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临江王妃一直铭记在心,加上家中来的老嬷嬷们一直劝着,面上便对沈琛好起来。
近些年更是当自己儿子一般看待了。
毕竟沈琛的确是个值得人疼的,晓得看人眼色,也晓得知恩图报四个字。
当初临江王妃娘家出了些事,沈琛没少出力的。
金妈妈连忙打嘴,讪讪的不敢再说。
当初就是她在中间插了嘴害的多了位风光无限的瑜侧妃,为着这事儿临江王妃回娘家淮南伯邹家的时候,她可被淮南伯夫人狠狠地罚过。
她原本也渐渐不受重用了的,近些日子才又好了些,因为临江王妃身边一个得用的秦嬷嬷病了,另一个老嬷嬷刘旺家的回乡去探亲告假了,临江王妃才又想起她来。
屋里静了一静,许久之后临江王妃才问了一声:“那边儿还安静?”
------------
第302章 秋风
也金妈妈便连忙答:“倒也算是安分,就是……就是这几天听说给王爷抄了许多经书祈福,供奉在佛前。”
临江王妃嗯了一声,嘴角微翘似有嘲讽。
金妈妈便又看着她的脸色补充:“还有……还有,瑜侧妃那边禀过您,她娘家人来过几次。”
她是赣南彭家嫡支五房出来的,父亲是彭泽,现如今在太常寺领着寺丞的职,虽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却总是管着规矩礼制的,说出去名声好听。
她会给临江王当侧妃,也不是彭家不要脸送女儿,而是当初阴差阳错,临江王在封地上,去温家做客时走错了院子,不得已便只好纳了回来。
为着这些缘故,临江王对她向来是优厚的。
而她也并不恃宠生娇,处处都按照规制来,晨昏定省绝不含糊,对着她这个正妃也极尽恭敬,数十年如一日的听话懂事。
连儿子也聪明乖巧,从不生幺蛾子。
为着这些年的谨慎小心,连临江王妃自己也几乎放心了。
可是也就是最近,当瑜侧妃所出的楚景谙竟能跟着临江王进出书房,见幕僚议事,并且竟还能出些不错的主意,领许多差事做了,临江王妃才猛然察觉,瑜侧妃也不是真的就如面上那么没有野心。
彭家从前谨守本分,因为瑜侧妃乃是侧室,因此连来往也不多,生怕逾越了规矩。
可近来来的次数却多了许多。
最近更是频频来访。
临江王妃眉心跳了跳,呵了一声:“可不么,人家家里如今一跃出了个德妃,自然是不得了了。”
也就是现在临江王妃才反应过来,赣南彭家原本就是大家族,家中在朝为官的足有二三十人,身居高位的虽不多却也有-----户部侍郎彭怀,就是彭家嫡支二房的。
且不止如此,如今的德妃,可是正正经经的五房的人,乃是瑜侧妃的同胞长姐!
怪道瑜侧妃如今不缩尾巴了呢,原是不必缩了。
金妈妈唉了一声,只好劝她:“娘娘不必想这许多,倒是眼下有件事……”
临江王妃卷着手咳嗽,问她:“有什么话支支吾吾的不能说?”
金妈妈抄着手,抿了抿唇才说:“哥儿们都不小了……”
临江王妃便瞬间会过意来。
又觉得有些意兴阑珊:“这哪里是我们能决定的事儿。”
就算是隆庆帝真的得了儿子,那到时候回封地,恐怕也得留楚景行下来,楚景行他们的婚事,哪里轮得到他们做父母的作主呢,还不是要看隆庆帝的。
金妈妈哎哟了一声:“可不正是因为这样才得担心?娘娘也不想想,德妃娘娘可是咱们家这位的亲姐姐,难不成不为人家想?”
