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奥数和菲尔兹(13/21)
吕丘建的一番话让在场的观众和卢蕊等朝廷台的工作人员恍然大悟,以前他们都以为只要重视科研,给科学家机会他们就能够取得成就,却没有想过这个机会如此昂贵。
演播大厅里一阵噪杂,众人都嗡嗡的议论着吕丘建刚才说过的话,“怪不得杨振宁、李政道他们在国外能够获奖,国内却没有出过诺奖得主,原来都是钱的问题啊!”梁笑感到一阵儿脸红,回去赶紧把自己在网上那几个喷体制、喷民族性的帖子删了去,免得这期节目播出后被鞭尸。
掌声过后,再次进入提问环节,这次站起来的是一名戴着眼镜的少女,她犹自带着几分不信服的语气问吕丘建,“吕博士,您刚才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数学领域应该不需要大量的投资,那么为什么我国有这么多的选手获得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却只有您一个人获得过菲尔兹奖呢?”
“首先我纠正你一个错误的观点,数学并非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四色定理就是利用超级计算机才得以证明!而超级计算机可是非常花钱的!”吕丘建笑笑继续回答,“我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吧!看看奥数的金牌和菲尔兹奖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菲尔兹奖获得者里有多少是奥数金牌得主!1978年的格里高利-马古利斯同时也是1962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但是在他之后十年时间都没有第二位奥数金牌得主登上菲尔兹奖的领奖台;一直到1990年的弗拉基米尔-德里菲尔德,他是1969年的奥数金牌得主!”
“然后奥数金牌得主就正式登上了菲尔兹奖的舞台,从德里菲尔德、高尔斯、拉佛阁到今年的佩雷尔曼和陶哲轩,几乎每一届都至少有一位奥数金牌得主获得菲尔兹奖!从他们获得奥数金牌到获得菲尔兹奖间隔了大约二十年的时间!”
“如果不算2002年菲尔兹特别奖的获得者怀尔斯教授,那么从1990年到现在一共诞生了18位菲尔兹奖得主,而这18位获奖者中一共有八位曾经获得过奥数金牌,这个比例还是非常大的!”
“那么获得奥数金牌是不是等于就有希望获得菲尔兹奖了呢?我只能说这两个奖项所需要的上限是不一样的!对于一般获奖者来说,他们得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满分42分已经是竭尽全力,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能得到42分是因为卷面上只有42分!我们的参赛选手能得到金牌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可以获得菲尔兹奖!”
“另外我们再看看我国选手参加奥赛的成绩!从1985年我国开始参加奥数比赛。到第五年的时候第一次获得总分第一,从1997年之后我们最低也是总分第二,这一成绩乍看起来值得骄傲!”
“但是。数学从来就是一个比拼个人能力而不是团队的学科,我们一直到2000年才获得了第一个个人金牌,按照从奥赛金牌到菲尔兹奖的二十年间隔计算,我们要到2020年之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才有机会!现在还远远没有到收获果实的时候!”
“对了。顺便说一句,再过几天就是数学新发现奖的颁奖日期了!恰好在这次的获奖名单里有两位就是我国的奥赛金牌得主,他们是我在京师大学的同学,我相信他们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状态,那么未来极有可能获得菲尔兹奖!”
吕丘建说的是和他同一届入学的张伟和恽之伟,后者和哈佛的埃尔基教授一样都是奥赛满分得主。在未来他们会先后获得只授予32岁以下年轻数学家的拉马努强数学奖!前途不可限量!
“另外数学虽然对资金的要求少一些。但对和国际前沿的接触要求的同样严格!而我们的数学家在之前就缺少这种机会,如果陈景润先生能和我一样在思维最旺盛的时候进入到普林斯顿、巴黎高等师范这样的数学圣地进行交流,那么我认为他会获得更大的成就!”
“现在这方面的障碍也在逐渐消除,互联网的发展让一名普通的数学系学生也能紧紧追随世界前沿的进展,发达的航空运输让和国际顶尖数学家面对面交流不再困难!另外还有南教授这样早年出国就读于世界顶尖学府的数学家归国,带来了最先进的学术理念,可以说现在的数学系学生正处于华国有史以来最幸福的时代!”
