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惊变连连(一)
  “儿臣叩见父皇。”
  李泰一路走着,一路浅浅地笑着,可待得到了承庆殿的寝宫门口,立马换上了副凝重的表情,伸手整了整衣衫,悄悄地长出了口大气,而后方才就此转过了屏风,疾步抢到了龙榻前,紧着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是泰儿啊,免了罢。”
  太宗的心情很是不好,尽管他自己也是靠着玄武门兵变上的台,可真轮到自家儿子也有样学样地朝他动手之际,太宗这才知道这等被背叛的滋味有多难受,心情烦躁之下,根本无心去理政,也不愿接见大臣,一大早起来,便闷在了寝宫里,独自生着闷气,也就是见着李泰来了,方才勉强地挤出了几丝的笑容。
  “父皇,您可要善保龙体啊,您若是气病了,叫儿臣等如何自处啊,父皇。”
  尽管太宗已是叫了起,可李泰却并未站将起来,双眼一挤,泪水便已是流淌而下了,一边哽咽着,一边絮絮叨叨地哀告着,那小样子,要说多孝顺,便能有多孝顺。
  “傻孩子,朕这不是好好的么,来,到父皇身边来。”
  这一见李泰表现得如此之激动,太宗心里头立马便荡起了道暖流,双眼微红地朝着李泰招了招手,很是动感情地吩咐了一句道。
  “嗯。”
  李泰乖巧地应了一声,伸手胡乱地抹了把脸,而后方才起了身,行到了榻前,恭谨万分地躬身而立着。
  “唉,你娘过世得早,朕又忙于政务,对尔等关心也就有些不够,是朕之过也,若非如此,乾儿他也不致于……,唉,朕愧对你故去的娘亲啊,每一思及此,朕,朕……”
  望着李泰那张富态的脸庞,太宗立马便想起了已故去多年的长孙皇后,心当即便是一疼,说着,说着,竟自老泪纵横不已了。
  “父皇,都是儿臣等不孝,尽惹您生气,儿臣,儿臣……”
  这一见太宗伤心若此,李泰的心显然也被触动了,一头便跪倒在了地上,嚎啕大哭了起来,表演得极其之到位。
  “罢了,罢了,各人有各人的命,乾儿如此胆大妄为,那也是他咎由自取,与你无关,朕又岂会罪尔,来,坐朕身边来。”
  父子俩各怀心思地哭了一场之后,太宗郁闷的心情也渐好了些,待得见李泰真情流露,心中更是受用得很,这便伸手拍了拍龙榻,示意李泰陪着自己坐下叙话上一番。
  “诺,孩儿遵旨。”
  李泰的恸哭虽有着几分触景生情,可大部分是在演戏而已,收敛起来,也自不甚难,紧着应了一声之后,便即乖巧地坐在了太宗的身旁。
  “乾儿算是废了,且不去说他,然,东宫之位却是不宜久悬,朕属意于尔,泰儿可愿为否?”
  太宗这一向以来屡屡打压李承乾,而又屡屡给李泰参政议政的机会,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要扶李泰上马,当然了,李承乾的悍然造反却是有些出乎太宗的意料之外,可真细想了去,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对此,太宗恼火归恼火,却也不愿再多谈,挥手间便已将今日召李泰进宫的目的直白地道了出来。
  “能为父皇分忧,实儿臣之幸也。”
  李泰这么些年来在朝野间反反复复地折腾个不休,为的便是能入主东宫,而今,机会就在眼前,多年的心愿这就要实现了,李泰心中当真激动得个波澜壮阔不已,好在还算有点自制力,除了应答的言语间不可避免地带着颤音之外,倒也不曾有甚失礼之表现。
  “嗯,朕相信以泰儿之能为,当可承续祖业无疑,只是朕却有一忧虑,不知泰儿日后安待雉奴耶?”
  尽管见着李泰明显是在强行压制着心中的狂喜,可太宗却并不以为意,没旁的,但凡是天家子弟,就没谁不想承续大统的,李泰能在这等消息面前保持着一定的清醒,已然算是不错了的,至少在太宗看来是如此,然则这并非太宗关注的焦点,太宗真正在意的是李泰打算如何与幼子李治相处。
  “父皇,雉奴,吾弟也,儿臣深爱之,但有事,儿臣一力担之,断不肯委屈其半分,倘若儿臣能得侥幸,它年传承之际,当以雉奴为继也。”
  一听太宗果然似梁旭所料的那般重视李治,李泰的心头不由地便是一沉,好在演技还算高明,表态起来倒也果决得很。
  “若如此,泰儿又当置尔之诸子于何地哉?”
