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哼。”宝珠不理太子,双手抓住左侧的扶手,小身子背对太子。
  她的身形随早年的太子妃,脸圆身子也圆,才四岁,胳膊就已经赶超东珠,太子在她背后,甚至还能看到宝珠的脸颊。
  正对宝珠的容歆,眼见她动弹的同时,脸颊上的肉肉一弹一弹的,忍不住便伸出手戳了几下。
  宝珠双眼茫然,“嬷嬷?”
  容歆若无其事地收回手,端起那碟剥好的瓜子仁,放在两人中间的小桌上。
  宝珠顿时笑眯了眼,两只手放到盘子上,抓得满满的,以至于吃的时候,只能啃拳头。
  “怎地如此贪心?”太子单膝蹲在宝珠面前,拿起碟子,哄道,“宝珠,放在碟子里慢慢吃。”
  宝珠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拳头攥得紧紧的,背到身后,拒绝:“不,宝珠不。”
  “宝珠。”太子将碟子送到她面前,劝说,“这些都是你的,没人与你抢。”
  “不要。”
  容歆好笑,拿起另一碟宝珠很喜欢的果脯,对她说:“格格,您要吃这个吗?”
  小孩子都喜欢甜甜的零食,可她平时不能多吃,是以宝珠眼睛亮晶晶地看果脯,小嘴一动一动,重重地点头,“宝珠要吃果脯。”
  容歆眼神示意太子,太子马上将瓜子碟往前送。
  宝珠在果脯和瓜子之间,迅速地选择果脯,两只小拳头松开,有瓜子仁挂在手上,还迅速地拍掉。
  容歆这一次不许她抓,捏起一颗果脯放到她手里,宝珠吃得十分珍惜。
  太子端着瓜子碟,若有所思地看着宝珠手里的果脯。
  宝珠被阿玛盯着,许是以为他要抢,赶忙藏起果脯,警惕不已。
  容歆摇头,这傻孩子,完全看不出谁能给她更多的好东西,要是皇长孙,早就巴巴地上去讨好阿玛了。
  太子没想逗宝珠,起身,瓜子碟放在另一边,嘴上则是说道:“贪腐无法断绝,但每肃清一次,官员们兴许会收敛几年。”
  一只小胖手伸到容歆面前,容歆便又捏了一颗果脯放在她手心里,小手收回去。
  太子莞尔,随即看向容歆,“不过方才我想到新办法,还要谢谢姑姑。”
  “谢我?”容歆手里的瓜子皮还未来得及扔,不解地问,“谢我什么?”
  “皇阿玛的态度,有些人牵连甚广,或者情况特殊,不便轻易动弹,许是会暂时按下不表。”
  容歆点头,朝中有些官员,接二连三被弹劾,只要不是极难原谅的原则性罪责,康熙责罚后仍旧会启用,是以此次肃清吏治,无法一锅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方才想,或可传出风声,然后逼他们还国库欠银,将功抵过。”
  太子加重“将功抵过”四字,嘴角的笑容满是嘲讽,那些人向朝廷借银,他想收回,竟还要用“将功抵过”来达成,实在是可笑。
  容歆仔细思考,询问道:“会不会带坏朝中风气?”
  “万事总有利弊,全看如何为之。”太子言下之意,他已决定如此。
  “那皇上那儿……”
  太子面上没有笑容,平淡道:“我向皇阿玛言明,如果皇阿玛不允,我不会再做多余的事。”
  容歆心疼地看他,甚至没注意到又伸到面前的小手。
  宝珠小手晃来晃去,没能吸引她的注意力,便从椅子上爬起来,趴到桌子上喊:“嬷嬷。”
  容歆温声转头,连忙扶住她,“格格您怎么还爬上来了?”
