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雪城安营
  大量的货轮源源不断地驶入伊斯峡湾,在朗伊尔城靠海的一侧,几座大型码头已经被早早地搭建起来,数不清的物资堆积在码头上,很快又被赶过来的车队装运到营地里去。
  现在的极地仍是夏天,气温在零度以上,而且每天白昼的时间几乎接近24小时,这样的环境为工程进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了加赶营地搭建的工期,来自各国的基建队伍几乎全天不休连轴在转。
  工人们以三班倒的形式忙碌着,附近还有巡逻队的身影,这些军人们在周边巡视着,主要是防止有北极熊等生物靠近营地威胁到里面人员的安全。
  旁边矿山的山腰上,一个“铁匣子”矗立在冰雪中,那是“末日种子库”的大门,上一次光临这里的人是来自华国的科考队,他们于数月前来到里面寻找和外星文明有关的东西,但是却一无所获。
  “我们能在这里揭开外星文明的秘密吗?”一名外国的科研人员将手撑在“铁匣子”的大门上,他的皮革手套外沾满了冰雪。
  “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只要愿意尝试就会有未来,”站在对面的老人平静地说道,他的目光落在山脚下的营地中,望着那些小如芝麻的工人以及蚕豆大小的车辆,心里颇有些感慨。
  “乔治?马瑟先生,这个营地即使离得再远,但是在我眼中它的规模都是非常庞大的,这应该是自人类在金字塔以及长城之后的又一项奇迹了。”刚才用手撑在门上的男子将手放了下来,他朝对面的老人说道,“后面我们用作时间旅行的设备是要安装在种子库里面吗?”
  “只有传送设备会安装在里面,能源以及支撑系统太大太杂,种子库里的空间有限,恐怕要放的话也只能放进去十分之一的部分。”老人正是当初在休斯敦研究所主持交流大会的天体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乔治?马瑟。他这次早早地就来了朗伊尔城,并在这边代表米国主持大局。
  华国的秦逸院士以及庞志科院士还在来的路上,他们抵达朗伊尔城的时间会比乔治?马瑟等人稍晚一些,华国最先出发的是基建队伍,这批人如今是营地内建筑工人中的主力。
  “罗宾,你觉得它很庞大吗?”乔治?马瑟用手朝着远处的营地比划了一下,那座绵延几公里长的营地在他的手掌下就像一块长方形的盒子。
  “你看,朗伊尔城的规模和它比起来都要逊色不少,”对面的男子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兴奋地神色。
  “如果我们的地球变成斯诺克台球一般大小的话,珠穆朗玛峰只是上面一个0.04毫米的凸起的小点。”乔治?马瑟笑了笑道,他没有去在意罗宾惊讶的样子,只是淡淡地继续说道,“世界很大,而我们人类的心智太过狭隘,对于整个宇宙而言,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你我甚至连蝼蚁都算不上。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罗宾不太明白乔治?马瑟为什么突然要说这样一番话,他点了点头,对这位前辈的观点表示赞同。
  “华国人这一次或许真的抓住了方向,”老人说道。
  “这就是你全力拥护“冰川行动”的原因吗?博士。“罗宾突然有些好奇,因为当初在国内的时候,这项计划通过使团负责人欧文?维塞尔传达到总统的面前,反对的人也有,其中就有科学界中享有盛名的几位泰斗。但面前的这位老人是这项计划的坚定拥护者,不仅仅是他,还有休斯敦研究所的马里奥博士等人,在他们的游说下,总统终于答应让国家加入到这项行动计划中来。
  华国人在崇明的发展模式给其他所有国家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大家看到窗外的希望,而华国在此时抛出的“冰川行动”也是对许多国家都具有无法拒绝的诱惑力。
  米国参与进来的态度是谨慎的,因为他们除了要考虑人类未来的出路之外,还需要保障自己国力和霸权的稳定。当初总统的智囊团队曾连夜对此进行分析,再权衡过利弊之后,他们的观点其实是比较偏向于保守的。
  好在欧文?维塞尔以及乔治?马瑟等人的极力游说,最终才促成了这一项行动计划,没有人知道这些名宿和泰斗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大家在会议上谈得融洽,背后却是多方努力地结果。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罗宾又问道。
