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盛世仿再临
贞元岁云暮,
朝有曲如钩。
风波势奔蹙,
日月光绸缪。
——————————元稹《阳城驿》
+++++++++++++++++++++++++++++++++++++
接近日暮时分,大明宫延英殿中,皇帝放下了黄帛天书,如释重负般。
“天降祥符,贺喜吾皇。”高岳、杜黄裳依次领头,其余的宰相和方岳便朗声祝贺。
皇帝的眼中泛起泪光,举手示意不必多礼。
很快,黄帛天书的具体内容在大明宫外陆续披露出来:此书为二丈长的黄绢丝帛,缠绕着中间的碧玉书轴,封头署名为玄元皇帝也即是太上老君,外面箍着五道青丝绳,发觉时其正系在两仪殿的鸱吻上,有五色光芒,经过数拨目击神人及察觉天书的巡城监子弟、中官、宫女的互相取证,情况和描述完全吻合。
而黄帛天书里面记载的条目,大约是如此三条。
一条,巍巍皇唐传至当今圣主,全是天命所归;
二条,当今圣主“虽有小跌宕,但终至长远”,且“清净无为,至孝至爱,垂拱而治”;
三条,皇唐圣人和贤人共理江山,国祚延永。
这三条,因为宰相和方岳们都在场亲眼看到的,所以绝对不会是假的。
而更铁的证据进一步传出:
在延英殿内,目决完黄帛天书后的皇帝,对诸位大臣坦诚:“其实上月朕在睡梦中,突觉殿内有一角燃起金光,朕心中觉得奇异,因平日里寝殿的帷幕全是青色或赤黄色,此光便格外醒目,朕在梦中起身,见一星冠羽衣、凛凛如仙人般的长者,对朕说下月必有赐福,转忽消失不见。”
“此赐福必是如今的黄帛天书,此长者即是玄元皇帝!”以太子少师高岳为首的大臣们恍然。
皇帝也点头,但语气犹自谦虚:“玄元皇帝之意,朕岂能不从?不过封禅历代罕有,目的只是为祈求华夏安泰、君臣和乐,不得过于弥漫铺张。”
群臣也都应允。
旬日后,近万华州父老再次来到京师,请求封禅。
这次皇帝答应下来,并邀请其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于含元殿前,举办大宴款待,且各自赐予钱帛。
由是父老乡亲们莫不歌舞醉倒,口诵太平,心满意足地离去。
集贤院、崇文馆、弘文馆诸学士,以陈京为首,立刻献上《天书祥符颂》,皇帝投桃报李,将陈京拔擢为四品。
中书侍郎杜黄裳下达堂牒,征召普天下精通贞观礼、开元礼的学者、儒生,皆赐七品八品官身,至大明宫史馆集合,誊录全国各地的符瑞祥异,且修撰封禅仪注。
太子少师高岳又向陛下举荐说,判度支自从裴延龄畏罪自裁后,始终由宰相兼领,因其事务繁多,不利于宰相们坐而论道,而王绍此人精于吏事、擅长财计,之前于西北营田水运、六城代北水运、征淮西供应粮草等职位上,全都忠勤恪守,运转无缺,可授户部侍郎兼判度支,领国库左右藏,监管度支、户部、盐铁三司事,主持此次封禅的财用。
皇帝自然答应,很快王绍入京,判三司,而各镇进奏院也都响应,踊跃支给“飞钱便换”,由京师里的质库兑换,百万贯的“赞礼钱”很快筹措完毕。接着经宰相批准,国库支出一百五十万贯来,而同时皇帝本人也从南库里拿出五十万贯来,交到王绍手中,王绍立刻马不停蹄,自全国各地调运封禅所需物资,并翻修建筑,建筑所需主要包括三方面:一个是皇帝前往华岳,沿途的行宫、桥梁、道路翻新;一个则是翻修华岳庙,并增设金天王观,供皇帝封禅之用;最后一个,则是要在禁内的金銮殿前,新筑一内道场,供安置黄帛天书。
恰好这时司马承祯的两位得意子弟,田良弘和蒋含弘都已来到长安城,这两位一听说有黄帛天书降临,顿时把验证真假的事抛诸九霄云外,即刻向中书门下及禁内奏请:
安置天书的内道场,即刻命名为“真阳观”,并在观内筑起“结采坛”九级,用沉香木雕刻为神舆,并用金银宝玉装饰,以黄帛天书作为玄元皇帝的“神体”,安放在神舆之中,陛下出行华岳时,要以天书神舆在前开导。
