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下地皮
“奶奶, 咱们家离买房还差不少钱吧?”穆子期有些讶然, “县城一进的四合院, 一般的地段起码要一百五十两银子以上。”虽说本月没有盘账, 可大概的数字他还是知道的, 就算加上老叶氏那只价值四十两的玉镯子, 依然远远不够。
“你先算算, 好歹让我心里有个底。”老叶氏自然清楚,不过她看家里的几个孩子自打生意好起来后,似乎就无所求了。
“好吧, 奶奶你等等。”穆子期自然不会反驳,转身走回房,到他的床底下拉出一只木箱子, 打开拿出账本。
穆子清跟在他身后, 眼巴巴地看着他,问道:“大哥, 你真的要去学堂住?那我怎么办?我不想自己一个人在这间房睡。”好不容易托人弄到县里读书, 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呢, 大哥就要和自己分开。
“去帮忙点上蜡烛, 天快暗下来了。”穆子期见他亦步亦趋地跟着自己, 就想给他找点事做。
此时他们刚吃完晚饭,本来在院子里乘凉的, 结果就说到算账的事。
“天没有黑呢,估摸着广场的戏还没有开始。”穆子清不肯动弹, 鞋子在青石铺就的地板上用力磨蹭了下, 低着头嘀咕。
这两天县城里来了一群唱戏说书的人,每天晚上在县城预留的广场上又唱又说,有传统的戏剧,也有改编的舞台剧,题材来自于这次大夏攻下福省的作战过程,主要表现夏军的英勇顽强和强大武力,树立了不少英雄的形象。
穆子期本来对听戏没有兴趣的,以前在老家时趁着日子好过,他去戏楼里听过两次,结果发现自己完全欣赏不来。这次不同,大夏官府的宣传队唱的戏通俗易懂,用的是大白话,显然是改编过的。
可想而知,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古代,这种说唱的舞台剧多么受人追捧了!每天太阳还未落山,就有一群群的人刚放下饭碗就跑到广场等待。
连附近村庄的村民都跑来了。
穆子期他们去看过一次,第二晚再去时,发现是同样的内容,人更多,今晚就干脆没有去挤了。
不知道该不该庆幸,他在县衙的实践活动刚结束,宣传队才来,否则他也许得像县衙的其他人一样,天天晚上到广场值勤,特别是城管部和治安部,更是忙得团团转,就怕百姓聚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群体恶性事件,不说踩踏之类的,单是孩子们的安全就够让人担忧的了。
大夏的治安再好,也是有阴影的,犯罪行为一直存在。
“哎,三郎,你都十一岁了,以前在村里也有一段时间是自己睡,难不成现在不敢了?奶奶他们在对面住着呢。”穆子期见他头低低的,样子有些可怜兮兮,忍不住揉揉他的脑袋,安慰道,“我这又不是不回来,咱们每天都能见面。”
“不一样的。”穆子清抬头看他,“明天大哥就去上学了,等初三这一年过去,大哥你的成绩那么好,定能考上高中,这样一来,你就要去府城读书。府城离县里这么远,回来一趟都要半天时间,那以后咱们兄弟睡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人总是越长越大,说不定没有几年,大哥就给我们找位大嫂回来了。”
平安县没有高中,只有明州府才有一所。
听完他的话,穆子期有些怔然,他拍拍对方的肩膀,叹道:“三郎长大了。”会思考了,就是想得太远。
想想也是,兄弟俩亲密无间的时期其实就在少年时,等大家一长大,要忙于学业和事业,加上成亲生子,能像这样窝在一起谈心说话的时间就少了。
“大哥,那你答应不去住学堂了?”穆子清眼睛一亮。
“不行,我还是认为在学堂住对我有好处,这样吧,每七天里我回来住两晚。”穆子期残忍拒绝。
“啊?”穆子清大失所望,他还以为自己把大哥说服了呢,“那岂不是家里晚上就只有我一个男人?阴盛阳衰啊。”
