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再一个,他们现在都在小味轩干活,天天都累得要死,哪里还有力气再去忙活地里的活。
所以林娇杏干脆雇了两个人,收秋带播种冬小麦,一块儿帮她干了,省了她好些子力气。
收完了秋,种好了麦子,地里也就没啥大活了,粉条和小食摊这两件事就提上了日程。
做粉条不需要什么稀罕的设备,几口锅,几把漏勺,再搭几个挂粉条的高架子就可以了。
方景找来帮他忙的,是两兄弟,还是一对双胞胎,一个叫留柱,一个叫留全,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敦厚又老实,在村里的口碑不错。
仨人都是能干的,一天的时间内,就在林娇杏家院子里垒了两个锅灶,还从山上砍了树,搭了三个高架子。
红薯也收了上来,因为要的量大,价格还略低于市价。
红薯因为产量高,而且吃起来也不象别的粮食那么性温,吃多了烧心,所以基本上没人要,各家都是自产自销,吃不完了就挖个地窑放进去,实在没粮食吃了,就以红薯果腹,一些稍微富裕些的人家,红薯基本上都拿来喂猪了。
现在大伙儿听说红薯也能拿来换钱,都惊奇得不得了,不光是方家屯的人,就是别的村,也有人抢着把红薯卖给林娇杏。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探路眼红(十更)
林娇杏是初次做粉条,销量还没有,不敢多收,只收了有四五百斤的红薯,先做一些粉条出来探探路。
林娇杏一下子收这么多红薯,村里人都好奇林娇杏是干啥使,知道从林娇杏嘴里问不出什么,都去问方景或是槐花婶子。
没有林娇杏的同意,方景和槐花婶子当然不肯在外面乱说,只说是做一种吃食,具体是啥吃食,他们也不清楚。
不过很快的,村里人就发现林娇杏家院子里,挂了好几排细细长长的东西,他们都猜到肯定是红薯做的。
可具体是咋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又咋吃?好不好吃?他们就不知道了,所以都好奇地问林娇杏做出来的是啥吃食。
不管谁来问,林娇杏都会耐心地解答一番,说这是粉条,可以炒菜,也可以凉拌,若是和肉一块儿炖更好吃。
解答完了,再送给人家一小把粉条,教人家怎么做来吃。
不少人都笑林娇杏傻,说这粉条是个稀罕东西,若是卖钱,也能卖不少钱,现在都白送出去了,除了落了一个好名声,可是一文钱都见不到。
可林娇杏却不这么想,前世的时候,做广告还得不少钱花呢,她这么做,就相当于是给粉条做广告了。
可别小瞧了这口口相传的威力,林娇杏绝对相信,要不了两三天,她做粉条的事就会在十里八乡传遍。
而且不光在村里免费送,就是小味轩,林娇杏也推出了以粉条为主的菜式,有老食客来吃饭的时候,就免费赠送上一份,人家走的时候,同样的送上一小把粉条。
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的,林娇杏迅速打开了粉条的知名度,那些吃过以后,喜欢这个口味的,就来问林娇杏,哪里有卖粉条的,林娇杏就不失时机的把莫家的干货铺子推了出来。
粉条因为吃起来筋道,做起来也不复杂,最重要的是能长时间存放,所以刚一打开销路,销量便日益递增,据干货铺子的掌柜说,有不少外地人都慕名前来购买。
现在天还不冷,能吃的菜还算多,等到了冬天,天冷了,那时候基本上没啥菜可吃了,相信粉条的销量还会往上涨。
做生意最讲究的是要抢得先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最有钱赚。
后来虽然也有其他人尝试着做粉条,可因为不得要领,做出来的粉条,总归是比不上莫家铺子的粉条。
反正大伙儿早就认准了,要想吃好吃的粉条,就得去莫家干货铺子买,那里卖的才最正宗。
林娇杏的粉条顺顺当当的推了出去,槐花婶子的小食摊的生意也不错。
槐花婶子的小食摊跟小味轩不在一条街,是在另一条街的一个十字路口,不算繁华,可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
再加上槐花婶子的手艺,算是得了林娇杏的真传,来食摊上吃饭的,虽不能用顾客盈门来形容,可到饭点的时候,也是座无虚席,一个月赚上几两银子,是不在话下的。
林娇杏算是把槐花婶子一家都抬了起来,村里人羡慕的有,眼红的也有,当然,象何氏这种人,就是嫉恨了。
当初是林娇杏把方庆梅招到了小味轩,何氏一个月才有一两银子的进帐,要说起来,林娇杏已经算是很照顾方有根一家了。
可何氏这个人,不是个懂得感恩的,而且她还是个贪心的,方庆梅那一两银子,已经满足不了她了,她还想要更多,尤其是得知槐花婶子一家是林娇杏抬起来的,她就在家冲着方有根大发脾气,说林娇杏胳膊肘往外拐,宁肯把好处便宜了外人,也不肯多照顾一下他们这一门子人。
“她现在都已经自立门户了,跟咱这一门子也没啥关系了,她愿意抬谁就抬谁,咋能叫胳膊肘往外拐啊?”