临江王妃便肃然了脸色。
隔得有些远的卫家也同样是如此,辰时二刻刚过,卫老太太才跟三夫人对了这回门房上收到的礼,就听说是三老太爷和二老太爷来了,不由吃惊。
二老太爷和三老太爷都是去了的老侯爷亲弟,也是她的小叔子,可当年卫家出事,家里早家分家了,这么些年也并没什么来往,这个时候上门来……
卫老太太看了三夫人一眼,心知肚明这是什么缘故,点了点头,便叫前头通知三老爷出去待客了。
自己在花厅里等着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
两位老太太都还精神矍铄,比起卫老太太来,俨然多了几分生机,坐在卫老太太下手,各自寒暄了一阵,很快便步入了正题。
“这么些年了,总算是苦尽甘来……”二老太太拿手绢擦了擦眼角的泪,望着卫老太太似乎犹豫了一瞬才试探着问:“这也算是大好事了,嫂子对明家的事,有什么打算?”
朝廷突然给明家翻案,且声势还这么浩大,偏偏楚王掀起的辛酉事变对卫家也没造成什么损失,眼看着卫家被发还了爵位,三兄弟的官职越当越高,前头前程似锦,二房三房作为卫老太爷的亲弟,要说没有想头,那是假的。
卫老太太微笑摇头:“明家原本是承恩公的爵位,如今虽说圣上下旨复爵,可是礼部还未曾有章程,文书和宝印也还未下来,因此后头的事,我还不知道。”
她不漏口风,可是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却不是好打发的,对视了一眼都沉默了一瞬。
还是三老太太先笑着开口:“可这样也不成罢?这等大好事,嫂子无论如何也当回去告诉祖宗才是……”
这是自然的,这么大的事,自然该告慰先祖,也自然该重新建起祠堂来。
只是,这些都不是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该操心的事,卫老太太便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问三夫人:“让厨房里备了饭菜不成?亲戚家的,久不上门,可不能惫懶慢待了!”
三夫人连忙起身笑着应是:“媳妇儿亲自出去看着。”
二老太太听出这话不是好话,是在指责她们有事的时候躲着,没事的时候跳出来,可是却并不生气,笑眯眯的堆出了一脸皱纹:“怎好劳烦嫂子费心?我们这回来,还有件事……”
她眯缝着眼睛,亮闪闪的望着卫老太太:“听说嫂子在想着,往鱼幼身后过继一个孩子?”
卫老太太仍旧面上带笑,可是眼底却殊无笑意,淡淡的反问:“您是打哪儿听说的?”
“这到处都传扬开了。”三老太太连忙插话:“嫂子,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现如今你们府里,大房没个根基,二房三房不是你肚子里出来的,五房也唯有一个阿玠撑着门面,都不是合适的!哪里能寻个哥儿去过继呢?”
卫老太太不急不躁,轻轻的哦了一声:“所以呢?弟妹们是为了这事儿来的?”
二老太太觑着她的脸色,便道:“我们是想着…既没人,我们也是卫家嫡支出来的,都是公爹身上下来的,自然该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要是嫂子您这里实在没人,从我们那儿选一个,岂不是好?”
原来竟是为着这事儿来的,卫老太太明知道她们的打算,却半点儿怒气也没有,似笑非笑的轻轻唔了一声,似乎若有所思。
------------
第303章 折腾
卫老太太便明了了,笑一笑,既不生气,竟也不冷待人,让三夫人好好的款待了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连前头的三老爷也叮嘱了,让他尽量顺着两位老太爷的话说便是。
三老爷是卫老太太一手带大一手教养的,很知道母亲心意,言谈之中似乎什么都答应了,又似乎什么都没答应,哄的二老太爷和三老太爷眉开眼笑。
两房人家这一回二回都得了好脸色,自以为卫家真的无人,因为卫家男丁少的缘故,还去佛前多烧了好几炷香。
分了家以后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上一辈老侯爷还在,还有几分情分,可以拉扯。可是等老侯爷一去,卫家眼看着就有一把刀悬着了,两房不约而同的就远了这门亲。
明明跟老侯爷是亲兄弟,这些年却并没往来,连清明祭祖,也分了先后,反正不跟卫老太太她们打商量,自己做自己的,挂纸也只自己挂自己的。
等到发现族里给的东西都用完了,子孙们都不大出息以后,竟发现卫家竟否极泰来又发迹起来,她们这才动了心思。
要真是能给个男丁,不管是过继给卫家大房当嗣子,还是过继给郑王,那都是天大的好事------血脉相连,说是说过继了,可谁能真的拦住以后儿子对他们孝顺不成?