“你把小远忘记了,他虽然只有一岁多,可他将来同样是男人。”穆子期笑道。陈承远是陈香儿子的大名,婴儿时期的他让穆子期等人头痛欲裂,但现在的他正处于最可爱的时候,很受大家喜欢。
“你们兄弟在屋里磨蹭什么?”老叶氏在院子里左等右等,不见他们出来,忍不住喊了一声。
“出去吧。”穆子期使个眼色,两人很快就拿好东西出去。
“咱们家一年的收入有这几项,一是大蒜的收入。官府下发的蒜种非常好,加上管理得当,亩产八百到九百斤,中途还割过一次蒜薹卖,这样一算,每年种植大蒜的收入达到十二两。咱们家种了两次,就有二十四两;第二是荔枝,山坡上的荔枝树长得越来越好了,产果一年比一年多,现在的人舍得吃,这两年单是荔枝就有四两银子,已经把成本赚回来了。”
穆子期说到这里忍不住露出笑容,这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虽然三年才能回本,速度是慢了点,可之后结的荔枝除去每年的人工和肥料,剩下的就全是利润了,而且他们家的荔枝树还没有到盛果期呢。
听到这里,老叶氏他们也很是高兴。
“奶奶,大哥,兴许以后的荔枝就卖不了那么贵了。”穆子清却有些忧虑,“咱们家的荔枝一挣钱,村里人都看着呢,我上次回村,就听到有人说明年开春他们也在山上种荔枝。”荔枝一多就不值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没事,等他们的荔枝树长大能结果,咱们已经卖了好几年,该挣的钱能挣到,这叫一步领先才能有肉吃。”穆子期笑了起来,“等过段时间我回家一趟,把荔枝树嫁接,既然有这么多人想种,咱们可以卖嫁接的树苗,想当初我去邻县买树苗还得花四十文钱一株。”
他转向老叶氏解释道,“奶奶,这两个月我跟着县衙的人跑遍整个平安县,发现咱们县没有什么矿物,大面积连在一起的水田不多,反倒是山坡或坡地不少,这些都是旱地。当时知县在会上就提出要发展特色农业。不说别的,单是大蒜种植就是一条好出路,有官府找路子卖出去,咱们田里的大蒜一成熟就不愁卖,你没见这两年整个芙蓉镇都种上了吗?”
说不定以后有个“大蒜之乡”的称呼。
老叶氏和穆子清若有所思,连连点头。
“咱们家运气好,找来的荔枝品种不错,大家都爱吃,如果村里人真的想种植荔枝,那咱们卖荔枝苗一定能行。等以后村里的荔枝形成规模,不用我们主动运出去卖,那些商人就自动送上门了。”穆子期为自己刚才的灵机一动高兴不已,大概穿越最大的好处除了表现在学习上,见多识广也是一种隐形的好处吧。
前世许多种植大户种出名堂后,后面他们就可以卖苗种,同样是创收的路子。
“好,那等你休息那天,咱们全家就回村嫁接树苗。”老叶氏一锤定音,“到时让陈香他们在这里守着店子就行。”春季和秋季是适宜嫁接荔枝苗的时间段。
“嗯,那咱们继续说。”穆子期暂且不去考虑嫁接的成活率,反正总能有成活的,“第三项收入就是每年收完大蒜后种植的玉米和黄豆,玉米不用说,卖出去很少,家里包饺子要用到它,不过单是黄豆每年就有四两至五两的收入。”
“最后一项就是饺子馆的利润了,这两年一共差不多挣得四十两,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收入,比如我和三郎的奖学金,再减去买米等花费,如今账面上有六十两,剩下的几百文钱我就不说了。”穆子期笑道,“幸亏有饺子馆,又不用交税,要不然咱们还真赚不来这么多。”
这话让老叶氏两人忍不住暗暗点头。
“没有外债了终归是好事。”老叶氏想到欠钱庄的钱总算还清了,心里就一阵轻松,再看看穆子期兄弟俩,赞道,“还有你们兄弟念书争气,每次都有奖学金,要不然也存不下这么多钱。”
“奶奶,我不如大哥厉害,大哥读书是挣钱,我还是要花钱的。”说到这里,穆子清就有些不好意思,自从他二年级下学期调到县城读书后,他就再也没有得过第一名,一般都是在第二名或第三名徘徊。没办法,第一名的那位同学太厉害了,明明没看他有多努力,可每次考试偏偏都能排在第一。