“所以,我认为菲尔兹奖和诺贝尔奖一样,目前只是时机尚未来到。等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的学者一定会站在这两座领奖台上!”尽管目前的数学界有些乱,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但就和诺贝尔奖一样,只要基数大了,总会有天才涌现的!我们华国人在智商上可是不会输给任何一个种族的!
解答完关于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提问之后,观众们变得轻松起来,问题也开始超多样化的发展,有的问起吕丘建的私生活,有的问起华国的太空探索计划;吕丘建对私人问题避而不谈,但是对太空探索计划却是大说特说。他来参加这次的节目就是要为了该计划造势,又怎么肯放过这个机会呢!
吕丘建描绘出一幅前景光辉的画卷,将宇宙的魅力呈现在现场观众的面前,引得他们为之心驰神往;就连梁笑也暗自琢磨着,科学看起来比汉语言文学要有意思多了啊!我要不要答应上次那家研究机构的入职邀请呢?
终于到了节目的尾声,卢蕊拿过话筒,“大家这么热情我实在不好意思宣布节目结束,不过吕博士已经有些累了,那么我们现在就进行最后一个提问吧!”
最后一个提问选中了一名身穿拜仁慕尼黑27号球衣的小伙子,他不等接过话筒就迫不及待的发问,“吕博士!我是一名球迷,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您在回国后还会参加足球比赛么?会不会代表国家队出赛?”(未 完待续 ~^~)
PS: 这一章的数据来自知乎网友卢旺杉,这位可是正儿八经数学系硕士哦!感谢nolikeme、charlesBING、爱在雁丘、所谓霸王、笑忘成书丶、蓝色的羽天、神级英雄迷、ykwfox711、Z道士、fly小燕子、纸酒店、极衍天、谪红尘、枫若梦、逍遥美酒浪子、轩辕昌磊、qiuqiujuno、靠!太扯了吧。、酒后不乱性的打赏。
感谢沸腾鱼丸、zxhm、蒙面侠输弱、青莲道士、19820428等人的月票。
演播大厅里一阵噪杂,众人都嗡嗡的议论着吕丘建刚才说过的话,“怪不得杨振宁、李政道他们在国外能够获奖,国内却没有出过诺奖得主,原来都是钱的问题啊!”梁笑感到一阵儿脸红,回去赶紧把自己在网上那几个喷体制、喷民族性的帖子删了去,免得这期节目播出后被鞭尸。
掌声过后,再次进入提问环节,这次站起来的是一名戴着眼镜的少女,她犹自带着几分不信服的语气问吕丘建,“吕博士,您刚才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数学领域应该不需要大量的投资,那么为什么我国有这么多的选手获得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却只有您一个人获得过菲尔兹奖呢?”
“首先我纠正你一个错误的观点,数学并非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四色定理就是利用超级计算机才得以证明!而超级计算机可是非常花钱的!”吕丘建笑笑继续回答,“我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吧!看看奥数的金牌和菲尔兹奖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菲尔兹奖获得者里有多少是奥数金牌得主!1978年的格里高利-马古利斯同时也是1962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但是在他之后十年时间都没有第二位奥数金牌得主登上菲尔兹奖的领奖台;一直到1990年的弗拉基米尔-德里菲尔德,他是1969年的奥数金牌得主!”
“然后奥数金牌得主就正式登上了菲尔兹奖的舞台,从德里菲尔德、高尔斯、拉佛阁到今年的佩雷尔曼和陶哲轩,几乎每一届都至少有一位奥数金牌得主获得菲尔兹奖!从他们获得奥数金牌到获得菲尔兹奖间隔了大约二十年的时间!”
“如果不算2002年菲尔兹特别奖的获得者怀尔斯教授,那么从1990年到现在一共诞生了18位菲尔兹奖得主,而这18位获奖者中一共有八位曾经获得过奥数金牌,这个比例还是非常大的!”