  宝珠举高手,“嬷嬷,果脯。”
  容歆抱住她,拒绝道:“格格今日只能吃两枚,不可以再吃。”
  宝珠不依,撒娇向她要,撒娇无法动摇容歆,又喊叫起来想要发脾气。
  “当。”
  东珠将手铳拍在桌子上,宝珠连忙搂住容歆的脖子,越过容歆的肩膀,怯生生地瞧姐姐。
  容歆和太子对视,纷纷看见对方眼中的笑意,这世上,果然还是一物降一物。
  ……
  康熙出发巡幸塞外前,派出去暗访查证的人陆陆续续回京。
  几个御史受帝命,开始轮番弹劾官员,且证据确凿。
  而后不久,朝中不知从何人口中传出,皇上派人微服私访,手中有一份各方官员贪赃枉法的名单,随时有可能发难。
  朝中人人自危,朝中风声鹤唳,连说话声都小了许多。
  先前被参的官员中,有几人乃是太子这一系,其他拥护太子的官员自然便想前来求太子,试图以此安己心。
  太子面对来找他的官员,态度便是:“只要你们没做亏心事,便不必担忧受牵连,我不会眼看着朝中官员蒙受不白之冤。”
  即便太子心底再如何不愿意结党教皇阿玛忌讳,可这些年支持他的官员越发壮大,他无法阻止,只能尽量立下他的规矩——
  知法犯法不会姑息,却也不容旁人构陷官员,包括但不限于太子一系。
  但会心虚的人,本身便不够干净,因此太子的话,并未安抚到他们。
  康熙搅乱朝臣们的心,便摆驾巡幸塞外,而弹劾依旧未断,旨意一道一道从沿途送回京中,太子监国,几日便要奉旨处置一个官员。
  然后便有人心态不够稳,扛不住再次出现在太子面前,涕泗横流地请罪,请太子救他们一救。
  太子面上无波无澜甚至还有几分冷意,心里其实极其欢喜。
  容歆最了解他,便最能理解太子此时的心情,他如今面对康熙,其实颇有些患得患失,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渴慕。
  自康熙扔下这样的局面便出宫时,太子几次三番来问她,便是想要寻求一个答案,康熙此举,究竟是不是在给太子机会拉拢朝臣。
  容歆担心太子表错情,空欢喜一场,便提出由她来和官员们暗示还钱的事,因此,某两位大臣前来找太子时,她便提前一个时辰,带东珠和宝珠在前院散步,偶遇丧气离开的大臣。
  先不说容歆这个女官十分特别,还有前头从矮到高两位格格和容歆一起散步,这两位大臣自然要停下寒暄几句。
  她就相当于康熙身边的梁九功,不管朝臣瞧不瞧得起,表面都得客客气气,还想从他们口中探听到点儿一手消息。
  东珠表面上不吭声,实际这些皇孙们,恐怕没有一个比她更聪明的。
  从容歆和两个大臣第一句寒暄出口,东珠便从荷包里拿出一块儿糖,宝珠眼也不眨地盯着她的手,口水好像随时会流下来一样。
  “姐姐,宝珠想吃。”宝珠可怜巴巴地看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
  东珠面无表情地举起手,让她够不着。
  容歆心领神会,不好意思地冲两位大人一笑,然后意有所指地对宝珠道:“格格,您有所求时,总不能空手吧?”
  宝珠委屈道:“姐姐什么都有,宝珠能用什么换?”