“没事,你也很厉害!”穆子期安慰般摸摸他的脑袋,他查探过了,他们年级那个第一名是学神,天生智商高。不像穆子清,是后天学霸,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好成绩。
这种情形,他前世早就经历过了。作为一名普通学霸来说,重要的不是妒忌,而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继续努力。
“嗯,大哥,我明白。”早被喂过心灵鸡汤的穆子清重重点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洁的牙齿,显得可爱无比。当然,要忽略上下两个黑洞,这是小家伙正在换牙的证明。
“奶奶,只有六十两银子如何买房?”两人又说笑了一阵,见老叶氏在拿着账本看,穆子期不由得询问。
“去向大夏钱庄借钱,我问过了,咱们家在乡下有地,县里有家饺子馆,钱庄是肯借钱让我们买房的。大郎,你前几天不是说阳城那边又要送一批流民过来?我看平安县以后人会越来越多,这里会越来越热闹,再不买房,以后就贵了。”老叶氏感叹,“本来想留着银子让你们读书,可这里眼看着住不下,想来想去,还是早点买才好。”到底是租的房子,没有安全感。
在县城住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已经习惯县城的便利和繁华,以后应该不会再回村定居了。当初选择在乡下种田,也是为了大夏的户籍。
只是她真不想借钱,总是欠钱的感觉让她有些不踏实。
“奶奶,您真有眼光。”穆子期竖起大拇指,虽说老叶氏不说,他迟早也会提出来。
买房的事就这么定下了,晚上穆圆圆他们看完戏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很是茫然。
怎么突然就决定去借钱买房了呢?
“老太太,买房是件好事,我看店铺的租金一直在涨,房子的价钱可能也是如此。”瑞珠倒是赞同,嘴巴动了动,想来想去还是没有说出口。
她打算明天陈香一来就和他商量,是不是把他们欠穆家的银子还掉。之前在清水镇上船时,穆家可是帮他们出了二十两银子!
虽说穆家一直说不用还,但陈香一直记在心里,那时的他心安理得,但来到大夏,发现穆家竟然提都没提卖身契的事,如此一来,那二十两就得自己出了。
以前还好,那时挣不了多少钱,现在不同,这两年饺子馆三成的分红几乎能让他们还清债务。
“我就是这么想的。”老叶氏笑眯眯道,“几进的房子买不了,一进的院子也难找到合适的,不过我们可以买地皮,就算小了点,可我听说阳城那边能把房子盖成两层,这样人多也能够住。”
要不是水泥钢筋的产量不够,可能到处都是楼房了。穆子期听到这里就暗暗嘀咕。
聚在一起居住是人的习性,他们这片土地的人更是如此。这样的话,城市就容易住不下,房价会越来越高。
老叶氏的行动力非常强,才刚说起买房,没过两天,她就叫陈香帮她跑手续,等穆子期知道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要开始签字了。
地皮挂在老叶氏名下,本来她是想写穆子期名字的,可穆子期没同意。这个家弟弟妹妹都有份,如果他们知道,那心里会如何想?家里的气氛还会像这般和睦吗?
别看弟弟妹妹年纪还小,但穆子期从来不低看他们,他相信他们是懂得这些的。
经过和陈香协商推让,老叶氏最后还是收下十两银子,其他的一笔勾销。
老叶氏买下的那块地皮有差不多半亩大小,穆子期估算了下,将近四百平方,位于城北,那里目前还人烟稀少,官府没开发到那边。就算如此,价格还是挺高的,足足花了一百零五两,为此他们向钱庄借了三十两银子,每月的月息达到一百二十文钱。
想到还要继续赚钱建房,穆子期等人一下子又有了动力。
九月份,在初三开学后,穆子期把心思收回来,继续认真读书。
开学不久,他看着刚拿到手的最新一期《中学算学报》,还有另外一张《故事报》,暗暗沉思,心里很是挣扎。
自己到底是写一篇故事投稿,还是在学报上用几种方法做题?两样都有稿费,可总有个取舍吧?