  “虽然我不知道这项行动的结果,但是‘冰川行动’却是我所有接触过的方案中最有可能打破僵局以及技术壁垒的计划。我的年纪以及身体已经无法支撑自己继续为国家服务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就要去和一些老朋友们见面,但至少现在我还能站在这里,可以去为国家思索一个方向。”
  “只有张教授的成果让我看到了自己期望的方向。”
  “你说的是那位华国的语言学家?”乔治?马瑟的话让罗宾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的模样出来。
  “是他,呵呵,我有些遗憾就是他为什么不是米国人。”乔治?马瑟说着笑了笑,随即又摇了摇头道,“希望这次天佑我们吧。”
  罗宾不知道乔治?马瑟说的我们是指米国还是全人类,他顺着乔治?马瑟目光向更远处望去,那里的峡湾中又有几艘货轮即将抵达码头。
  华国第二批基建队伍和工程材料被送了过来,一同抵达码头的还有米国运送设备的船只。“冰川行动”需要将人送往2010年11月7号的末日种子库,穿越的地点虽然就在种子库这里,但是时间却是摆在大家面前最大障碍。
  当初根据评估结果显示,支撑穿越时间的上限是三年左右,所以如果时间被继续延长,那成功率便会大幅度地下降。营地的建设也好,半山腰间设备的搭建也好,两者只能同步进行,工期也只能加快再加快。
  乔治?马瑟等人先期赶到这里的任务就是对相关设备的搭建进行指导和把关,山脚下营地内的基建工作则由华国方面来主导。
  所有工作的进度都精确到分钟甚至秒钟,这在人类工程学历史上极为罕见,大家这么做不是吹毛求疵,而是行动的要求必须要做到这种程度。时间每拖延上一秒,往设备中填充的能源就要对应地去增加,当能源被增加之后,设备组的数量同样也需要增加,这些事情都是紧密相联的,甚至一环扣着一环,只要任何一个部分出现疏忽,那大家的努力都有可能白费。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为如果在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最后参加穿越到2010年的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当然即便一切都顺利的进行下去,结果也不一定乐观,人类在探索的过程中付出的都是最宝贵的东西,除了青春还有生命。
  雪原上到处都是机械的轰鸣声,不远处的发电厂已经被启动了,里面的灯光在白昼下虽然不是很耀眼,但是从发电机里产出的能源却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工地上去。
  如果是在冬季施工,那难度会加大不少,此刻浅层的泥土是解冻过的,所以也是恰逢其时,只能说华国在时间上的选择刚刚好。
  前期的营房十分简陋,主要功能是以保暖为主,厢式的房间不是太透气,忙过一班的工人此时都在里面呼呼大睡,再过几个小时就会重新轮到他们接班。
  旁边食堂里备着热饮和熟食,方便工地上的体力劳动者随时都可以补充热量,在极地劳动是一项比较危险的事,特别是对于没有习惯这种环境的人来说。
  体力的下降以及饥饿都有可能导致身体的温度降低,进而发生体温过低以及冻伤等事故。大家刚来的时候这类事故就出现了好几起,直到发电厂被启动之后情况才出现了好转。
  热水和热食终于可以全天候保持,要知道最初的时候,洗澡的热水都有些不够,因为需要开水的话只能依靠船上的锅炉去烧,用柴油加热的开水用来给人喝都不够,没有人舍得再拿它去洗澡。
  乔治?马瑟等待的设备组终于全部被送过来了,前期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末日种子库外面的山腰处开拓出一大块平地,现在一车车的设备被用车辆运上山来,有些被安装进种子库内部,有的则被安装在外面固定的地点。
  乔治?马瑟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好在他的团队里各种人才都有,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可以快速地磨合出最优秀的方案。
  “真是谢天谢地,如果是冬天的话,这些冻土层怕是得要了我们的命,”山腰处的工程队是米国方面派过来的人,队里的工头在见到乔治?马瑟时这样庆幸地说道。
  “华国人在这项行动的制定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天时地利人和都考虑进去了,”乔治?马瑟也是发自内心地点了点头,从山脚下那片营地的施工进度来看,他现在已经十分欣赏华国人做事的态度和效率。
  “加油,鲍勃,可不要输给华国人了。”乔治?马瑟拍了拍那名工头的肩膀鼓励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