方有根不反驳还好,他刚一反驳,便挨了何氏一巴掌。
“她再自立门户,她也是咱爹的未亡人,跟咱这一门子,也有扯不清的关系!
再说了,眼下庆林和庆海不还在她那儿养着吗?那俩孩子不是方家的人吗?就冲着那俩孩子,她也得多照顾咱这一门子,咱们日子过的好了,咱日后能亏了那俩孩子吗?孩子虽然她养着,可日后孩子长大了,盖屋子,讨媳妇,不还得咱们操心吗?
说到底,就算是她自立门户,她跟咱这一门子也脱不了干系,日后她要是做了啥丑事,外人一说起来,她还是咱家的人。
既然还是一家人,有了啥好事,那就得先顾着自已家,哪有先想着外人的?
可你看看她,跟咱争家产的时候,寸步不让,奶掰她几穗玉米棒子,她就告到老三爷那里,弄的咱奶下不来台,一转脸,她就把赚钱的买卖都教给了槐花这个外人,咋了,我是没手还是没脚,那种小吃食买卖,我不能去做吗?还有做粉条的活,她不能叫你去干吗,把你撇到一边,叫方景去干,这摆明了就是叫大伙儿看咱家的笑话!”
方有根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梅姐儿不是跟着她在饭馆里干活吗?一个月一两银子呢。”
“我呸,一个月一两银子算啥?!你去打听打听,槐花做那些小吃食,一个月要赚多少银子?你再去打听打听,在她那小味轩干活的人,人家都拿多少银子?梅姐儿年轻又俊俏,竟然跟那个粗使婆子一样的工钱!要不是有梅姐儿在那儿,她那饭馆的生意会这么红火吗?”
何氏这话,就有点胡搅蛮缠的意思了。
方庆梅只是在厨房里做些洗洗涮涮的活,她又不是站在饭馆门口迎客,饭馆生意好坏,跟她在不在饭馆里干活有啥关系?
方有根被何氏聒噪得烦不胜烦,突然站了起来,一言不发地走了出去。
何氏追到门口,对着他的背影骂道,“你走你走,有种今儿个别回来!”
方有根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还真是窝囊,年轻的时候被亲爹管得死死的,等到娶了媳妇,媳妇又不把他当人看,在她眼里,他就是一个会说话的牲口而已。
如果何氏单纯把他当牲口也还好了,他起码可以象牲口一样只是单纯的干活,吃饭,睡觉。
可偏偏的,何氏又时不时的要拿他当出气筒。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自责陌生人(一更)
所以林娇杏干脆雇了两个人,收秋带播种冬小麦,一块儿帮她干了,省了她好些子力气。
收完了秋,种好了麦子,地里也就没啥大活了,粉条和小食摊这两件事就提上了日程。
做粉条不需要什么稀罕的设备,几口锅,几把漏勺,再搭几个挂粉条的高架子就可以了。
方景找来帮他忙的,是两兄弟,还是一对双胞胎,一个叫留柱,一个叫留全,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敦厚又老实,在村里的口碑不错。
仨人都是能干的,一天的时间内,就在林娇杏家院子里垒了两个锅灶,还从山上砍了树,搭了三个高架子。
红薯也收了上来,因为要的量大,价格还略低于市价。
红薯因为产量高,而且吃起来也不象别的粮食那么性温,吃多了烧心,所以基本上没人要,各家都是自产自销,吃不完了就挖个地窑放进去,实在没粮食吃了,就以红薯果腹,一些稍微富裕些的人家,红薯基本上都拿来喂猪了。
现在大伙儿听说红薯也能拿来换钱,都惊奇得不得了,不光是方家屯的人,就是别的村,也有人抢着把红薯卖给林娇杏。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探路眼红(十更)
林娇杏是初次做粉条,销量还没有,不敢多收,只收了有四五百斤的红薯,先做一些粉条出来探探路。
林娇杏一下子收这么多红薯,村里人都好奇林娇杏是干啥使,知道从林娇杏嘴里问不出什么,都去问方景或是槐花婶子。
没有林娇杏的同意,方景和槐花婶子当然不肯在外面乱说,只说是做一种吃食,具体是啥吃食,他们也不清楚。
不过很快的,村里人就发现林娇杏家院子里,挂了好几排细细长长的东西,他们都猜到肯定是红薯做的。
可具体是咋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又咋吃?好不好吃?他们就不知道了,所以都好奇地问林娇杏做出来的是啥吃食。
不管谁来问,林娇杏都会耐心地解答一番,说这是粉条,可以炒菜,也可以凉拌,若是和肉一块儿炖更好吃。
解答完了,再送给人家一小把粉条,教人家怎么做来吃。
不少人都笑林娇杏傻,说这粉条是个稀罕东西,若是卖钱,也能卖不少钱,现在都白送出去了,除了落了一个好名声,可是一文钱都见不到。
可林娇杏却不这么想,前世的时候,做广告还得不少钱花呢,她这么做,就相当于是给粉条做广告了。
可别小瞧了这口口相传的威力,林娇杏绝对相信,要不了两三天,她做粉条的事就会在十里八乡传遍。