“你先算算, 好歹让我心里有个底。”老叶氏自然清楚,不过她看家里的几个孩子自打生意好起来后,似乎就无所求了。
“好吧, 奶奶你等等。”穆子期自然不会反驳,转身走回房,到他的床底下拉出一只木箱子, 打开拿出账本。
穆子清跟在他身后, 眼巴巴地看着他,问道:“大哥, 你真的要去学堂住?那我怎么办?我不想自己一个人在这间房睡。”好不容易托人弄到县里读书, 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呢, 大哥就要和自己分开。
“去帮忙点上蜡烛, 天快暗下来了。”穆子期见他亦步亦趋地跟着自己, 就想给他找点事做。
此时他们刚吃完晚饭,本来在院子里乘凉的, 结果就说到算账的事。
“天没有黑呢,估摸着广场的戏还没有开始。”穆子清不肯动弹, 鞋子在青石铺就的地板上用力磨蹭了下, 低着头嘀咕。
这两天县城里来了一群唱戏说书的人,每天晚上在县城预留的广场上又唱又说,有传统的戏剧,也有改编的舞台剧,题材来自于这次大夏攻下福省的作战过程,主要表现夏军的英勇顽强和强大武力,树立了不少英雄的形象。
穆子期本来对听戏没有兴趣的,以前在老家时趁着日子好过,他去戏楼里听过两次,结果发现自己完全欣赏不来。这次不同,大夏官府的宣传队唱的戏通俗易懂,用的是大白话,显然是改编过的。
可想而知,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古代,这种说唱的舞台剧多么受人追捧了!每天太阳还未落山,就有一群群的人刚放下饭碗就跑到广场等待。
连附近村庄的村民都跑来了。
穆子期他们去看过一次,第二晚再去时,发现是同样的内容,人更多,今晚就干脆没有去挤了。
不知道该不该庆幸,他在县衙的实践活动刚结束,宣传队才来,否则他也许得像县衙的其他人一样,天天晚上到广场值勤,特别是城管部和治安部,更是忙得团团转,就怕百姓聚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群体恶性事件,不说踩踏之类的,单是孩子们的安全就够让人担忧的了。
大夏的治安再好,也是有阴影的,犯罪行为一直存在。
“哎,三郎,你都十一岁了,以前在村里也有一段时间是自己睡,难不成现在不敢了?奶奶他们在对面住着呢。”穆子期见他头低低的,样子有些可怜兮兮,忍不住揉揉他的脑袋,安慰道,“我这又不是不回来,咱们每天都能见面。”
“不一样的。”穆子清抬头看他,“明天大哥就去上学了,等初三这一年过去,大哥你的成绩那么好,定能考上高中,这样一来,你就要去府城读书。府城离县里这么远,回来一趟都要半天时间,那以后咱们兄弟睡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人总是越长越大,说不定没有几年,大哥就给我们找位大嫂回来了。”
平安县没有高中,只有明州府才有一所。
听完他的话,穆子期有些怔然,他拍拍对方的肩膀,叹道:“三郎长大了。”会思考了,就是想得太远。
想想也是,兄弟俩亲密无间的时期其实就在少年时,等大家一长大,要忙于学业和事业,加上成亲生子,能像这样窝在一起谈心说话的时间就少了。
“大哥,那你答应不去住学堂了?”穆子清眼睛一亮。
“不行,我还是认为在学堂住对我有好处,这样吧,每七天里我回来住两晚。”穆子期残忍拒绝。
“啊?”穆子清大失所望,他还以为自己把大哥说服了呢,“那岂不是家里晚上就只有我一个男人?阴盛阳衰啊。”
“你把小远忘记了,他虽然只有一岁多,可他将来同样是男人。”穆子期笑道。陈承远是陈香儿子的大名,婴儿时期的他让穆子期等人头痛欲裂,但现在的他正处于最可爱的时候,很受大家喜欢。
“你们兄弟在屋里磨蹭什么?”老叶氏在院子里左等右等,不见他们出来,忍不住喊了一声。
“出去吧。”穆子期使个眼色,两人很快就拿好东西出去。