一来二去的,她们往侯府去的便更勤快了。
更勤快了以后便能看见更多东西-----今天圣人正式令礼部送了文书来,隔日皇后便让太监来赏了一大堆绫罗绸缎,看的人眼花。
二夫人始终不开腔,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家婆母看着不管事,可是心里自有一杆秤,是个再厉害不过的角色,要是打定了主意,谁说都没用。
三夫人却有些忍耐不住了,悄悄去问卫老太太:“母亲,现在二叔和三叔见天儿的来……咱们家原本就藏不住事……”
卫老太太知道三夫人的意思,将茶递给一边的翡翠,笑着摇了摇头:“就是要他们这样才好,好好接待着吧,她们越是这么闹,越是有我们的好处。”
三夫人还是不大明白,趁着回娘家的功夫跟父亲母亲提起自己的担忧来,孔院判却劝她:“你婆母既这么说,你什么也不必问,照着她的意思办就是了。总归,这过继的事,你愿意去做?”
三夫人自然是不愿意的。
卫安的身世,别人不知道,可是她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老太太分明是在给卫安铺路,怎么肯让别人抢先占了好处?
何况三夫人自己也从没想过要占这种便宜-----她儿子也才两个,拼死拼活生出来的,读书如今亦很不错,为人处事都是好的,哪怕是过继给大房呢,她也不愿意,何况是要过继给郑王了。
郑王再好,以后还是要娶妻的,难不成真的就生不出儿子来了?
生出儿子来,又是多少是非?
何必做这种无趣的事。
孔院判见她明白,便轻轻点头:“你婆母自有你婆母的打算,这爵位…圣上既然已经金口玉言定了,说是先让五老爷袭了,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你们也不必再去争,靠着这一回的事,日后自然有你们的好处。”
三夫人知道自己丈夫心里是有不平的,叹口气,回去照着父亲的话劝他。
三老爷自己心里也明白,靠在炕上半天才翻了个身往里睡着:“我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像母亲说的,家里能给我和二哥的,都会给我。”
话说的没头没尾的,三夫人不知道他到底是想通了还是没想通,睡在他旁边,半响才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陈夫人便上门来了,前阵子天天宾客盈门,她并没登门,如今渐渐淡下来了,才过来。一过来就先跟卫老太太道喜。
卫老太太人逢喜事精神爽,也笑着跟陈夫人寒暄了几句。
陈夫人说完了场面话,才问:“七姑娘怎么不见?我这回来,可是有大事要请您劳动劳动七姑娘的。”
卫老太太便笑:“她是个多灾多难的,爹不疼娘不爱……”
卫安的身世,在外头人看来已经被默认了就是外室所生,所以被长宁郡主所不容。
陈夫人静默一瞬便又道:“这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如今连娘娘也金口玉言,说是既这么多年都当嫡女养着,往后也就是嫡女了,以前的事,便都过去了。”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我也是这样说,反正家门不幸,一笔糊涂账,可是好好的女孩儿,总不能真的就捏死了不管罢?娘娘仁慈,既发了话,她以后日子便也不算难过了。”又问陈夫人:“不知有什么事,要让她去?她去了京郊了。”
这年头就少有姑娘们能自己出门的,陈夫人诧异起来:“独独就她一个?”
“哪里。”卫老太太笑起来:“是陪着她二嫂散心去了,琨哥儿媳妇儿怀了身孕,总是不舒服,我便让她去别庄住着散散心,又让小七陪着去几日。”
陈夫人恍然大悟,便又道:“是这样……她倒真是个好的……”
卫老太太见她若有所思,便叹口气:“也是我让几个丫头都避出去,先避一避。”
陈夫人立时反应过来:“是为着过继的事儿?”