  李治乃是太宗一手拉扯大的儿子,这都已是十七岁了,还舍不得其出宫别居,足可见宠溺之深,而今听得李泰愿在将来传位给李治,太宗自是为之老怀大慰,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此事恐不太可能,毕竟李泰膝下已是数子,岂有传弟不传子之理。
  “父皇明鉴,在孩儿心中,雉奴之重,远胜儿臣诸子,他日儿臣若得侥幸,自当先立雉奴为皇太弟,为防诸子与雉奴争,儿臣若去,必先绞灭诸子,以全兄弟之义,若违此誓,叫儿臣不得好死,父皇,儿臣之心可昭日月,您若是不信,叫儿臣如何自处啊,父皇。”
  太宗这一问看似随意,可实际上么,却是真有心要让李治也当一回皇帝的,换而言之,于太宗来说,立李泰或是立李治其实都无甚分别,这么个意思是如此之明显,以李泰的小聪明,自不会听不出来,心头的冷意立马便更浓了几分,但却不敢有丝毫的流露,但见其先是指天画地地赌咒了一回,接着又是投身到了太宗的怀里,“胖鸟依人”地撒娇了起来。
  “朕信,朕信,吾儿向来言必行,行必果,朕又岂会不信哉,能得见泰儿与雉奴相亲若此,朕无憾矣,然,此事终归干系社稷之重,朕也须得问过诸般臣工们之意方好定夺,事未定前,吾儿万不可轻对人言,以免惹来物议,切记,切记。”
  诸子中,太宗一向最宠的便是李泰与李治,实际上,太宗自己也分不清二者间到底谁更重上一些,之所以想立李泰,固然有着李泰颇具才华之故,可更多的则是因李泰为长,遵循的是长幼有序的原则罢了,正因为此,太宗潜意思里就有着让兄弟二人都登帝位之想头,再被李泰这么一撒娇,愣是没了平常时的睿智,竟真就被李泰的一番荒谬谎言给打动了。
  “父皇圣明,您之教诲,儿臣自当牢记在心,断不敢有负父皇之重望。”
  这一见总算是将太宗给糊弄了过去,李泰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紧着便满口子应承了下来。
  “嗯,泰儿办事,朕自是信得过,事未定前,泰儿还须得谨慎行事,朕便不多留尔了,且先回罢。”
  该交待的既已是交待过了,太宗倒是不曾多留李泰,无他,概因太宗其实很清楚众宰辅们对李泰不甚亲善,而今,既是打算立李泰,太宗自是须得想出个说服诸般宰辅们的稳妥办法,以确保自己的意图能得以贯彻下去,而这,就须得花些时间去绸缪了的。
  “是,儿臣告退。”
  李泰本还想着再多巴结一下太宗,可这一听太宗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自是不敢再多逗留,赶忙起了身,恭谨地行了个礼,就此退出了承庆殿,乘马车一路便往自家府上赶了去……
  “子宏,子宏,哈哈……,父皇给孤准信了,哈哈……”
  骄横之人往往心中都藏不得事,李泰便是如此,哪怕太宗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莫要轻泄了父子间的私议之事,可李泰转过头去,便忘了个一干二净,一回到府上,便兴冲冲地径直去了书房,也不管书房里还有着几名书童在,得意洋洋地便冲着尚来不及起身见礼的梁旭好生炫耀了一把。
  “尔等尽皆退下!”
  一听李泰这般说法,梁旭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皱,不过么,倒是没急着刨根问底,而是冲着那几名随侍的书童一扬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喝令了一嗓子。
  “诺!”
  众书童们都知晓梁旭乃是魏王最信重之人,自是无人敢跟其对着干,哪怕心中都有着不小的好奇心思,却也不敢再在书房里稍有迁延,齐齐应了一声,便即鱼贯着退出了书房。
  “殿下可否将面圣之经过说与下官闻知?”
  将众书童们全都赶出了书房之后,梁旭这才恭谨地朝着李泰行了个礼,声线平和地发问了一句道。
  “好叫子宏得知,今日父皇将本王唤进了宫中……”
  李泰早就习惯了梁旭的谨慎风格,也没见怪他不请示便屏退书童们的做派,自得地笑了笑,便即将今日与太宗面谈的经过详详细细地道了出来,当然了,个中自是没忘了自我贴金上一番,却是没注意到梁旭越听,脸色便越沉,待得李泰说到自己将杀子为李治的继位铺平道路之际,梁旭的脸色已是黑得有若锅底一般,只是眼底深处却有着几丝不同寻常的讥讽之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