  “嗯……”容歆思考后,道,“您先前借走东珠格格的榫卯摆件,可以还给她。”
  宝珠咬手指,心虚地低下头,脚一边蹭地一边小声道:“可是宝珠给弄坏了……”
  “坏了再拼起来便是。”容歆安慰地拍拍她的肩膀,重新面向两位大人,笑道,“其实太子殿下亦是颇为为难,不过想来,皇上圣明,若能功过相抵,许是还有余地。”
  两个大臣对视一眼,纷纷请教道:“还请容女官赐教。”
  “这立功,左不过便是做些利国利民之事,若大人们担心来不及……”容歆故意大喘气,道,“寻些简单直接的法子,或许也可。”
  至于如何简单直接,日后自有旁人提醒,容歆适可而止,由他们思考去。
  而外人一离开毓庆宫,宝珠立即拉两人回去拼榫卯摆件。
  第204章
  归还国库欠银的办法被人隐秘的透给朝中一些大臣之后, 问心无愧或是老奸巨猾之辈自然不为所动,但有些心虚且寻不到门路之人耐不住性子,便试探性地还了一大笔钱。
  其余人皆在观望, 嘲笑者亦有之,直到一家中还过欠银的地方大员,在被御史弹劾后, 康熙真的轻拿轻放, 只贬谪未教他掉脑袋, 还钱之风始兴。
  多数人还钱,少数人便会显出与众不同,与当初很多官员不缺钱偏要向国库借钱的道理一般,此时他们亦要随众还钱,但康熙不可能真的收下所有人的欠款。
  比如南巡数次接驾的曹家等人家, 比如八旗中的老臣, 也比如一些宗亲, 康熙一个帝王,还要施恩似的劝人收回钱去。
  及至十月,四阿哥胤禛和九阿哥胤禟回京,康熙再次巡永定河堤前,国库中收回数百万两欠银, 几乎相当于一大省一年的税收。
  而国库中突然多了这么一笔巨款,盯上的人亦是众多,各部皆有众多用钱之处, 折子便纷至沓来, 请求朝中拨款。
  钱该用于何处, 太子心底有些想法, 只是如今他有心低调, 自然不会再先斩后奏,因而等到康熙巡视永定河堤归来,方才上折子请示。
  康熙看过奏折上的内容,简短总结:“你想改变丁银制度,拨款开垦荒地?”
  “是。”太子躬身答道:“儿臣以为,盛世之象,必定百姓安居,然数年来各地天灾人祸屡见不鲜,百姓常流离失所,无几分糊口耕地,却还要如富户一般缴丁银,实有不公。”
  “但富户之家底亦是多年积累而来,令其多交亦恐会教人生怨,是以儿臣想,或可以皇阿玛名义在各地开垦荒地,租给百姓种,收取租银,以此开源。”
  先期开垦荒地,巨大的成本不可避免,但利民之时,亦可有所收益,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但是丁银制度,康熙皱眉,“此制沿袭至今,自有其道理,岂是太子随口一说,便可更改的?”
  在场还有其他成年的阿哥在,诸如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以及五阿哥胤祺,这都是自小见皇阿玛对太子偏爱的,此时听皇阿玛对太子说话的语气,心底皆思绪翻涌。
  太子感受更加直观,可他已有所习惯,哪怕心里难过,面上依旧从容道:“回禀皇阿玛,儿臣自以为想出一利民之策,却思虑不周全,请皇阿玛指正。”
  康熙语气稍缓,“你年轻,稍有不周乃是常事,不过到底是心忧百姓,其心可嘉。”
  太子躬身道“不敢当”,三阿哥却一拱手,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太子二哥所言大有可为,或可一试。”
  三阿哥话音一落,四阿哥亦表示赞同,而后,除大阿哥以外,其余皇子们稍一犹豫,纷纷表示支持。
  三阿哥、四阿哥自来与太子关系亲近,康熙却未想到,竟然不知从何时起,其余皇子们也对太子如此信服,一时间极为复杂。
  大阿哥与太子分列,立于众阿哥之首,眼角余光扫向众皇子,没管丁银,而是在开荒一事上提出反对意见,“朝中亟待解决之事众多,耗费巨大于此事之上,实在本末倒置。”
  三阿哥立即反驳道:“大哥此言差矣,何为本何为末?各部请皇阿玛批钱,也应是为造福百姓,保卫河山,否则便是末。”
  “老三,皇阿玛自有决断,做好我等分内之事便是。”
  三阿哥有些文人意气,一听他如此说,更加据理力争道:“大哥,你我身为皇子,本就不该与那等唯利是图的贪官污吏一般,为民谋利才是分内之事。”
  大阿哥不屑地冷笑一声,“冠冕堂皇。”
  “大哥你……”
  众位皇子中,只大阿哥和三阿哥乃是郡王爵,此时两人争锋,旁人皆不便插嘴。
  唯太子适时劝阻道:“老三,莫要在皇阿玛面前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