名,直到独立后才改回。至今,比什凯克市仍立有伏龙芝雕像及伏龙芝纪念馆,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杰出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