她已经听说了,这阵子卫家鸡飞狗跳的,天天有来不完的族人,先是最亲近的卫家两个老太爷,老侯爷的亲兄弟,后头又是那些稍远些的。
都觉得卫家没儿子,指着要不过继给卫家大房,要不过继给郑王。
近些年更是当自己儿子一般看待了。
毕竟沈琛的确是个值得人疼的,晓得看人眼色,也晓得知恩图报四个字。
当初临江王妃娘家出了些事,沈琛没少出力的。
金妈妈连忙打嘴,讪讪的不敢再说。
当初就是她在中间插了嘴害的多了位风光无限的瑜侧妃,为着这事儿临江王妃回娘家淮南伯邹家的时候,她可被淮南伯夫人狠狠地罚过。
她原本也渐渐不受重用了的,近些日子才又好了些,因为临江王妃身边一个得用的秦嬷嬷病了,另一个老嬷嬷刘旺家的回乡去探亲告假了,临江王妃才又想起她来。
屋里静了一静,许久之后临江王妃才问了一声:“那边儿还安静?”
------------
第302章 秋风
也金妈妈便连忙答:“倒也算是安分,就是……就是这几天听说给王爷抄了许多经书祈福,供奉在佛前。”
临江王妃嗯了一声,嘴角微翘似有嘲讽。
金妈妈便又看着她的脸色补充:“还有……还有,瑜侧妃那边禀过您,她娘家人来过几次。”
她是赣南彭家嫡支五房出来的,父亲是彭泽,现如今在太常寺领着寺丞的职,虽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却总是管着规矩礼制的,说出去名声好听。
她会给临江王当侧妃,也不是彭家不要脸送女儿,而是当初阴差阳错,临江王在封地上,去温家做客时走错了院子,不得已便只好纳了回来。
为着这些缘故,临江王对她向来是优厚的。
而她也并不恃宠生娇,处处都按照规制来,晨昏定省绝不含糊,对着她这个正妃也极尽恭敬,数十年如一日的听话懂事。
连儿子也聪明乖巧,从不生幺蛾子。
为着这些年的谨慎小心,连临江王妃自己也几乎放心了。
可是也就是最近,当瑜侧妃所出的楚景谙竟能跟着临江王进出书房,见幕僚议事,并且竟还能出些不错的主意,领许多差事做了,临江王妃才猛然察觉,瑜侧妃也不是真的就如面上那么没有野心。
彭家从前谨守本分,因为瑜侧妃乃是侧室,因此连来往也不多,生怕逾越了规矩。
可近来来的次数却多了许多。
最近更是频频来访。
临江王妃眉心跳了跳,呵了一声:“可不么,人家家里如今一跃出了个德妃,自然是不得了了。”
也就是现在临江王妃才反应过来,赣南彭家原本就是大家族,家中在朝为官的足有二三十人,身居高位的虽不多却也有-----户部侍郎彭怀,就是彭家嫡支二房的。
且不止如此,如今的德妃,可是正正经经的五房的人,乃是瑜侧妃的同胞长姐!
怪道瑜侧妃如今不缩尾巴了呢,原是不必缩了。
金妈妈唉了一声,只好劝她:“娘娘不必想这许多,倒是眼下有件事……”
临江王妃卷着手咳嗽,问她:“有什么话支支吾吾的不能说?”
金妈妈抄着手,抿了抿唇才说:“哥儿们都不小了……”
临江王妃便瞬间会过意来。
又觉得有些意兴阑珊:“这哪里是我们能决定的事儿。”
就算是隆庆帝真的得了儿子,那到时候回封地,恐怕也得留楚景行下来,楚景行他们的婚事,哪里轮得到他们做父母的作主呢,还不是要看隆庆帝的。
金妈妈哎哟了一声:“可不正是因为这样才得担心?娘娘也不想想,德妃娘娘可是咱们家这位的亲姐姐,难不成不为人家想?”