“咱们家一年的收入有这几项,一是大蒜的收入。官府下发的蒜种非常好,加上管理得当,亩产八百到九百斤,中途还割过一次蒜薹卖,这样一算,每年种植大蒜的收入达到十二两。咱们家种了两次,就有二十四两;第二是荔枝,山坡上的荔枝树长得越来越好了,产果一年比一年多,现在的人舍得吃,这两年单是荔枝就有四两银子,已经把成本赚回来了。”
穆子期说到这里忍不住露出笑容,这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虽然三年才能回本,速度是慢了点,可之后结的荔枝除去每年的人工和肥料,剩下的就全是利润了,而且他们家的荔枝树还没有到盛果期呢。
听到这里,老叶氏他们也很是高兴。
“奶奶,大哥,兴许以后的荔枝就卖不了那么贵了。”穆子清却有些忧虑,“咱们家的荔枝一挣钱,村里人都看着呢,我上次回村,就听到有人说明年开春他们也在山上种荔枝。”荔枝一多就不值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没事,等他们的荔枝树长大能结果,咱们已经卖了好几年,该挣的钱能挣到,这叫一步领先才能有肉吃。”穆子期笑了起来,“等过段时间我回家一趟,把荔枝树嫁接,既然有这么多人想种,咱们可以卖嫁接的树苗,想当初我去邻县买树苗还得花四十文钱一株。”
他转向老叶氏解释道,“奶奶,这两个月我跟着县衙的人跑遍整个平安县,发现咱们县没有什么矿物,大面积连在一起的水田不多,反倒是山坡或坡地不少,这些都是旱地。当时知县在会上就提出要发展特色农业。不说别的,单是大蒜种植就是一条好出路,有官府找路子卖出去,咱们田里的大蒜一成熟就不愁卖,你没见这两年整个芙蓉镇都种上了吗?”
说不定以后有个“大蒜之乡”的称呼。
老叶氏和穆子清若有所思,连连点头。
“咱们家运气好,找来的荔枝品种不错,大家都爱吃,如果村里人真的想种植荔枝,那咱们卖荔枝苗一定能行。等以后村里的荔枝形成规模,不用我们主动运出去卖,那些商人就自动送上门了。”穆子期为自己刚才的灵机一动高兴不已,大概穿越最大的好处除了表现在学习上,见多识广也是一种隐形的好处吧。
前世许多种植大户种出名堂后,后面他们就可以卖苗种,同样是创收的路子。
“好,那等你休息那天,咱们全家就回村嫁接树苗。”老叶氏一锤定音,“到时让陈香他们在这里守着店子就行。”春季和秋季是适宜嫁接荔枝苗的时间段。
“嗯,那咱们继续说。”穆子期暂且不去考虑嫁接的成活率,反正总能有成活的,“第三项收入就是每年收完大蒜后种植的玉米和黄豆,玉米不用说,卖出去很少,家里包饺子要用到它,不过单是黄豆每年就有四两至五两的收入。”
“最后一项就是饺子馆的利润了,这两年一共差不多挣得四十两,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收入,比如我和三郎的奖学金,再减去买米等花费,如今账面上有六十两,剩下的几百文钱我就不说了。”穆子期笑道,“幸亏有饺子馆,又不用交税,要不然咱们还真赚不来这么多。”
这话让老叶氏两人忍不住暗暗点头。
“没有外债了终归是好事。”老叶氏想到欠钱庄的钱总算还清了,心里就一阵轻松,再看看穆子期兄弟俩,赞道,“还有你们兄弟念书争气,每次都有奖学金,要不然也存不下这么多钱。”
“奶奶,我不如大哥厉害,大哥读书是挣钱,我还是要花钱的。”说到这里,穆子清就有些不好意思,自从他二年级下学期调到县城读书后,他就再也没有得过第一名,一般都是在第二名或第三名徘徊。没办法,第一名的那位同学太厉害了,明明没看他有多努力,可每次考试偏偏都能排在第一。
“没事,你也很厉害!”穆子期安慰般摸摸他的脑袋,他查探过了,他们年级那个第一名是学神,天生智商高。不像穆子清,是后天学霸,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好成绩。