“那么获得奥数金牌是不是等于就有希望获得菲尔兹奖了呢?我只能说这两个奖项所需要的上限是不一样的!对于一般获奖者来说,他们得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满分42分已经是竭尽全力,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能得到42分是因为卷面上只有42分!我们的参赛选手能得到金牌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可以获得菲尔兹奖!”
“另外我们再看看我国选手参加奥赛的成绩!从1985年我国开始参加奥数比赛。到第五年的时候第一次获得总分第一,从1997年之后我们最低也是总分第二,这一成绩乍看起来值得骄傲!”
“但是。数学从来就是一个比拼个人能力而不是团队的学科,我们一直到2000年才获得了第一个个人金牌,按照从奥赛金牌到菲尔兹奖的二十年间隔计算,我们要到2020年之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才有机会!现在还远远没有到收获果实的时候!”
“对了。顺便说一句,再过几天就是数学新发现奖的颁奖日期了!恰好在这次的获奖名单里有两位就是我国的奥赛金牌得主,他们是我在京师大学的同学,我相信他们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状态,那么未来极有可能获得菲尔兹奖!”
吕丘建说的是和他同一届入学的张伟和恽之伟,后者和哈佛的埃尔基教授一样都是奥赛满分得主。在未来他们会先后获得只授予32岁以下年轻数学家的拉马努强数学奖!前途不可限量!
“另外数学虽然对资金的要求少一些。但对和国际前沿的接触要求的同样严格!而我们的数学家在之前就缺少这种机会,如果陈景润先生能和我一样在思维最旺盛的时候进入到普林斯顿、巴黎高等师范这样的数学圣地进行交流,那么我认为他会获得更大的成就!”
“现在这方面的障碍也在逐渐消除,互联网的发展让一名普通的数学系学生也能紧紧追随世界前沿的进展,发达的航空运输让和国际顶尖数学家面对面交流不再困难!另外还有南教授这样早年出国就读于世界顶尖学府的数学家归国,带来了最先进的学术理念,可以说现在的数学系学生正处于华国有史以来最幸福的时代!”
“所以,我认为菲尔兹奖和诺贝尔奖一样,目前只是时机尚未来到。等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的学者一定会站在这两座领奖台上!”尽管目前的数学界有些乱,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但就和诺贝尔奖一样,只要基数大了,总会有天才涌现的!我们华国人在智商上可是不会输给任何一个种族的!
解答完关于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提问之后,观众们变得轻松起来,问题也开始超多样化的发展,有的问起吕丘建的私生活,有的问起华国的太空探索计划;吕丘建对私人问题避而不谈,但是对太空探索计划却是大说特说。他来参加这次的节目就是要为了该计划造势,又怎么肯放过这个机会呢!
吕丘建描绘出一幅前景光辉的画卷,将宇宙的魅力呈现在现场观众的面前,引得他们为之心驰神往;就连梁笑也暗自琢磨着,科学看起来比汉语言文学要有意思多了啊!我要不要答应上次那家研究机构的入职邀请呢?
终于到了节目的尾声,卢蕊拿过话筒,“大家这么热情我实在不好意思宣布节目结束,不过吕博士已经有些累了,那么我们现在就进行最后一个提问吧!”
最后一个提问选中了一名身穿拜仁慕尼黑27号球衣的小伙子,他不等接过话筒就迫不及待的发问,“吕博士!我是一名球迷,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您在回国后还会参加足球比赛么?会不会代表国家队出赛?”(未 完待续 ~^~)
PS: 这一章的数据来自知乎网友卢旺杉,这位可是正儿八经数学系硕士哦!感谢nolikeme、charlesBING、爱在雁丘、所谓霸王、笑忘成书丶、蓝色的羽天、神级英雄迷、ykwfox711、Z道士、fly小燕子、纸酒店、极衍天、谪红尘、枫若梦、逍遥美酒浪子、轩辕昌磊、qiuqiujuno、靠!太扯了吧。、酒后不乱性的打赏。
感谢沸腾鱼丸、zxhm、蒙面侠输弱、青莲道士、19820428等人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