临江王妃便肃然了脸色。
隔得有些远的卫家也同样是如此,辰时二刻刚过,卫老太太才跟三夫人对了这回门房上收到的礼,就听说是三老太爷和二老太爷来了,不由吃惊。
二老太爷和三老太爷都是去了的老侯爷亲弟,也是她的小叔子,可当年卫家出事,家里早家分家了,这么些年也并没什么来往,这个时候上门来……
卫老太太看了三夫人一眼,心知肚明这是什么缘故,点了点头,便叫前头通知三老爷出去待客了。
自己在花厅里等着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
两位老太太都还精神矍铄,比起卫老太太来,俨然多了几分生机,坐在卫老太太下手,各自寒暄了一阵,很快便步入了正题。
“这么些年了,总算是苦尽甘来……”二老太太拿手绢擦了擦眼角的泪,望着卫老太太似乎犹豫了一瞬才试探着问:“这也算是大好事了,嫂子对明家的事,有什么打算?”
朝廷突然给明家翻案,且声势还这么浩大,偏偏楚王掀起的辛酉事变对卫家也没造成什么损失,眼看着卫家被发还了爵位,三兄弟的官职越当越高,前头前程似锦,二房三房作为卫老太爷的亲弟,要说没有想头,那是假的。
卫老太太微笑摇头:“明家原本是承恩公的爵位,如今虽说圣上下旨复爵,可是礼部还未曾有章程,文书和宝印也还未下来,因此后头的事,我还不知道。”
她不漏口风,可是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却不是好打发的,对视了一眼都沉默了一瞬。
还是三老太太先笑着开口:“可这样也不成罢?这等大好事,嫂子无论如何也当回去告诉祖宗才是……”
这是自然的,这么大的事,自然该告慰先祖,也自然该重新建起祠堂来。
只是,这些都不是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该操心的事,卫老太太便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问三夫人:“让厨房里备了饭菜不成?亲戚家的,久不上门,可不能惫懶慢待了!”
三夫人连忙起身笑着应是:“媳妇儿亲自出去看着。”
二老太太听出这话不是好话,是在指责她们有事的时候躲着,没事的时候跳出来,可是却并不生气,笑眯眯的堆出了一脸皱纹:“怎好劳烦嫂子费心?我们这回来,还有件事……”
她眯缝着眼睛,亮闪闪的望着卫老太太:“听说嫂子在想着,往鱼幼身后过继一个孩子?”
卫老太太仍旧面上带笑,可是眼底却殊无笑意,淡淡的反问:“您是打哪儿听说的?”
“这到处都传扬开了。”三老太太连忙插话:“嫂子,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现如今你们府里,大房没个根基,二房三房不是你肚子里出来的,五房也唯有一个阿玠撑着门面,都不是合适的!哪里能寻个哥儿去过继呢?”
卫老太太不急不躁,轻轻的哦了一声:“所以呢?弟妹们是为了这事儿来的?”
二老太太觑着她的脸色,便道:“我们是想着…既没人,我们也是卫家嫡支出来的,都是公爹身上下来的,自然该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要是嫂子您这里实在没人,从我们那儿选一个,岂不是好?”
原来竟是为着这事儿来的,卫老太太明知道她们的打算,却半点儿怒气也没有,似笑非笑的轻轻唔了一声,似乎若有所思。
------------
第303章 折腾
卫老太太便明了了,笑一笑,既不生气,竟也不冷待人,让三夫人好好的款待了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连前头的三老爷也叮嘱了,让他尽量顺着两位老太爷的话说便是。
三老爷是卫老太太一手带大一手教养的,很知道母亲心意,言谈之中似乎什么都答应了,又似乎什么都没答应,哄的二老太爷和三老太爷眉开眼笑。
两房人家这一回二回都得了好脸色,自以为卫家真的无人,因为卫家男丁少的缘故,还去佛前多烧了好几炷香。
分了家以后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上一辈老侯爷还在,还有几分情分,可以拉扯。可是等老侯爷一去,卫家眼看着就有一把刀悬着了,两房不约而同的就远了这门亲。
明明跟老侯爷是亲兄弟,这些年却并没往来,连清明祭祖,也分了先后,反正不跟卫老太太她们打商量,自己做自己的,挂纸也只自己挂自己的。
等到发现族里给的东西都用完了,子孙们都不大出息以后,竟发现卫家竟否极泰来又发迹起来,她们这才动了心思。
要真是能给个男丁,不管是过继给卫家大房当嗣子,还是过继给郑王,那都是天大的好事------血脉相连,说是说过继了,可谁能真的拦住以后儿子对他们孝顺不成?