这种情形,他前世早就经历过了。作为一名普通学霸来说,重要的不是妒忌,而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继续努力。
“嗯,大哥,我明白。”早被喂过心灵鸡汤的穆子清重重点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洁的牙齿,显得可爱无比。当然,要忽略上下两个黑洞,这是小家伙正在换牙的证明。
“奶奶,只有六十两银子如何买房?”两人又说笑了一阵,见老叶氏在拿着账本看,穆子期不由得询问。
“去向大夏钱庄借钱,我问过了,咱们家在乡下有地,县里有家饺子馆,钱庄是肯借钱让我们买房的。大郎,你前几天不是说阳城那边又要送一批流民过来?我看平安县以后人会越来越多,这里会越来越热闹,再不买房,以后就贵了。”老叶氏感叹,“本来想留着银子让你们读书,可这里眼看着住不下,想来想去,还是早点买才好。”到底是租的房子,没有安全感。
在县城住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已经习惯县城的便利和繁华,以后应该不会再回村定居了。当初选择在乡下种田,也是为了大夏的户籍。
只是她真不想借钱,总是欠钱的感觉让她有些不踏实。
“奶奶,您真有眼光。”穆子期竖起大拇指,虽说老叶氏不说,他迟早也会提出来。
买房的事就这么定下了,晚上穆圆圆他们看完戏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很是茫然。
怎么突然就决定去借钱买房了呢?
“老太太,买房是件好事,我看店铺的租金一直在涨,房子的价钱可能也是如此。”瑞珠倒是赞同,嘴巴动了动,想来想去还是没有说出口。
她打算明天陈香一来就和他商量,是不是把他们欠穆家的银子还掉。之前在清水镇上船时,穆家可是帮他们出了二十两银子!
虽说穆家一直说不用还,但陈香一直记在心里,那时的他心安理得,但来到大夏,发现穆家竟然提都没提卖身契的事,如此一来,那二十两就得自己出了。
以前还好,那时挣不了多少钱,现在不同,这两年饺子馆三成的分红几乎能让他们还清债务。
“我就是这么想的。”老叶氏笑眯眯道,“几进的房子买不了,一进的院子也难找到合适的,不过我们可以买地皮,就算小了点,可我听说阳城那边能把房子盖成两层,这样人多也能够住。”
要不是水泥钢筋的产量不够,可能到处都是楼房了。穆子期听到这里就暗暗嘀咕。
聚在一起居住是人的习性,他们这片土地的人更是如此。这样的话,城市就容易住不下,房价会越来越高。
老叶氏的行动力非常强,才刚说起买房,没过两天,她就叫陈香帮她跑手续,等穆子期知道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要开始签字了。
地皮挂在老叶氏名下,本来她是想写穆子期名字的,可穆子期没同意。这个家弟弟妹妹都有份,如果他们知道,那心里会如何想?家里的气氛还会像这般和睦吗?
别看弟弟妹妹年纪还小,但穆子期从来不低看他们,他相信他们是懂得这些的。
经过和陈香协商推让,老叶氏最后还是收下十两银子,其他的一笔勾销。
老叶氏买下的那块地皮有差不多半亩大小,穆子期估算了下,将近四百平方,位于城北,那里目前还人烟稀少,官府没开发到那边。就算如此,价格还是挺高的,足足花了一百零五两,为此他们向钱庄借了三十两银子,每月的月息达到一百二十文钱。
想到还要继续赚钱建房,穆子期等人一下子又有了动力。
九月份,在初三开学后,穆子期把心思收回来,继续认真读书。
开学不久,他看着刚拿到手的最新一期《中学算学报》,还有另外一张《故事报》,暗暗沉思,心里很是挣扎。
自己到底是写一篇故事投稿,还是在学报上用几种方法做题?两样都有稿费,可总有个取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