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
  赵子龙穿着一身褐色的长衫,颌下三缕长须,恭敬的道:“是,大帅。”
  张昭的盐法改革方案主要是三条。第一,将位于天津卫附近的长芦盐场、两淮盐场的生产、销售交给新成立的盐务公司运营。
  都转盐运司整体并入到其中。
  增加官吏,增加考核指标。
  盐务公司将缴纳40%的利税给户部。其人事权掌握在户部。日后用“招考”的形势来招募官吏,不用进士官。
  第二,历年来累积发出去的盐引,将由盐务公司登记之后,在三十年内分批兑付。
  第三,废除盐引。盐务公司的产销悉数遵循市场原则,按产量征税。不再有正盐、余盐之分。
  在此过程中,则必然有人损公肥私。这需要税务司介入,在提高盐务公司盐丁、吏员、杂职官、盐运使、同知等人的收入外,对贪腐进行严惩。
  不仅仅罢官去职,而是要追回财政上的损失。
  李幽哈哈一笑,和张昭吃着酒,恭贺道:“子尚兄此次遭受刺杀,按理说我是不该恭喜。但幸而子尚兄无事。且借此次刺杀案扩大在朝中的影响力。可喜可贺,当饮一杯。”
  张昭笑着饮一杯酒。
  林文宁马脸上带着笑容,不断的捻须,道:“主要是大帅目标明确。把精力放在军队上。那帮进士还以为大帅要借机搞扩大化。谢阁老此次威望跌落,在内阁之中恐怕无法再和李阁老相抗衡。”
  张昭夹着菜,微笑道:“迟早的事情。首辅毕竟是首辅。”这是制度所决定的。
  明朝的首辅权力非常大的。首选,阁臣的人选,由他来推荐。除非是皇帝亲点某人入阁。但一般情况不会发生,除非皇帝和内阁出现分歧。
  其次,票拟权是牢牢的掌握在首辅手中的。他愿意分给次辅、三辅就分,不愿意那就是大权独揽。
  李幽眉飞色舞的道:“金陵监生顾耀诚真是神助攻,他懂什么刺杀?连正经的战阵都没见过。经此事之后,国朝精锐尽在子尚兄的鼓掌之中。”
  大明朝的精锐军队在张昭崛起之前,就是十二团营、九边。京营和地方卫所早就烂透。
  南边的军队也就镇压一下土司叛乱。
  一贯沉稳的赵子龙的听到这话眉头也带着些许的喜色。可不是吗?大帅现在就是切实的大明军方第一人。不管是从实力、资历,还是从圣眷来看!
  军中的资历当然是战功!这一点英国公张懋都比不了。怪不得英国公愿意将十二团营交出来。
  这可不就是在辽北回京前大帅说的目标吗?
  他当时担心大帅将军中洗成清一色招到各方忌讳,但现在的局面倒是意外的好。
  张昭放松的靠在木椅中,说道:“是好事,也是坏事。还是那句老话:树大招风。针对我的明枪暗箭,将来少不了。且等边关和鞑靼人的战事结束,我就南下扬州正式清理盐务。”
  李幽慨然的道:“既然把帽子扣在盐商的脑壳上,那他们的家产就准备要捐出来。不杀几个人,怎么震慑得了后来者。”
  李子远,才智之士。刺杀案对外的主谋是“盐商”,但他很笃定绝对不是。
  张昭仰头一笑,和李幽碰一杯。
  确实,他准备是抄几家扬州盐商的家。所得经费,将全部用于水师建设。借助着“东进”朝鲜王国、东瀛的机会,大明的海洋战略是时候开启了。
  郑和宝船的图纸、水文资料,他早几年在刘大夏到兵部前,就找皇帝要来放在新军营中。
  林文宁道:“逍遥在大同。即便小王子把火筛派到河套地区去,问题也不大。咱们在京中坐等胜利就是。”
  三边总督秦纮算是“名将”。这些年三边地区的防务就没有停止过。大大小小的碉堡林立。
  再加上李逍遥带着新军营一个团在大同。基本上两个最容易突破的口都被堵住。除非是鞑靼人打河套、大同不顺,转而攻打宣府。那是最好。
  京师离宣府多近?新军营主力就在京城,揍不死你!
  张昭笑着点头。
  …
  …
  国子监改革的事,只能算推动一小半。但能有这个成果也算不错。张昭让李幽转达了一声“感谢”。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要让国子监生们能自由出入,接触大明京师日新月异的变化,接下来就交给时间吧!
  想想看,枢密院、下属的各部门统统都是“招考”的方式,外加户部所属国企,顺天府警察局也是招考。试问,监生们真的愿意老老实实的读四书五经混一个会试资格吗?
  扯淡!
  大明朝的官场,监生是通常都是在行人司混,连一个杂职官都难以混到,最底层的存在。现在有机会进入官场体制中,真以为他们不动心吗?
  清高的只是少数人。
  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一定会倾向于“数学”,“地理”等知识。
  整顿十二团营,清查空额,整训,改编,退伍,定额,招募新兵,这些事情张昭麾下的团队都是做熟的。交给于参谋等人处理就行。
  一大批的军官被丢进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同时,从新军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抽调军官进去任职。
  至于腾骧四卫,之前已经整训过。其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太监领兵,监管太松。张昭叫给林文宁,将军法官体系建立起来。
  在十二团营,腾骧四卫中涉及到刺杀案的,自然是勒令退役。安排到北直隶永平府种地去。
  而跟着李逍遥出战的周豫、张安这两个营,早早的派信使过去通知,保留其各一万五千人的编制。等回京之中再做补充、整编。
  四月十二日,张昭在东宫中和朱厚照讨论边境战事,到傍晚时才出来。
  “大同有战报过来吗?”
  张昭问一声王武,翻身上马,往城北而去。
  王武道:“大帅,还没有。”
  张昭点点头,“走,我们去新军集的医院看看受伤的兄弟们。”今天“刺杀案”已经判决,所有的事都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