几乎同时,灵虚公主及数位京师女真炼师,至真阳观参与斋醮,结果灵虚当夜宿于寝殿中,又梦见其母昭德皇后,言封禅后当保皇唐国祚安康,次日灵虚公主的侍婢在辅兴坊灵虚女冠的桃树上,又看到一卷青帛天书,封头落款正是昭德皇后。
很快普王、王士平、义阳、德阳等各位皇亲国戚也不甘寂寞,纷纷上奏,称应将昭德皇后神格化,并在禁内再建一所女冠奉祀真容。
皇帝也只好答应下来,便传旨将灵虚女冠移至禁内。
心领神会的田良弘和蒋含弘,即刻将灵虚毕箓为“洞玄师”,互相间以师兄妹称呼,平起平坐。
到了五月,麟德殿中举办圣诞大筵,皇帝亲自观赏了骠国舞乐师演奏的“南诏奉圣乐”,而同时西蕃、南诏、骠国、环王、西域诸国都奉献了大批宝物来,最多的就是黄金、玛瑙、香料、生玉,用来制作封禅所用的各种玉器。
宴会后,有些微醺的皇帝安排了“封禅诸使”:
封禅处置使,中书令韦皋,太子少师高岳;
封禅度支使,太子少保杜佑,户部侍郎王绍;
封禅大礼使杜黄裳、仪礼使陆贽、仪仗使浑瑊、卤簿使高崇文;
封禅桥道使郑絪、孟光诚;
封禅仪注使陈京、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全是学士身份);
真阳观天书使,田良弘、蒋含弘;
灵虚观天书女真使,灵虚公主......
一时间京师乃至天下,顿有重归盛世的煦煦之感。
五月末,陈京将初步修撰好的封禅仪注书,献给皇帝过目,皇帝坚持和群臣一同审定,增删了十余处后,交还给陈京,限期半个月加以彻底完善。
于是集贤院、崇文弘文二馆,还有史馆,又要通宵达旦地加班加点。
表面的和缓川流下,始终有暗潮涌动。
“圣主让神策决胜军使兼合川节度使高崇文入京,为封禅卤簿使,此是何意?”剑南进奏院当间,韦皋如此询问各位随行而来的幕僚。
“神策军和神威军,是而今圣主最倚重的禁旅。”得到的回复如此。
韦皋点点头,然后便猜度说:“神策决胜军驻屯地在鄯城、临洮、积石三地,军力两万五千,据说高崇文此次要带五千兵过来,如单纯为圣主仪仗所需,会不会太多了点?不,我觉得这是针对我和逸崧来的。”
朝有曲如钩。
风波势奔蹙,
日月光绸缪。
——————————元稹《阳城驿》
+++++++++++++++++++++++++++++++++++++
接近日暮时分,大明宫延英殿中,皇帝放下了黄帛天书,如释重负般。
“天降祥符,贺喜吾皇。”高岳、杜黄裳依次领头,其余的宰相和方岳便朗声祝贺。
皇帝的眼中泛起泪光,举手示意不必多礼。
很快,黄帛天书的具体内容在大明宫外陆续披露出来:此书为二丈长的黄绢丝帛,缠绕着中间的碧玉书轴,封头署名为玄元皇帝也即是太上老君,外面箍着五道青丝绳,发觉时其正系在两仪殿的鸱吻上,有五色光芒,经过数拨目击神人及察觉天书的巡城监子弟、中官、宫女的互相取证,情况和描述完全吻合。
而黄帛天书里面记载的条目,大约是如此三条。
一条,巍巍皇唐传至当今圣主,全是天命所归;
二条,当今圣主“虽有小跌宕,但终至长远”,且“清净无为,至孝至爱,垂拱而治”;
三条,皇唐圣人和贤人共理江山,国祚延永。
这三条,因为宰相和方岳们都在场亲眼看到的,所以绝对不会是假的。
而更铁的证据进一步传出:
在延英殿内,目决完黄帛天书后的皇帝,对诸位大臣坦诚:“其实上月朕在睡梦中,突觉殿内有一角燃起金光,朕心中觉得奇异,因平日里寝殿的帷幕全是青色或赤黄色,此光便格外醒目,朕在梦中起身,见一星冠羽衣、凛凛如仙人般的长者,对朕说下月必有赐福,转忽消失不见。”
“此赐福必是如今的黄帛天书,此长者即是玄元皇帝!”以太子少师高岳为首的大臣们恍然。
皇帝也点头,但语气犹自谦虚:“玄元皇帝之意,朕岂能不从?不过封禅历代罕有,目的只是为祈求华夏安泰、君臣和乐,不得过于弥漫铺张。”
群臣也都应允。
旬日后,近万华州父老再次来到京师,请求封禅。
这次皇帝答应下来,并邀请其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于含元殿前,举办大宴款待,且各自赐予钱帛。