一来二去的,她们往侯府去的便更勤快了。
更勤快了以后便能看见更多东西-----今天圣人正式令礼部送了文书来,隔日皇后便让太监来赏了一大堆绫罗绸缎,看的人眼花。
二夫人始终不开腔,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家婆母看着不管事,可是心里自有一杆秤,是个再厉害不过的角色,要是打定了主意,谁说都没用。
三夫人却有些忍耐不住了,悄悄去问卫老太太:“母亲,现在二叔和三叔见天儿的来……咱们家原本就藏不住事……”
卫老太太知道三夫人的意思,将茶递给一边的翡翠,笑着摇了摇头:“就是要他们这样才好,好好接待着吧,她们越是这么闹,越是有我们的好处。”
三夫人还是不大明白,趁着回娘家的功夫跟父亲母亲提起自己的担忧来,孔院判却劝她:“你婆母既这么说,你什么也不必问,照着她的意思办就是了。总归,这过继的事,你愿意去做?”
三夫人自然是不愿意的。
卫安的身世,别人不知道,可是她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老太太分明是在给卫安铺路,怎么肯让别人抢先占了好处?
何况三夫人自己也从没想过要占这种便宜-----她儿子也才两个,拼死拼活生出来的,读书如今亦很不错,为人处事都是好的,哪怕是过继给大房呢,她也不愿意,何况是要过继给郑王了。
郑王再好,以后还是要娶妻的,难不成真的就生不出儿子来了?
生出儿子来,又是多少是非?
何必做这种无趣的事。
孔院判见她明白,便轻轻点头:“你婆母自有你婆母的打算,这爵位…圣上既然已经金口玉言定了,说是先让五老爷袭了,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你们也不必再去争,靠着这一回的事,日后自然有你们的好处。”
三夫人知道自己丈夫心里是有不平的,叹口气,回去照着父亲的话劝他。
三老爷自己心里也明白,靠在炕上半天才翻了个身往里睡着:“我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像母亲说的,家里能给我和二哥的,都会给我。”
话说的没头没尾的,三夫人不知道他到底是想通了还是没想通,睡在他旁边,半响才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陈夫人便上门来了,前阵子天天宾客盈门,她并没登门,如今渐渐淡下来了,才过来。一过来就先跟卫老太太道喜。
卫老太太人逢喜事精神爽,也笑着跟陈夫人寒暄了几句。
陈夫人说完了场面话,才问:“七姑娘怎么不见?我这回来,可是有大事要请您劳动劳动七姑娘的。”
卫老太太便笑:“她是个多灾多难的,爹不疼娘不爱……”
卫安的身世,在外头人看来已经被默认了就是外室所生,所以被长宁郡主所不容。
陈夫人静默一瞬便又道:“这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如今连娘娘也金口玉言,说是既这么多年都当嫡女养着,往后也就是嫡女了,以前的事,便都过去了。”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我也是这样说,反正家门不幸,一笔糊涂账,可是好好的女孩儿,总不能真的就捏死了不管罢?娘娘仁慈,既发了话,她以后日子便也不算难过了。”又问陈夫人:“不知有什么事,要让她去?她去了京郊了。”
这年头就少有姑娘们能自己出门的,陈夫人诧异起来:“独独就她一个?”
“哪里。”卫老太太笑起来:“是陪着她二嫂散心去了,琨哥儿媳妇儿怀了身孕,总是不舒服,我便让她去别庄住着散散心,又让小七陪着去几日。”
陈夫人恍然大悟,便又道:“是这样……她倒真是个好的……”
卫老太太见她若有所思,便叹口气:“也是我让几个丫头都避出去,先避一避。”
陈夫人立时反应过来:“是为着过继的事儿?”
她已经听说了,这阵子卫家鸡飞狗跳的,天天有来不完的族人,先是最亲近的卫家两个老太爷,老侯爷的亲兄弟,后头又是那些稍远些的。
都觉得卫家没儿子,指着要不过继给卫家大房,要不过继给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