而且不光在村里免费送,就是小味轩,林娇杏也推出了以粉条为主的菜式,有老食客来吃饭的时候,就免费赠送上一份,人家走的时候,同样的送上一小把粉条。
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的,林娇杏迅速打开了粉条的知名度,那些吃过以后,喜欢这个口味的,就来问林娇杏,哪里有卖粉条的,林娇杏就不失时机的把莫家的干货铺子推了出来。
粉条因为吃起来筋道,做起来也不复杂,最重要的是能长时间存放,所以刚一打开销路,销量便日益递增,据干货铺子的掌柜说,有不少外地人都慕名前来购买。
现在天还不冷,能吃的菜还算多,等到了冬天,天冷了,那时候基本上没啥菜可吃了,相信粉条的销量还会往上涨。
做生意最讲究的是要抢得先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最有钱赚。
后来虽然也有其他人尝试着做粉条,可因为不得要领,做出来的粉条,总归是比不上莫家铺子的粉条。
反正大伙儿早就认准了,要想吃好吃的粉条,就得去莫家干货铺子买,那里卖的才最正宗。
林娇杏的粉条顺顺当当的推了出去,槐花婶子的小食摊的生意也不错。
槐花婶子的小食摊跟小味轩不在一条街,是在另一条街的一个十字路口,不算繁华,可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
再加上槐花婶子的手艺,算是得了林娇杏的真传,来食摊上吃饭的,虽不能用顾客盈门来形容,可到饭点的时候,也是座无虚席,一个月赚上几两银子,是不在话下的。
林娇杏算是把槐花婶子一家都抬了起来,村里人羡慕的有,眼红的也有,当然,象何氏这种人,就是嫉恨了。
当初是林娇杏把方庆梅招到了小味轩,何氏一个月才有一两银子的进帐,要说起来,林娇杏已经算是很照顾方有根一家了。
可何氏这个人,不是个懂得感恩的,而且她还是个贪心的,方庆梅那一两银子,已经满足不了她了,她还想要更多,尤其是得知槐花婶子一家是林娇杏抬起来的,她就在家冲着方有根大发脾气,说林娇杏胳膊肘往外拐,宁肯把好处便宜了外人,也不肯多照顾一下他们这一门子人。
“她现在都已经自立门户了,跟咱这一门子也没啥关系了,她愿意抬谁就抬谁,咋能叫胳膊肘往外拐啊?”
方有根不反驳还好,他刚一反驳,便挨了何氏一巴掌。
“她再自立门户,她也是咱爹的未亡人,跟咱这一门子,也有扯不清的关系!
再说了,眼下庆林和庆海不还在她那儿养着吗?那俩孩子不是方家的人吗?就冲着那俩孩子,她也得多照顾咱这一门子,咱们日子过的好了,咱日后能亏了那俩孩子吗?孩子虽然她养着,可日后孩子长大了,盖屋子,讨媳妇,不还得咱们操心吗?
说到底,就算是她自立门户,她跟咱这一门子也脱不了干系,日后她要是做了啥丑事,外人一说起来,她还是咱家的人。
既然还是一家人,有了啥好事,那就得先顾着自已家,哪有先想着外人的?
可你看看她,跟咱争家产的时候,寸步不让,奶掰她几穗玉米棒子,她就告到老三爷那里,弄的咱奶下不来台,一转脸,她就把赚钱的买卖都教给了槐花这个外人,咋了,我是没手还是没脚,那种小吃食买卖,我不能去做吗?还有做粉条的活,她不能叫你去干吗,把你撇到一边,叫方景去干,这摆明了就是叫大伙儿看咱家的笑话!”
方有根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梅姐儿不是跟着她在饭馆里干活吗?一个月一两银子呢。”
“我呸,一个月一两银子算啥?!你去打听打听,槐花做那些小吃食,一个月要赚多少银子?你再去打听打听,在她那小味轩干活的人,人家都拿多少银子?梅姐儿年轻又俊俏,竟然跟那个粗使婆子一样的工钱!要不是有梅姐儿在那儿,她那饭馆的生意会这么红火吗?”
何氏这话,就有点胡搅蛮缠的意思了。
方庆梅只是在厨房里做些洗洗涮涮的活,她又不是站在饭馆门口迎客,饭馆生意好坏,跟她在不在饭馆里干活有啥关系?
方有根被何氏聒噪得烦不胜烦,突然站了起来,一言不发地走了出去。
何氏追到门口,对着他的背影骂道,“你走你走,有种今儿个别回来!”
方有根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还真是窝囊,年轻的时候被亲爹管得死死的,等到娶了媳妇,媳妇又不把他当人看,在她眼里,他就是一个会说话的牲口而已。
如果何氏单纯把他当牲口也还好了,他起码可以象牲口一样只是单纯的干活,吃饭,睡觉。
可偏偏的,何氏又时不时的要拿他当出气筒。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自责陌生人(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