由是父老乡亲们莫不歌舞醉倒,口诵太平,心满意足地离去。
集贤院、崇文馆、弘文馆诸学士,以陈京为首,立刻献上《天书祥符颂》,皇帝投桃报李,将陈京拔擢为四品。
中书侍郎杜黄裳下达堂牒,征召普天下精通贞观礼、开元礼的学者、儒生,皆赐七品八品官身,至大明宫史馆集合,誊录全国各地的符瑞祥异,且修撰封禅仪注。
太子少师高岳又向陛下举荐说,判度支自从裴延龄畏罪自裁后,始终由宰相兼领,因其事务繁多,不利于宰相们坐而论道,而王绍此人精于吏事、擅长财计,之前于西北营田水运、六城代北水运、征淮西供应粮草等职位上,全都忠勤恪守,运转无缺,可授户部侍郎兼判度支,领国库左右藏,监管度支、户部、盐铁三司事,主持此次封禅的财用。
皇帝自然答应,很快王绍入京,判三司,而各镇进奏院也都响应,踊跃支给“飞钱便换”,由京师里的质库兑换,百万贯的“赞礼钱”很快筹措完毕。接着经宰相批准,国库支出一百五十万贯来,而同时皇帝本人也从南库里拿出五十万贯来,交到王绍手中,王绍立刻马不停蹄,自全国各地调运封禅所需物资,并翻修建筑,建筑所需主要包括三方面:一个是皇帝前往华岳,沿途的行宫、桥梁、道路翻新;一个则是翻修华岳庙,并增设金天王观,供皇帝封禅之用;最后一个,则是要在禁内的金銮殿前,新筑一内道场,供安置黄帛天书。
恰好这时司马承祯的两位得意子弟,田良弘和蒋含弘都已来到长安城,这两位一听说有黄帛天书降临,顿时把验证真假的事抛诸九霄云外,即刻向中书门下及禁内奏请:
安置天书的内道场,即刻命名为“真阳观”,并在观内筑起“结采坛”九级,用沉香木雕刻为神舆,并用金银宝玉装饰,以黄帛天书作为玄元皇帝的“神体”,安放在神舆之中,陛下出行华岳时,要以天书神舆在前开导。
几乎同时,灵虚公主及数位京师女真炼师,至真阳观参与斋醮,结果灵虚当夜宿于寝殿中,又梦见其母昭德皇后,言封禅后当保皇唐国祚安康,次日灵虚公主的侍婢在辅兴坊灵虚女冠的桃树上,又看到一卷青帛天书,封头落款正是昭德皇后。
很快普王、王士平、义阳、德阳等各位皇亲国戚也不甘寂寞,纷纷上奏,称应将昭德皇后神格化,并在禁内再建一所女冠奉祀真容。
皇帝也只好答应下来,便传旨将灵虚女冠移至禁内。
心领神会的田良弘和蒋含弘,即刻将灵虚毕箓为“洞玄师”,互相间以师兄妹称呼,平起平坐。
到了五月,麟德殿中举办圣诞大筵,皇帝亲自观赏了骠国舞乐师演奏的“南诏奉圣乐”,而同时西蕃、南诏、骠国、环王、西域诸国都奉献了大批宝物来,最多的就是黄金、玛瑙、香料、生玉,用来制作封禅所用的各种玉器。
宴会后,有些微醺的皇帝安排了“封禅诸使”:
封禅处置使,中书令韦皋,太子少师高岳;
封禅度支使,太子少保杜佑,户部侍郎王绍;
封禅大礼使杜黄裳、仪礼使陆贽、仪仗使浑瑊、卤簿使高崇文;
封禅桥道使郑絪、孟光诚;
封禅仪注使陈京、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全是学士身份);
真阳观天书使,田良弘、蒋含弘;
灵虚观天书女真使,灵虚公主......
一时间京师乃至天下,顿有重归盛世的煦煦之感。
五月末,陈京将初步修撰好的封禅仪注书,献给皇帝过目,皇帝坚持和群臣一同审定,增删了十余处后,交还给陈京,限期半个月加以彻底完善。
于是集贤院、崇文弘文二馆,还有史馆,又要通宵达旦地加班加点。
表面的和缓川流下,始终有暗潮涌动。
“圣主让神策决胜军使兼合川节度使高崇文入京,为封禅卤簿使,此是何意?”剑南进奏院当间,韦皋如此询问各位随行而来的幕僚。
“神策军和神威军,是而今圣主最倚重的禁旅。”得到的回复如此。
韦皋点点头,然后便猜度说:“神策决胜军驻屯地在鄯城、临洮、积石三地,军力两万五千,据说高崇文此次要带五千兵过来,如单纯为圣主仪仗所需,会不会太多了点?不,我觉得这是针对我和逸崧来的。”